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正朝着整合的方向发展。然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碎片化现象仍然较为明显。从制度逻辑的视角来看,整合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养老机构所遵循的市场利益逻辑与政府所遵循的公共利益逻辑之间形成的张力。这种张力导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在整合过程中出现四重困境:第一是公私合作困境,政府鼓励进入但市场可能退出;第二是服务网络建设困境,有产业链但无服务链;第三是资源使用困境,政府提供支持但市场反应冷淡;第四是服务整合困境,保障措施制度化但市场“脱耦"。对此,有必要从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建立个案管理组织、创新资源提供方式、发挥价值认同的作用等角度入手,寻找“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平衡点,以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整合与完善。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8-31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话体”特质指支撑诗话、词话、文话等话体批评不断发展裂变的文体特性,它以开放性为核心表征,主要经由文本结构和批评内容两个层面得以显现。在数字化文学批评中,“话体”特质得到了拓展:首先,批评主体的群属身份进一步多元化,话体批评作者多为士人群体,他们通过辑录前人言论阐扬自己的批评观念,使得批评文本带有“多重主体性”,而数字化批评作者群已扩大至普通网民,同一文本空间往往并置着多重声音,因而带有“共生主体性”;其次,话体批评中潜在的“对话”意识在数字化批评中衍化成了一种切实影响文学批评整体风貌的重要因素;最后,数字化批评中,批评话语的碎片化、文学性特征较之话体批评更为突出,且可以不断实现话语增殖。话体批评所张扬的“话体”特质,启发人们立足数字化文学批评的现实语境,探索碎片化批评话语的价值,反思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变革。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当代世界》
摘要:在时代变局下,德国政党政治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是政治保守化,右翼民粹的选择党日益做大,中右翼的联盟党回归保守路线,左翼边缘的瓦盟从激进走向保守,共同推动政治光谱整体右转;二是政治碎片化,选举和议会中的有效政党数增加,大小政党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政党内部的路线斗争日趋激烈;三是政治极化,位于左翼和右翼边缘的反建制政党加快发展,冲击政治中间地带的传统政党;四是地区政治差异化,主流政党在东部的发展普遍不如西部,民粹政党在东部的影响力远超西部,东部的特殊政治生态导致政治结盟趋向复杂。德国内外战略环境恶化,移民、安全以及经济领域的状况不尽如人意,是政党竞争显著加剧、传统政治格局持续演变的主要根源。主流政党在经济社会治理方面的成败,将决定德国中长期政治文化与政党版图的重塑。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8-15
摘要:从秩序的合法性建构及其维持的视角出发,以新加坡、美国和尼日利亚为经验证据,可以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秩序关系划分为一元化秩序、多元化秩序和碎片化秩序等三种理想范型。一元化秩序与国家中心论范式相对应,认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自身,因而国家的地位高于社会,其内部秩序的维持仰赖于一个高度严密化且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家主导的规则体系下,所形成的从属性合作关系,即强国家-弱社会(如新加坡)。多元化秩序与社会中心论范式相对应,认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个体自然权利的有限让渡,因而社会的地位优先于国家,其内部秩序的维持仰赖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共同认可和遵从的规则(宪政)体系下所形成的契约性合作关系,即强国家-强社会(如美国)。碎片化秩序与互动论范式相对应,认为国家缺乏足够的权力,因而与社会相互疏离,二者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取得压倒性优势来形成从属性的合作关系,又无法达成持久稳定的契约性合作关系,其内部秩序经常陷入无规则暴力的困境之中,即弱国家-强社会(如尼日利亚)。因此,从秩序的合法性建构及其维持的视角出发,可以建立一个更具有概括性的分析框架,来实现古典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当代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合法性建构与实证分析之间的统一性。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内容提要】 既有研究认为能源治理机制存在严重的“碎片化”问题,但是尚未充分讨论以下问题:国际能源治理机制中不同议题领域的“碎片化”程度有何不同?什么因素可能会造成各议题领域的“碎片化”治理?主要国家在这些机制中的权力地位状况如何?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本文发现:国际安全和环境可持续领域各国的联系密度较高,治理机制较为粘稠。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以及能效与新能源开发领域各国之间的联系较少,治理机制较为稀疏。在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领域各国之间派系林立的现象非常严重,能源安全领域能源出口国、能源进口国、小岛国以及非洲国家相互对立,而经济发展领域的情况更加复杂,其中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之间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偏好。不同国家及国家集团利益偏好的相近或差异可能会导致国际能源治理机制的拥堵、竞争及冲突。主要的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权力中心的位置,但是权力最大的国家并非美国,同时中国在一些指标上追平或超过某些发达国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机关事务为国家行政机关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和物质环境保障,是行政权力运行的内在规定,且体现了国家机关内部的分配行政与分工协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新时期,立足更好地发挥国家机关事务对政府运行的保障职能,从历史、本体和法律三个维度准确把握机关事务保障的内涵和外延,审视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机关事务的保障实践与现实困境,以系统性整合与整体性协调为治理核心,重塑公共价值理念,凝聚多元主体共识合作;革新组织机构,加快机关运行保障功能整合;重构沟通协调机制,提升机关行政保障效能;转变公共服务方式,实现运行保障标准化信息化等改革创新,是国家机关应对管理的“碎片化”困境,加快机关事务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落地实施,推进机关事务保障治理现代化的有益尝试。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当代世界》
摘要:近年来,尤其在2024年这一全球“超级选举年”,欧洲政党政治发展呈现出右翼民粹政党强势崛起、传统右翼政党势力巩固、左翼政党影响式微、政党格局碎片化加剧等新特征。影响欧洲政党政治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传统主流政党失去民心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等。未来,欧洲政党格局大概率将继续右倾,右翼民粹政党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主流政党则面临严峻的自我革命考验,欧洲政党政治正迈向更为保守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历史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