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的本质、权力主体的异化和议行合一权力配置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监察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的新形式,并在实践中实施了一系列监察举措:改组监察机构,强化监察机关权威性和独立性;明确监察任务,严肃行使监察权;优化监察队伍,提高监察能力;建立制度保障,提升监察效能。这对新时代我国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和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增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抓“关键少数”与“全面覆盖”相统一;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构建权力监督的群众路线运行机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1-21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列宁在俄共(布)执政以后,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领导者坚持党对各项事业进行领导的政治原则和斗争精神,坚持各级党组织服从“革命家组织”领导的政治原则,坚持党内实行“铁的纪律”的政治原则,坚持同革命阵营中出现的错误路线和错误倾向作斗争的政治原则,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理论的政治原则。列宁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起到了先行探路的作用,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创新党的建设的理论提供了思想材料。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13
摘要:在五四以后的反帝浪潮中,陈云身处上海,工作于商务印书馆,积极参与工人运动,最终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陈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探索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实践。大革命失败后,陈云在上海坚持从事白区斗争。在此期间,陈云经历了党内斗争和政治挫折,这促使他开始反思革命中的失误。进入中央苏区以后,陈云继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从事实际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逐步认识到二者间的张力,并经过遵义会议在思想上初步摆脱“左”的错误。随后,他前往莫斯科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抗战时期陈云回到延安,此时的陈云能够娴熟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实践,并具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创造性阐释的理论能力,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领袖。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列宁《哲学笔记》中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集中反映了其对一些哲学问题特别是辩证法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其哲学思想的“实验室”。其中“两版序言”的摘录主要反映了列宁对哲学形而上学的重建与改造、辩证方法的确立与拯救、思维形式与语言的联系,以及如何认识和对待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关系、怎样“颠倒”“倒转”“拯救”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等问题的深入探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列宁备注和评析的重读和再释,有助于进一步开掘其深层意蕴并彰显其时代价值。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决策与信息》
摘要:帝国主义本质上是垄断与扩张的霸权势力,对发展中国家的安全构成天然的威胁。在数字帝国主义时代,由于数据的集中而产生平台垄断,随着数字资本和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数字寡头逐渐形成。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紧扣“垄断”这一核心特征,对于阐释数字帝国主义影响发展中国家的逻辑机理依旧具有深刻的解释力。数字帝国主义以技术阻滞为武器,以空间扩张为途径,以经济剥削为目的,以政治干预为手段,以文化规训为渠道,从多个维度侵蚀发展中国家安全。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启示我们,当前必须坚定不移地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抵御数字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以数字安全格局保障数字新发展格局。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担任主编的《晨报副刊》,于1919年开始刊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的文章,创辟“马克思研究”专栏,积极引进马克思列主义。近代新闻史上的另一个重要刊物《新青年》,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绩也可圈可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晨报副刊》和《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传入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框架和思想武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动力,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且重要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设了学术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为中国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社会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传媒视域的分析和解读,既能够证实《晨报副刊》和《新青年》等近代进步报刊在积极主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入中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可以证实大众传播媒介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菲功绩。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1-30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列宁职业革命家思想有其产生的历史处境以及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主体条件。在资本主义业已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为对抗资本主义的职业化、专业化、组织化,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迎来自己的事业,没有一个专业化的革命家组织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列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为此提出了他的职业革命家思想,并从职业革命家的政治使命、职业特性和专业素养等方面阐释了该思想的丰富内涵。列宁的职业革命家思想无疑是一思想创新,该思想的形成得益于他俄国的革命传统、深刻的理论造诣、丰富的革命历练和务实的政治能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5-23
摘要: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带领俄共(布)针对长期执政面临的问题,开展以坚定党的领导和团结统一、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与工作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自我革命,引领苏维埃俄国社会革命,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应充分汲取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执政党自我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执政党“自我革命”的思想有其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这一时期列宁执政党“自我革命”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力行“清党”,将异己分子清除出党的队伍,严格党员准入规则,确保党的“自我净化”;力陈党内“官僚主义”的危害,谋划反对“官僚主义”的举措,助力党的“自我完善”;主动承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进行自我批评,力求在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中根植新经济政策观念,实现党的“自我革新”;时刻劝诚和督促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实现党的“自我提高”。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执政党“自我革命”的思想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27
