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沈勤的艺术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领域中十分独特,他的水墨既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笔墨韵味,又有西方现代艺术的知觉美感。笔者将沈勤的水墨称为“可见的水墨”,以反抗“透明性书写”的水墨艺术观念与实践,让水墨回到自身。同时,沈勤的水墨还具有去叙事性的特质。沈勤的水墨是不断延展的,他的水墨艺术对中国传统水墨的现代转化,带来了特别的启示。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砚田琴心——林岗作品展”于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林岗雕塑作品40余件,装置作品2件, 还有近300方古砚同时亮相。展览聚集了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共同见证了展览的盛况。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摘要:《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遵循。但在教材修订和教学实践等环节中,要处理好几个基本问题:如何体现本课程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有哪些基本路径;怎样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落实本课程革命传统教育。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在本课程革命传统教育中实现文件语言、课程语言、教材语言和教学语言之间的有效转换,才能把这一教育主题讲深讲透讲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1-09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对其造成极大冲击,新中国70 年重塑了这一伟大精神。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在指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丰富论著,构成了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中国人民在新中国70 年伟大奋斗的实践过程中,孕育出无数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只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分类: 政治学 >> 外交学 发布时间: 2024-05-13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在参与中东传统安全治理、化解地区冲突方面,中国始终推动对话协商,致力于公正合理解决中东热点问题,构筑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集体安全架构。在改善地区安全环境方面,中国抓住中东地区主要安全矛盾,顺应地区国家寻求缓和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取得了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的重大成果。在参与非传统安全治理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同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共同安全破解独享安全、以综合安全破解分割安全、以合作安全破解竞争安全等理念和经验,在中东安全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以案例作为支撑,对不断刷新的雕塑意义范畴和创作方法作出分析和探讨。包括当代雕塑如何从传统雕塑中借鉴和发展以及雕塑的媒介选择、观念先导以及作为物质的身体等,从今天的雕塑面貌出发,引出明天雕塑的许多可能。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黄雅莉的“静穆”系列传递出一种古朴的、来自生命本源的强烈信息,作品融合了古代礼器文化和现代雕塑。本文将从色彩和造型两个方面,探讨这件作品是如何把当代和传统元素综合起来,去传达“静穆”这一仪式化和冥想性意义的。“静穆”系列有着一种既古典又具现代意味的静穆品质,有着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深厚文化意蕴,它呈现出“85新潮”艺术家努力走出旧的现实主义,探索当代新的象征隐喻的艺术形式的雄心。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以案例作为支撑,对不断刷新的雕塑意义范畴和创作方法作出分析和探讨。包括当代雕塑如何从传统雕塑中借鉴和发展以及雕塑的媒介选择、观念先导以及作为物质的身体等,从今天的雕塑面貌出发,引出明天雕塑的许多可能。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开展传统村落档案利用是传统村落档案建构的终极目的。目前传统村 落档案社会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档案编研、村史编修、乡村记忆展演。其面临的困境 主要是档案编研主体和成果类型单一,影响面窄;村史编修覆盖面和多样性不足;乡 村记忆展演形式同质化、展演内容浅表化、展演场所空洞化问题突出。其突破路径如 下:开展大协同、大格局和全媒体开发的档案编研新探索;以村史编修促乡土文化复 兴,将其作为传统村落档案利用的主阵地;乡村记忆展演形式力求生动,内容力求独 特,深度力求拓展,场所力避空洞。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非传统安全研究反对国家中心主义与国际关系中的零和思维,与强调国家间竞争甚至对抗关系的地缘政治具有难以调和的内在张力。然而,当前世界正处于自冷战结束以来地缘政治回归且不断强化的时期:美国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并在“印太战略”名义下采取广泛的对华遏制措施,俄乌冲突成为冷战结束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区战争,世界还见证了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突然爆发。地缘政治的回归对非传统安全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原来更多强调合作与非零和关系的国际贸易、环境保护、科技合作、能源安全等非传统安全议题,越来越被传统安全逻辑所影响、扭曲甚至控制,非传统安全议题成为大国博弈工具,非传统安全合作举步维艰。通过检视自2014年以来的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少量成果意识到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传统安全化”,但多数研究仍然对非传统安全概念与范式抱有过度乐观的期待,对地缘政治的回归重视不够,对非传统安全及其研究所受到的影响估计不足。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要求,未来的非传统安全研究必须更具现实感和针对性,通过重新发现安全事实和完善分析框架,强化对地缘政治变量的重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陈彦是中国当代“游走于戏剧与小说之间”的著名作家,在戏剧和小说创作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戏剧是他文学生命的发源地,是他一生坚守的“一口属于自己的生命深井”。他的戏剧成就尤其是对正剧艺术的发展和突破还有待深入研究。他的戏剧创作是其戏剧观念的最好实践。他的戏剧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戏剧是引领人类向上向善的灯塔;第二,文学是戏剧的灵魂;第三,继承戏曲传统、关注底层人物、培育民间市场是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之路;第四,戏曲要努力对时代发出有价值的声音。
