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作为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场域,也作为一种新的链接工具,网络空间为破解群团工作的嵌入和凝聚难题提供了双重的可能。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在 B 站上的合作创作视频作为研究对象,爬取了244 个合创视频的388197条评论与弹幕,通过机器学习Erine-tiny模型精确捕捉用户评论的情感细节,利用Python的Gensim库进行LDA主题分析,有助于聚焦团组织如何适应“线上”这个青年人的主要活动场域和生活方式,吸引和凝聚“线上”青年。网络再造的虚拟社会为团组织嵌入青年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技术提升了团组织与青年的互动深度;团组织主动或被动突破原有的标准、网络和内容圈层,强化了团组织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引领嵌入、用户关系网络的组织嵌入以及权益表达、维护的服务嵌入,提升了青年工作的凝聚力。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01
摘要: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群团组织需要充分发挥其桥接作用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鉴于目前群团组织在全国各地基层治理中桥接作用发挥的参差不齐,因此亟需构建一套规范化的桥接能力评价模型,用以指导和规范群团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各项活动。本研究在深入剖析群团组织桥接作用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使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群团组织优秀案例库、新闻报道以及实证调研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三个阶段,构建了基层治理中群团组织桥接能力模型。该模型由政治性桥接能力、组织性桥接能力、社会性桥接能力、创造性桥接能力以及数字化桥接能力五个方面构成。其中,政治性桥接能力是关键,组织性桥接能力和社会性桥接能力是基础,创造性桥接能力和数字化桥接能力是有效补充。本研究弥补了当前基层治理研究中群团组织发挥桥接作用的普遍性指标阙如的研究现状,对于推动新时代群团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接功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福利治理是一个在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领域广泛应用的概念,也是现代国家治理需要面对的普遍性议题。当前的实证与理论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国际研究对中国福利实践的解释力方面还不够充分。此外,对于社会福利实践中的地方性差异的考量也较为薄弱,尤其是在热线服务平台及其作为福利提供主体在社会及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和内在属性的探讨上。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并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有助于构建一个结合福利治理与地方性知识的分析框架,以期为群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提供理论解释。这一框架在阐释政策工具在实现治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的地方性差异,从而拓展福利治理研究的边界。以华南地区某省三个地区群团组织实施的 12355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为研究案例,有助于探讨这些组织如何发挥其优势,并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多元福利提供主体进行协作,共同提供青少年及其家庭所需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分析各主体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互动模式和基本特征,以及福利提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指出未来青少年热线服务平台在福利提供方面的制度发展趋势,以期促进良好的福利政策在基层的有效实施。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实现群团组织协同精准治理是时代所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群团组织协同精准治理既植根于中国治理演进的历史逻辑,又兼具政治与行政的治理融合创新逻辑,构建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协同治理模式的解决方案。群团组织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党—群”“政—群”“群—社”“群—群”治理框架为表征,链接治理主体,整合治理资源,激活协同精准治理效能。群团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枢纽型协同、社会化动员、“互联网+群团”、基层协商治理等机制为载体,实现了党的核心引领与基层协商治理二者的统一,绘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