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本文从流动性覆盖率(LCR)监管要求出发,探究商业银行微观行为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创新性地将 LCR 监管约束引入 DLM 的模型框架下,推导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我国116家商业银行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显著存在,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会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做出负向反馈。LCR 监管要求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商业银行短期流动性管理行为的选择:商业银行囤积流动性资产将会减弱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风险承担效应,而对融资渠道管理、提高负债质量的行为则会增强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风险承担效应。LCR 与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监管要求和资本监管要求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因此,应合理引导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行为,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安全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无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07-0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财政资源统筹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统筹管理理念,遵循“以目标为抓手、以纵向带横向、以规模求效率”的运行逻辑,提出构建“中央层面战略统筹、省级层面功能统筹、县级层面事项统筹”的三级财政资源统筹体系,据此以收支管理、规划和效率为切入点,提升层级政府财政资源统筹能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06-19
摘要: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这一制度既构成了中国现代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过去30年分税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提供了制度保障。纵观过往的改革历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每一次重大调整背后都有着深刻的财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背景,始终服务于财政体制改革全局,并充当了财政体制落实国家战略、保障经济社会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工具。站在分税制改革3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上,本文系统回顾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过去30年的历史演进,总结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并阐释其制度变迁的内在经济和政治逻辑。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这一制度的发展历程和运行规律,也为下一阶段进一步优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撑。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无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7-12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向职场不断渗透,持续推动工作方式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领导在非工作时间与员工进行工作相关电子沟通的现象已愈发普遍。本文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构建领导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fter work)通过希望(Hope)和焦虑(Anxiety)两种中介情绪影响员工工作行为的双刃剑模型。采取经验抽样法,对 103 名企业员工进行为期 10 个工作日的日记追踪调查,并运用多层路径分析(Multilevel path analysis)开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在积极路径,领导 ECAW 会引发员工希望情绪;(2)在消极路径,领导 ECAW 会通过引发员工焦虑情绪,进而间接增加时间偷窃行为(Time theft behavior);(3)任务重要性(Task importance)作为调节变量,增强了领导 ECAW-焦虑之间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地,任务重要性增强了被焦虑中介的领导 ECAW-时间偷窃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上述结果为领导 ECAW 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以情绪为中介的研究视角和以员工工作行为为结果的探索方向,有利于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为改善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新启发。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本文利用 2006-2016 年我国主动管理型开放式基金收益数据,在控制壳价值后,检验了基金的投资业绩。研究发现,我国部分基金具有选股能力,择时能力偏弱,基金业整体业绩有较大提升空间。进一步研究表明,业绩不佳的原因是因为业绩缺乏持续性,我国基金业管理人的投资水平差异主要体现在3年内,长期差异不明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问题加剧,极端高温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温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极端高温可能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通过何种路径缓解其负向冲击显得至关重要。基于2010~2020年230个地级市极端高温天数与城市失业率数据,探讨了极端高温对城市失业情况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机制和应用绿色政策可能产生的调节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极端高温天数增加会显著增加城市失业率,且经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极端高温天数增多会提升劳动力成本,进而致使企业岗位数量减少,最终造成城市失业率上升。绿色政策应用的调节效应显示,以绿色信贷为代表的绿色金融政策和以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及环保处罚件数为代表的环境规制政策的应用,均对极端高温所导致的失业问题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说明绿色政策具备稳就业效应。最后,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东部地区城市的失业情况受极端高温影响尤为显著。基于此,建议应更为关注气候变化影响,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企业应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绿色转型,创造“绿色就业岗位”。同时,政府应加强绿色政策的政策惠及面及支持力度,不断丰富绿色政策工具箱,充分发挥绿色发展所具有“稳就业”的效应,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目标提供重要助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结构性需求冲击非对称地影响不同生产部门产品需求。本文研究此类负向冲击下,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实施及配合才能实现“稳就业、促消费”目标。本文建立了区分直接和未直接受冲击部门的DSGE模型,考察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及政策协调机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政府消费和对企业补贴适用于稳定就业;对家庭转移支付和降低个人所得税适用于促进消费;利率工具比法定存准率工具更有效。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有利于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发挥作用。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面对长期以来政府隐性担保下行政主导的银行监管和金融风险处置低效问题,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中国实现银行业经营效率提升和优胜劣汰提供了新思路。然而,从近年的实践来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发挥其制度设想中风险处置的主导平台作用。本文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在降低银行风险和提高银行经营效率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通过对中小银行的信用保障和“破产可能”的明确宣示,在制度上促进了银行经营效率提高,实现了内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效用。但从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职能设定目标来看,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对银行风险的治 理产生显著影响,呈现制度“虚置”。只有增强存款保险制度主体的机构独立性,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破产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等制度化政策措施,存款保险制度才能真正承担起早期风险纠正和问题银行风险处置等监管功能,实现存款保险银行监管的既定目标。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发布时间: 2024-08-13
