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在汉语文学世界形成了“趋势论”和“格局论”两种文化阐释和学术阐释。格局论意义上的“世界文学”承认世界范围内文学构成的现实性、民族性和文化板块品性,每一种语言文学或者每一个民族文学都是一定时期“世界文学”格局中一定格位的或自然或卓越的呈现。汉语新文学和汉语文学正是在“世界文学”的格局认知上确定了自已的“格位”,对世界文学曾一度充满着向往之情和赞赏之忱,这使得汉语新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占有独特格位甚至体现独特个性。汉语新文学范畴内,外语文学的翻译文本可以被理解为本民族文学的艺术资源,这也是确定世界文学格局中汉语文学地位的一个重要参数。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环境世界文学”指那些蕴含深刻的环境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并激发了各种环保思想和环保运动的文学文本。环境世界文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文学文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译介、传播、流通与接受,及其对异域作家环境书写的影响;二是全球化时代的跨语际、跨文化环境书写;三是聚焦全球变暖表征的气候变化文学批评在世界各地区的发展和互动。环境世界文学既是一种文类,是生态批评的重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是一种方法,是介入世界环境史、伸张环境正义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尺度”在一般意义上指,测量或分级的标准,或事物的相对大小,或范围。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尺度”具有垂直层级和横向水平的双重性,前者指城市、区域、国家和全球的尺度阶梯,后者指边缘——半边缘——中心的水平体系。全球化、全球气候变化和数字化等新现象的出现,挑战了人类对尺度的传统认知,促使人文地理、环境研究等诸多学科对“尺度”重新思考,提出尺度重构、尺度转换和尺度效应等一系列创新术语。欧美文学研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的学术动向,将其作为理论资源和分析框架,探寻人类世的尺度研究范式,展开对世界文学的认知图绘和星球尺度的文学研究,揭示文学对多尺度、多中心和多种能动性的表征策略。尺度转换和重构的新近思考对中国文学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关于世界文学的讨论同时也是全球人文学术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它与重写世界文明史的计划不无关系。 作为世界文学概念的最早倡导者之一, 歌德无疑有着一种世界主义的视野, 他率先在西方语境下对世界文学进行了概念化, 但他本人依然未能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束缚。 长期以来, 在国际学界的世界文学史编写领域, 一直是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后来的西方中心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 世界文学版图的绘制往往聚焦于少数几个欧洲大国的文学, 很少涉及其他国家。 即使在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领域, 西方中心主义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反西方中心主义的尝试从未停止过, 这也体现于世界文学史的书写和世界文学选集的编选。 西方的比较文学学者杜威·佛克马由于受过汉学的训练, 对中国文学情有独钟, 他试图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角度建构一种新的世界主义。 即使在讨论文学经典的形成和重构方面, 他依然不忘中国的文学经典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 我们提出构建中国的自主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首先就要批判长期占据国际学界的西方中心主义。 而我们在中国的语境下讨论世界文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模式, 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文学史的书写和世界文学选集编选中的这一既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