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荣誉制度构建的理论维度与法律路径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国家荣誉不仅是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鲜活素材与不竭动力,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通过彰显国家成就与民族精神,为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与实践典范。国家荣誉制度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认可与激励系统,体现国家意志,其理论基础在于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一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荣誉制度应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国家中心任务需要,表彰目标应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应在法治轨道上构建国家荣誉制度,完善基础性法律,制定配套法规,提升国家荣誉制度法律体系的科学化水平;应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定期评估制度,及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注重国家荣誉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配合,促进国家荣誉制度法律体系稳定发展。

  • 数字化服务水平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东盟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对其与中国双边贸易额的影响,以及此影响如何通过不同机制发挥作用。本文通过采集中国与10个东盟国家2012—2022年双边贸易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服务水平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东盟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其与中国之间双边贸易额,东盟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每提升一单位,与中国双边贸易额平均可提升约21.17%。

  • 慧境托诗心:论萧萐父的诗化哲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2-08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萧萐父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与哲学史家,中国哲学史学科的重要建设者。同时,他又是当代中国哲学史界少有的诗人哲学家,他的诗体现了中国哲学理性与感性并重的精神气质。萧萐父诗化哲学的方法论,以“解人”范畴揭示了理解活动所具有的历史性与个体情感性两个维度。他主张从时代思潮的整体性出发,以“历史乐章凭合奏”的宏大视野把握历史的整体面貌;主张把握“积杂以成纯”的认识规律,走出建构中国自主哲学体系的新路。他又以诗性语言对王船山、傅山的启蒙思想作了深度阐发,并将自己的哲学追求定位为“体天道而立人极”,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表现出坚定的文化自信。

  • 基于元分析的高管学术经历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管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键人物,分析其学术经历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运用传统分析方法研究中国情境下高管学术经历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的现有文献至今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使用元分析方法对探究其关系的45篇文献样本、57个效应值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学术经历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而组织情景因素(企业上市板块与高管岗位类型)和研究方法因素(企业创新测量维度与高管学术经历测量方式)对这一影响具有调节作用。企业在选拔任用企业高管时,应重视其学术经历并充分挖掘其推动企业创新的潜力。

  • 政策生态要素驱动技能人才就业的典型模式与多元路径

    分类: 公共管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技能人才是指动手操作与知识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劳动者群体,西方语境下的“蓝领”大致符合这个定义,政策生态则是促进技能人才就业的重要驱动力。以中国31个省份的技能人才就业情况为案例,收集了各省的技能人才政策相关数据,结合经济基础与创新实力的区域差异,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整合了政策生态系统的7个前因条件,探讨了促进技能人才就业的多重并发因素与复杂组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政策要素无法对技能人才就业产生绝对性影响,要素间需要合理搭配共同形成促进技能人才就业的组态路径。存在4种促进技能人才就业的政策生态模式,即价值驱动模式、技能适配模式、社会目标模式和产教融合模式。经济发达地区促进技能人才就业较为适用产教融合模式,经济欠发达地区促进技能人才就业则与技能适配模式更为匹配。研究结论拓展了技能人才政策生态系统的劳动就业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技能人才就业的促进机制,为各地政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供差异化与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 缓解还是加剧:政府补贴对贫困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意味着农村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下阶段仍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各项工作。利用 2020 年鄂南山区 S 县贫困农户脱贫质量调研数据,研究政府补贴对贫困农户脆弱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贫困农户脆弱性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政府补贴的增加会显著缓解贫困农户的脆弱性;政府补贴与脱贫农户脆弱性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政府补贴的增加会显著加剧脱贫农户的脆弱性;政府补贴会通过降低脱贫农户自主创收的积极性来加剧其脆弱性。鉴于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建立科学监测机制,合理运用政府补贴的减贫功能应对零星的返贫与新增贫困问题,防止大规模返贫现象发生;对脱贫农户的后续帮扶应以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生计类帮扶为主,帮助其构建可持续生计框架,审慎使用并适当减少对其直接转移性资金补贴,避免产生适得其反的帮扶效果。

  • 清代八旗驻防“事宜”类文献概况及史料价值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民族史、清史、满学等学科对八旗驻防的研究中,除档案、文书与官、私著作和为数不多的驻防志以外,尚有各地驻防“事宜”类文献,鲜有关注。驻防“事宜”类文献修纂时间早晚不一,虽系官修却无统一名称与体例,内容也不一致。有些仅见于旧籍引文,少量为旧时刻本,大部以抄本、稿本传世,流传不广,部分善本则鲜为人见。从性质上看,或类于条例、则例一类政书,或为记录各地八旗驻防事务专书,或可视为初具雏形的方志文献。由于它大多取材于驻防营的案牍,许多是当地独有的历史记录,可补正史与方志之不足,且多有旧籍与志书所未载者,反映出各地驻防制度的原委与变迁,故不仅可信度高,且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就业质量、社会信任与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提升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助推作用。基于2015年CGSS数据构建o-logit模型考察农民工就业质量、社会信任对主观幸福感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并使用工具变量法消除了研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1)农民工就业 质量能显著影响主观幸福感。高工作回报、短工作时间、自由的工作环境、明确的工作保障、稳定的工作状态是农民工获得幸福的重要渠道。(2)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农民工,其主观幸 福感也相对较高。(3)农民工的工作回报、工作时间与对邻居、亲戚、一起参加业余活动人士的信任度存在交互效应,表现为农民工对邻居、亲戚的信任能够增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对邻居、一起参加业余活动人士的信任则能够缓解工作时间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提出政府应从加大维护农民工收入、社会保障力度,丰富农民工精神生活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