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为探究市场层面机构抱团现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选取2004年第2季度—2020年第4季度A股上市公司数据,创新性地运用基尼系数法构造机构持股市场集中度和机构数市场集中度测算市场层面机构投资者抱团现象指标,实证研究机构投资者抱团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抱团与股市波动负相关,且机构持股抱团指标更显著;(2)熊市中机构抱团发挥的稳定市场作用明显强于牛市;(3)机构抱团存在行业异质性特征,在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机构抱团稳定了股市,而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机构投资者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机构抱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稳定。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机构投资者要遵循自身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严禁主观抱团操纵市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需把握好城镇化这一战略基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综合体,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金融集聚因其资源的流动性,能够优化资金配置,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探究金融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2008—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测算金融集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银行业集聚在促进本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对邻近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证券业集聚的作用正好与之相反;保险业集聚能促进本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但对邻近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无明显影响。因此,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畅通区域金融资源流动,合理引导资本市场资金流向,鼓励创新区域金融结构类型及拓展区域金融产品功能,使金融集聚更好地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数字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新模式,是实现贸易畅通的新引擎。基于数字贸易和贸易畅通理论,构建数字贸易的相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RCEP成员国2008—2019年数字贸易发展及贸易畅通水平,实证分析数字贸易对贸易畅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发展数字贸易是实现与RCEP成员国贸易畅通的有效路径,数字贸易对贸易畅通的贡献度大;中国发展数字贸易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发展数字贸易既可降低双边贸易成本,还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成本表现为遮掩效应,产业结构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中国发展数字贸易还可带动RCEP成员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中西部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地区,人口与经济的集聚效应显著,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也是中国西部人口最稠密的区域,对打造中西部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发展转型升级的经济地理空间有着特殊意义。本文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经济圈现存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1)调整人口政策,发挥人口集聚正向作用;(2)拓宽分工协作渠道,推动区域协调发展;(3)完善金融发展机制,打造良好金融生态国;(4)优化财政资源配置;(5)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人才空间布局,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业化人才队伍。仅供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学界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问题与障碍、评价与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涌现出来诸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但已有成果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阐释力度不足,缺少宏观层面的总体把握与比较解构,评价指标体系偏离有效衔接的核心内涵,有效衔接实现条件缺乏实证证据,城乡统筹实践方案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研究缺口,将成为新时期研究深入的主攻方向。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基于重庆市主城区的问卷调查数据,探究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需求及影响因素。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以个人特征因素、健康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父母对医疗健康和精神慰藉的养老需求大,经济水平总体不高,针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社会支持力度不足;不同特征的独生子女父母有不同的养老需求;个体特征因素中的年龄、婚姻状况、月均收入、居住方式、健康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对养老需求有显著影响。由此,根据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需求构建养老社会支持体系的框架,政府发挥引领支持作用,完善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体系;社会组织整合有效资源,提供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家庭方面增强养老责任感,创建和谐幸福家庭。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军工企业具有服务国防军队建设、促进科技进步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内外安全和发展新形势、新特点使得军工企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创新能力是强化军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关键要素。为考察军工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高管创新意愿是否有内在的关联,从高阶梯队理论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A股2012—2019年56家军工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有调节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军工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与高管创新意愿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并且受到高管创新意愿的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企业家精神在其中介作用中具有调节效应,企业家精神富足地区的军工企业薪酬激励更能增强高管创新意愿,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军工企业应依据管理层长期研发决策建立恰当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第二,加强军工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培育并树立企业高管的创新意识;第三,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育和提升区域内的企业家精神。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从券商声誉视角探索科创板公司IPO抑价的成因。采用分析师预测法将IPO抑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IPO折价率和二级市场IPO反应率,剖析券商声誉对IPO抑价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券商声誉对一级市场IPO折价率作用效果不显著,对二级市场IPO反应率则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剔除市场波动影响、增添CM声誉排名指标、分时段估计分析师预测结果后,结论依然稳健。这表明券商声誉并未有效发挥信息披露和认证中介功能,反而激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建议构建券商声誉正向排名和逆向声誉损失测度相结合的双向测评机制;同时从强化科创板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理性投资者培育等方面构建噪声过滤机制。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网络小说历经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版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小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优秀网络小说的版权成为多方争抢的热门。网络小说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网络小说的内容创新以及版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国内外已有文献中关于网络小说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其次,分析网络小说版权价值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并从读者付费价值、经济衍生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外在环境价值4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根据指标体系的效度系数和稳定性系数对评估指标进行检验,论证网络小说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实现更高水平国际循环是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本文基于2000一2020年亚开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从供需结构与网络关系的双重视角考察中国农业国际循环的格局演变,并运用基于随机行动者的网络动力学模型(SAOMI)进一步揭示农业国际循环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供需结构视角来看,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农业国际循环的占比稳定在20%以下,对国际循环的依赖程度较低;从网络关系视角来看,中国农业国际循环的贸易伙伴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网络地位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贸易伙伴关系的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影响因素来看,关系成本效应、分工传递效应、城镇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农业产出能力和汇率水平是影响农业国际循环格局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从供需两侧来动态优化农业国际循环的占比,提升农业贸易伙伴关系的“质量”,抓住RCEP战略机遇深化国际分工与贸易合作,促进农业国际循环的畅通和高质量发展。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基于2012—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智发展水平与碳生产率的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2012—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智发展水平与碳生产率的耦合协调表现出稳步提升态势,其中2012—2020年“分布沿中值集中”,2021—2022年“发展向两端扩散”,右拖尾趋势比左拖尾趋势更明显,整体峰值向更高的协调度发展。②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智发展水平与碳生产率的耦合协调形成以“两个优质协调城市”武汉和长沙、“一个中级协调城市”南昌为中心的“多核心”地理特征增长极,实现整体失调“脱贫”,协调度差异逐渐缩小。③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智发展水平与碳生产率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科技支持和产业结构对其呈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科技支持与产业结构发挥正向驱动作用,人力资本具有负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