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进入21 世纪,随着新散文运动和“在场主义”散文的落幕,散文思潮一度步入扁平化的境地,直到最近几年生态散文方初现文学思潮的基本轮廓。除了制度层面的倡导和推举之外,生态散文思潮的生成遵循了基本的文学规律,它是随着西方生态文学作品的翻译、接受以及生态理论、生态美学的不断夯实而涌现的。作为观念凸显的散文体式,当代中国生态散文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力量蓄积,虽然身处暗影之中,但每一个阶段皆涌现出风格独特、观念鲜明的生态散文作家及其作品。伴随着生态散文的暗流涌动,“生态文学”的概念落定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显明的过程。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2-22
摘要:以皇族宗室为轴心的亲贵政治,是中古门阀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重用宗室方面可谓空前绝后,成为古代封建王朝独特的历史景观。据统计,北魏正常统治形势下,即道武朝至孝庄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强力部门近四成的长官席位掌握在宗室成员手里,反映了拓跋统治集团的特殊构造和北魏王朝的权力配置格局,这对王朝施政和发展走势产生深刻影响。家国一体的宗室政治形态甚至决定了中古北方的社会形势,以及内徙胡人官僚化、士族化乃至华夏化的进步潮流。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2-17
摘要:山西大同北朝博物馆藏北齐《陆净墓志》,极具文物和学术价值。志主陆净代人勋贵出身,接受华夏化和士族化的洗礼,跻身中古北方著姓名门。墓志详载其祖先世系和生平履历,足可添补传世史籍之缺漏。该墓志紧密围绕官僚体制和贵族主义双线展开,因此厘清基于近世三代官爵资集的姓第层级和仕宦轨迹的对应关联,成为解读该墓志的重要视角。作为元魏代人集团的骨干成员,陆净经历了北魏洛阳时代的辉煌与魏齐交替之际的动荡,人生际遇堪称时代的真实写照,透射出中古内徙胡人群体演进的潮流趋势。通过该墓志的研究,证明门阀士族体制及附带的官僚仕进制度,才是揭示中古碑志底层逻辑的关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9-10
摘要: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党中央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推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石家庄市围绕建设京津冀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消费升级,构建消费新场景,打造繁华商圈,提升城市品质。虽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地理位置因素制约、消费主题定位不准、文化资源保护不足、开发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等问题,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标,向先进学习,弥补不足,在借鉴其成就亮点和特色打法基础上,大力实施消费新场景建设,实施消费创新融合,畅通现代物流体系,打造石家庄市文化特色和消费品牌IP,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多方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整改规划、政策支持、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各方职权,优化职能结构,防止政出多门,破除制约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因素。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魏晋时期,诸公及位从公的统兵幕府专设从事中郎一职。魏晋公府的从事中郎不再是以皇帝私属家臣身份督军的耳目,而是府君信赖的心腹僚属,与长官维持紧密的附庸关系。其地位介于长史、司马和参军、掾吏之间,作为高级行政助理,有权过问本府咨议、机要、人事、指挥、法宪等事务,并可全权代表府主办事,乃幕府纲纪显职。从事中郎的选任资格与乡品三品固定搭配,阀阅世资以高门士族为主,兼采优秀寒素。其仕宦履历不乏专属乡品二品的清要职位,晋升过程相互衔接司空见惯,反映当时门阀大幕虽已拉开,但对流孔道尚未完全封闭。从事中郎仕途的末段普遍跻身三品官,反证乡品对仕宦前景具有等位的预期功能。中正主观评议的乡品不同于单纯核算世资的门品,这是研究从事中郎及其他职官必须加以细致区分的。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1
摘要: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党中央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推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石家庄市围绕建设京津冀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消费升级,构建消费新场景,打造繁华商圈,提升城市品质。虽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地理位置因素制约、消费主题定位不准、文化资源保护不足、开发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等问题,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标,向先进学习,弥补不足,在借鉴其成就亮点和特色打法基础上,大力实施消费新场景建设,实施消费创新融合,畅通现代物流体系,打造石家庄市文化特色和消费品牌IP,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多方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整改规划、政策支持、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各方职权,优化职能结构,防止政出多门,破除制约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因素。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中国纪检监察》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4-09-03
摘要:我国社会正快速迈入不可逆转的数字社会。数字时代使社会工作的服务场景、服务模式和服务技术与方法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因应提出了要求。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字时代,我国社会工作非常有机会引领潮流,促进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知识生产和实务模式创新。数字时代的社会工作发展需要作出三种选择:一是坚定理论自信,为原创性理论的提出营造氛围与环境;二是深化教育改革,为数字时代的专业人才培养创设条件;三是秉持开放品格,以数字技术成果加速社会工作的数字化转型。社会工作学术与职业共同体若能紧紧抓住数字时代技术更新迭代的脉搏,在数字化转型中持续向前,便能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选取西方管理学中的经典著作、理论体系和获奖论文为质性资料,基于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方法,探究管理学理论的生成、扩散与消亡机制。分析表明,管理学理论的构建是一个以解决实践难题为导向、著书或立文为渠道、学术社区扩散为延伸、后续研究为依托的动态成长过程。同时,研究发现,理论的构建、继承与发扬之道是理论开启、理论腾飞、理论震荡、理论持续和理论衰落的五步走路线。通过自我联想、观察思考、参与管理和阅历反思等,在与实践的接洽中,批判现有思维的学者开启理论构建之路;依赖于新颖观点、新鲜概念和新奇视角,理论迅速引人注目,获得初始成功;在与现有可替代理论、情境适用性等质疑的角力和较量中,理论逐渐说服他人,建立自身的合法化地位;关注基本问题、面向广大群体,使得理论应用广泛,也进而风生水起,产生可持续影响;受制于时代变迁、人性改变、情境转移和自身认知局限,理论跌入低谷,并走向衰退和衰落。理论成长之道的五步走路线,构成了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指导中国本土化管理理论的构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基于385对顾客和员工的问卷调查的配对数据,考察了员工的情绪劳动如何影响顾客的信任和忠诚,以及顾客察觉准确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深层表演会促进顾客的信任,进而促进顾客忠诚;顾客对深层扮演的高察觉准确性会加强员工的深层扮演与顾客信任之间的正向关系,而当顾客对表面扮演察觉准确性低时,员工的表面扮演会对顾客信任有正向的影响;顾客的深层/表面扮演察觉准确性加强了深层/表面扮演、顾客信任和忠诚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帮助从情绪的视角更好地理解服务情境中信任的前因变量,发现顾客的察觉准确性在情绪劳动影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服务企业从情绪劳动的角度来建立顾客信任和忠诚。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陕西自古就是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因受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了众多具有多样性、典型性、稀缺性、延续性特点的农业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农业历史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农业正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许多珍贵的技艺、经验面临逐渐失传、消失的困境,传统农业智慧的保护传承岌岌可危。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陕西已有四处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对陕西四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构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发掘遗产地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社区参与及科技投入等几方面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及区域发展提供思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