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末年,西方主导的国际法秩序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天下观”, 促使清政府重塑国家领土主权观念。西方国际法以线性边界明确划定领土,而中国传统的领土疆域则以来弹性模糊的文化认同。在列强强行适用西方式国际法的背景下,清政府被迫调整既有的周边关系处理逻辑,逐步接受现代国家主权体系的观念。然而,由殖民体系支配的不平等国际秩序,使清政府在领土主权的识别标准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实现真正主权自治。进入在数字时代,当人工智能、网络科技的竞争引发了围绕国家主权的新一轮国际争议,中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面临与晚清相似的挑战,即如何在西方主导的规则体系下维护自身的主权利益。面对这一现实,中国应借鉴历史经验,充分发挥自身智慧,积极融入并主导国际网络空间的规范制定,为构建公平、公正、包容的新型网络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方案。
[V1] | 2025-03-26 10:02:47 | PSSXiv:202503.03262V1 | 下载全文 |
1. 公司减资董事对“通知债权人”之“注意义务”研究 | 2025-04-26 |
2. 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的知识产权制度因应 | 2025-04-26 |
3. 社会治理变革与行政法主体理论的回应 | 2025-04-26 |
4.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实践检视与规范建构 | 2025-04-26 |
5. “公共财产”作为监察对象识别标准的规范研究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