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摘要:适应性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量增质升”后面临如何提质培优的一个新课题。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关系性思维和“惯习+资本+场域=实践”分析范式,从历时性角度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历经了从焦点式适应、交互式适应到发散式适应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受到公地悲剧、认知偏倚、教育滞胀和理性选择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增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应进一步提高主观意愿,增强场域的粘性;尊重职业惯习,升华个体惯习的特性;融通社会资本,调适资本的耐性和厘清实践层次,提升实践的韧性。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扩散是当前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应有之义,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战略之举。回望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扩散情况,已基本形成从顶层、中层、基层的扩散路径,并取得阶段性预期成就。但从政策扩散成效看,存在政策执行偏差、注意力瓶颈、制度性迷失和诱致性转移等影响因素,制约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扩散过程和质量的效益。为此,基于政策扩散机制设计分析范式,从政策扩散既有研究且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模仿、学习、竞争和强制四种机制切入,通过优化模仿机制扭转执行偏差、强化学习机制破解注意力瓶颈、激化竞争机制嵌入制度理性回归、深化政策强制机制实现程序控制。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20
摘要: 日本少子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其人口结构,更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挑战。生源数量下降、教育质量退行以及就业竞争增大都是少子化影响下的危机表征。尽管日本投入了大量精力试图缓解少子化带来的冲击,但都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在于政策介入时间方式错位、经济社会发展限制以及职业教育体系自身缺陷。为未雨绸缪应对少子化在我国可能带来的社会和教育压力,我国将借鉴其经验采取多维度策略。具体而言,从政府在政策上及早干预、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建设、相关主体探索开发非传统生源的角度,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灵活包容和高效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丰富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明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格局、新理念、新动能、新模式。然而,目前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供给主体不足、供给质量欠佳、供给内容片面、供给方式单一等现实困境。鉴于此,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推动供给主体全员化;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供给质量精准化;深化内部质量保障,增强供给内容专业化;细化教育协同提质,促进供给方式优质化。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和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当下依然面临低认同困境。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广东省3347名高职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的民主性、学校环境的完善性、实习实训的规范性、社会印象的正面性和未来取向的积极性均会正向显著影响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身份认同,其中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作为与学生互动最为密切的微观系统,不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学生认同的形成,还会通过未来取向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学生身份认同感的强弱在学生性别、家庭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实习安排方式、实习企业类型和实习工资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性影响。本研究就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学校环境建设、实习实训优化、社会印象改观、未来取向确立等方面提出研究启示,以期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高等职业教育认同提升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20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增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不仅是经济发展、人民民主的需要,亦关乎高校学生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呈现出稳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难点,适应性目标游离:见技不见人;适应性政策失灵:产教合而不融,适应性活力不够:校企主体失范,亟需增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一是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深化立德树人理念;二是精准对接区域产业的实际需求,加强产学深度融合;三全面优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目的/意义]利用BP神经网络这一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旨在科学、客观、全面、智能地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方法/过程]首先,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和特征,以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从人才培养、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国际化发展、服务贡献和政策落实5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包含14个二级指标和39个具体观测点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随机抽取的100所“双高”院校的相关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以验证BP神经网络模型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结论]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评价体系的可用性三个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在模拟和评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智能化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高职院校治理以及质量提升提供依据与支持,助推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20 合作期刊: 《当代职业教育》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生产领域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8—2017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结合人力资本积累与溢出模型,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测算高等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并引入技术创新这一中介机制检验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贡献作用,且贡献率为0.9%,但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可通过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和自身整体技术创新产出表现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能,要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与产业的对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和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缓解滞后性;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为高等职业教育明确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也为高等职业教育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并增强社会适应性提供了新的科学回答。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与实践要求,厘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变化,进行教育内容的重组和教育方式的变革,积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而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经济业态,而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二者之间存在共生共荣的关系。基于2015一2022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空间杜宾模型对省域数字经济与高职教育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省域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且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对基尼系数分解发现其差异主要由区域间差异主导。(2)全局空间相关性上,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局部集聚形态从2015年的“高-高”“低-高”集聚为主变为2022年的“高-高”“低低”集聚为主。(3)空间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政府对高职支持程度对本地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本地的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产业结构、高职依赖度等对周边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除对外开放程度外,其余均呈现正向溢出效应。为推动数字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应加大数字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机制;加强中央对区域间、省际间的统筹协调,同时发挥区域内“领头羊”的带头作用,以缩小区域间、区域内差异;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支持和引导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8-30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民族地区加快推动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正是对时代之需与发展之要的及时回应。民族地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外源性与内源性相统一以及结果性与过程性相融合等三方面的内涵特征,需努力实现“双师型”教师个体的“标准化+特色化”融合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的优化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体系化发展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等4项基本任务。通过采用多点发力增强发展动能、多方联动共创发展路径和多措并举构建发展模式等行动方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民族地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步伐,提升其发展质效。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数智时代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难以言说”困境,即其培养目标开发、内容与框架不可言说性增强。数智技术加大了教学载体难以言说性。随着培养过程数智化,“难以言说”的知识与技能变多,教学方式的不可言说性增强。基于语言哲学范式的考察,数智时代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面临六种“难以言说”,这六种“难以言说”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影响。解决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困境,就需要把“不可言说”转化为“间接可言说”,把“难以言说”转化为“易以言说”。鉴于此,要解决数智时代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困境,就需要重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偏重“隐性自悟”到注重系统化培养;挖掘默会知识的显性化策略,从保守“不用言说”到注重“发现可言说”;注重课程知识的条理化梳理,从囿于“抽象一团”到注重类别化传播。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实施科教兴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背景下,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路径的创新研究意义重大。文章从新质生产力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耦合共生、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瓶颈和行动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入研究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文章还构建了基于“四维度”评价、“三赋能”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模式,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升级选代和高质量发展。激发新质生产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赋能作用,激活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服务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发挥人才智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