分类: 艺术学 >> 音乐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传统音乐中虽无“和声”一词,但和声在古代音乐中的应用以及诗词歌赋中的使用却屡见不鲜。刘勰云:“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经》、《宋词》等均可歌之,如何为之?“声依咏,律和声”,通过文字的平仄变化,发声高低,结合《韵书》的归类划分,可对其进行和合协调。曾有人言中国 “和声” 的历史只有短短四百年,笔者不敢苟同,据推测,早在2400多年前,古人已能在簧管乐器笙的演奏中使用和音。音乐没有国界,文化却有差异,我国古代的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高度展现,古代音乐和社会的诸多方面关联甚密,“和声”的应用同样是一种理念的自然流露。笔者正是依照这种想法试图找寻中国“和声”的渊源。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当代已经是一个设计时代,书法也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但目前书法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或转变为现代设计,原因在于文人书法传统具有反对设计的特征,虽然事实上中国的书法传统并非始终是排斥设计的。让书法更多接纳设计,既可以形成更多样性的艺术生态,也可以为书法艺术自身提供滋养。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传统民居在传统村落中居于核心地位,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总体上来看,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耕读文化是传统民居文化的“根”“魂”“脉”。挖掘阐发传统民居文化承载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人文精神,有助于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民居文化中在当下仍然具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解读,对其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用现代形式呈现出来,赋予传统民居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民居文化资源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中,助推乡村文明,留住乡愁记忆,培育乡村旅游,架起田野思政育人的桥梁。
分类: 艺术学 >> 设计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传薪之路”川美设计学院(漆艺)文献展以大事记的形式,展现了四川美术学院作为中国首个将传统漆器行业引入分科教育体系的高等艺术院校,在80 年办学历程中,不断将中国传统漆艺传承创新,发扬光大的过程。在80 年办学历程中, 川美漆艺与历史同行,打造并形成了四代卓越的漆艺教学团队, 积淀了自身的特色和学统,川美漆艺是中国高校漆艺术教学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现代漆艺术复兴的开始。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本文从两条线索梳理“画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出现、发展及演变的主要脉络,兼及讨论“中国画学”与“画学”之间的不同意指和研究范畴。结合近年来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提示出“画学”研究在当代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任务和阐释运用等相关问题。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作为儒家教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道德教化思想在传统与近现代社会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伴随现代化的发展,与传统相对的“现代性”在制度结构、价值理念与个体精神气质上引起的整体变化和秩序转型给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具体表现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裂、个体与共同体的疏离、规训与教化的悼反。但现代性的发展及其弊端的破解离不开其所植根的文化传统。荀子从重构社会秩序的现实出发来考察人与社会的存在,其教化思想内蕴着理性与情感互渗、个体与群体统一、规范与德性融合的价值特质,可以为当今社会的人格重塑、人与社会的秩序关系重构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1876年温州开埠后,教育近代化进程拉开帷幕,至1911年近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温州教育近代化进程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全面梳理近代温州教育发展概况,探讨其地域特点及规律,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由于媒介的局限,当前版画的发展处于一种裹足不前的僵局状态。虽然传统的版画形式,如木刻、石版、丝网印刷、凹版,以及数字版画等并没有停止脚步,尤其是在学院之中,但这并不能掩盖版画在当代艺术格局中渐行渐远的失落局面。囿于自身技术局限的当代版画的未来在哪里?如何向前发展和创新,以便跟上时代和社会的步伐?本文追溯了版画角色的历史变迁,并在传统与当代的艺术史线性逻辑之中探讨当代版画的跨媒介可能。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支,支撑中国画发展的内因主要是其精神的延绵。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画开始走向衰弱,其表现是国画创作精神在丧失。文章着眼于国画创作现状和精神面貌,对国画传统创作精神缺失持一种批判性的态度,来进一步论述当代中国画精神缺失的原因,希望能够引发对当代国画创作现状的一些思考和反省,借此进一步提高国人对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认知,呼唤国画创作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