摘要: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高度重视知识学习在青年一代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和基础教育现实也充分说明了知识技能对能力培养的奠基作用。重温和遵循导师们的谆谆教导,加强中小学生的知识教育,对进一步厘清我国基础教育的特征和优势,自觉抵制“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基础教育均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7-26
摘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十月革命后,面对严重的粮食危机,列宁领导俄共( 布) 围绕如何战胜饥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列宁保障苏俄粮食安全思想。这一思想的内容要义主要包括: 就地位而言,保障粮食安全实际上是一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 就路径而言,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实行土地公有制,出路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动力在于适时调整粮食政策。列宁保障苏俄粮食安全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大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方法,对新时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22
摘要:《列宁青年》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它的编者大多为曾经留学苏联或出访苏联的青年干部,他们敢想敢做,愿意为传播马列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贡献力量。这群人以《列宁青年》为舆论阵地,介绍列宁等无产阶级领袖的生平事迹、讴歌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他们还发表了多篇描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状况的文章,以此为中国青年运动提供借鉴。《列宁青年》作为青年团中央的机关刊物,通过伪装封面、出版专号,进行“编读”互动、批判国内反动思潮等方式推进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上,结合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政权和长期执政、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列宁通过批判错误思潮、指导清党运动、推进反腐败斗争、对党内错误方针政策进行纠偏,展现了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内在特质。在列宁逝世 100 周年之际,重温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探索,对于在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5-13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游击队理论》是施米特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政治的概念》的进一步解释与展开。克劳塞维茨是其游击队理论中的关键人物,对后来的列宁和毛泽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论断则在思想的根基处支撑着施米特的 “划分敌我是政治的标准”。与克劳塞维茨相比,施米特的贡献在于发现了游击队员身上一个重要悖论,即乡土性和普世性的内在冲突。游击队员既是家园的守护者又是政治使命的承担者,既被解释为抵制虚无主义的最后闸门又被称作现代虚无主义者,因而可以说是反抗现代性的现代产物。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职业革命家思想是列宁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便着手建立职业革命制度,完成了从知识分子小团体到布尔什维克化职业革命家组织的转变。在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出一套以职业素质训练为核心、以日常经济保障为依托、以组织纪律建设为准绳的职业革命制度体系。早期的革命实践暴露出中共职业革命者理论素养缺乏、雇佣劳动倾向显著和复杂斗争经验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得到了党的积极应对。中共职业革命制度体系确立与发展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组织化、制度化、群众化的历史,也是中国职业革命实践从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的历史。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15
摘要:辩证统一是列宁党性思想的鲜明特征。列宁党性思想内涵丰富,应遵循以下基本理路全面深入把握:在党性与非党性的对立关系中把握政治党性,政治党性体现在政党和党员两个内在统一的层面;在批判无党性中揭示党性来把握理论党性,理论党性由政治党性所决定,生成于坚持党领导出版物的过程,体现在各种具体理论领域;在辩证统一关系中把握党性的主要特性,阶级性与人民性、先进性与纯洁性、组织性与纪律性呈现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系统思维中把握严格的党性的基本遵循,布尔什维克党塑造、坚持和捍卫严格的党性要在斗争中捍卫党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统一、坚持自由与纪律相统一。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关于党要有铁的纪律的重要论述,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从三重维度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要有铁的纪律:铁的纪律是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根本条件,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搞好党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回顾和梳理列宁关于党要有铁的纪律的论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更好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6-05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市场问题”是俄国民粹派拒斥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列宁早期直面资本主义命运的重要论域。列宁借助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社会产品实现论等,对民粹派提出的以民众贫穷阻碍国内市场、小生产者破产缩小市场为标志的国内“市场问题”与以 社 会 总 产 品 无 法 在 国 内 实 现 须有国外市场为内核的国外“市场问题”进行系统批驳,阐述了市场本质、国内外市场地位与“边界”等市场一般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市场学说。列宁“市场问题”批判,为新时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和实践遵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列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领导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与斗争更加激烈,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系统梳理列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批判的思想,总结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2-22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文艺领域同样有独到的发现。“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结合以及鼓励创作“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艺以服务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理论的重要观点。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上述文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内容进行了发展,并且明确提出了将文艺事业纳入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观点。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要创作出能把握时代本质,引领时代风气的优秀文艺作品。刀郎的作品无疑是达到上述要求的一个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