摘要:为应对日益剧烈的大国竞争,美国产业政策日渐回归。拜登政府的新能源产业链政策呈现“去中国化”态势,试图通过一系列战略、法案达成兼具打压中国和增强自身产业链的目标。通过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国际能源署GEC模型数据,并综合对光伏产业领域企业个案的走访调研,本文认为,美国在新能源产业政策领域的“去中国化”措施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既存和短期影响均有限,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仍然面临日益增长的国际压力和中长期风险。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建设金融强国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金融强国的实现必须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建设金融强国既要走中国之路,又要体现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一般共性。因此,在迈向金融强国的过程中,重点是如何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透明、流动性强、有成长性的财富管理市场,并且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股份合作制改革是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可行思路,但其实施成效仍有待严谨的检验。本文使用河南省381宗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治理历程调查数据,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法,从公平和效率两个维度评估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份合作制改革能够破除资产占有主体错位、收益分配不公的“异化”问题,促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公平共享;(2)股份合作制改革能够破除资产经营成本高企的“拥挤”问题,提高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经营效率;(3)从短期效果来看,股份合作制改革并未促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增值;(4)股份合作制改革对资产治理绩效的影响依试点类型、资产类型、村庄类型、股权设置、股份管理、治理结构、表决原则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为推动改革任务全面准确落实,应秉承时间服从质量的进度要求,完善改革验收办法,适时开展改革“回头看”工作。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受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市场割裂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传统跨境支付在成本、速度、运营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的推动下,由四个法律辖区联合创建的多边央行数宇货币桥(mBridge)项目为解决跨境支付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深度调研多家参与mBridge试点的央行机构和商业银行基础上,系统梳理了mBridge的内涵及运行机制,从经济效应、安全稳定效应、普惠效应及网络效应等方面对mBridge支付体系的独特优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阐明其在治理机制、支付机制、信用机制、监管机制、技术机制和市场机制上的系列创新,及其在数字经济时代作为国际支付体系改革方向的重要价值,为更好地满足维护货币主权、保护隐私和技术迭代等需求,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mBridge的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机制,更好地发挥mBridge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赛道。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06-19
摘要: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是建设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研究表明,税收分成比例下降将会提高非税收入相对规模、降低财政收入质量,且总量费非税收入有一定扭曲效应。经验研究发现:税收分成每下降1个百分点,地方非税收入规模约增加1.27%,财政收入质量约降低2.02%,这表明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是影响非税收入规模的重要制度要素。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化程度低和非税收入管理规范的地区非税收入规模变化较小,而提高财政资金审计质量和强化法制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本文为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一定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资本市场和监管层一直十分重视对僵尸企业的处置问题,但学界对僵尸企业高杠杆财务政策传播的研究相对较少。连锁董事是连接僵尸企业和非僵尸企业的中介,那么连锁董事是否会促使僵尸企业的高杠杆财务政策向非僵尸企业传播?研究发现,拥有来自僵尸企业连锁董事的非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反而显著低于其他非僵尸企业,表明连锁董事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来自僵尸企业的连锁董事越多,或这些连锁董事中有独立董事且占比越大,该非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机制分析表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连锁董事在僵尸企业和非僵尸企业间发挥了信息传递效用,使得非僵尸企业对高杠杆具有强烈的风险感知,进而促使董事会采用更保守的资本结构。进一步地,这一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但若连锁董事任职的僵尸企业和非僵尸企业处于同行业,连锁董事抑制高杠杆财务政策传播的作用则会被削弱。研究表明,连锁董事充分发挥了决策咨询职能,并未导致高杠杆财务政策的传播,这一发现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主流文献关于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的认识在理论逻辑上存在着易被忽视的缺陷,与实践逻辑也不完全一致。一是忽视了对中央银行一商业银行层面存款派生机制的考察,仅从商业银行一客户的层面分析存款乘数;二是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包含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在内的基础货币,夸大了货币乘数的分母,降低了货币乘数的倍数;三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中央银行对单家或若干家商业银行的调控效应扩展到整个商业银行系统,过度高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功效。本文提出基于双层存款派生乘数的货币乘数理论,指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误区,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中央银行发行的“流通中货币”,重新梳理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实践中的货币乘数变化趋势。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2008一2018年上市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地理位置信息与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范围进行精准匹配,研究企业集团通过向其位于开发区内的子公司转移收入,借助子公司所在开发区的财税优惠政策进行避税的行为及其经济效果。研究表明:企业集团通过关联交易向可以享受开发区财税优惠政策的子公司转移了大量收入,虽然降低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实际税赋,但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在企业绩效方面,公司整体税赋减少并未促进企业投资或提高企业绩效,但提高了公司高管薪酬,增加了股利派发和股票回购。进一步研究发现,开发区完善配套的制度环境能够缓减税收洼地的负面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高开发区之间政策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减少我国税收流失及提高财税优惠政策的精准性提供了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本文使用2005年7月一2022年6月股票市场的交易数据和汇率变动数据,利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DCC-MGARCH)模型,探究汇率风险如何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结果发现:汇率风险因子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的重要因子;汇率风险溢价是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总风险溢价的6.65%,且新兴市场国家汇率风险溢价略高于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行业层面,行业内国有公司占比显著影响汇率风险溢价,而行业竞争程度和公司规模仅显著影响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宏观层面,对外贸易和货币政策均显著影响汇率风险溢价,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汇率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显著上升,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中汇率风险溢价的重要程度逐渐凸显。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汇率风险溢价的重要性,思考如何防范汇率风险向资本市场蔓延,管理我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