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适切的土壤和路径。普通高中作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学段,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应然使命。根据新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思创”课程基地建设,探索“思创”育人路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推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劳动课程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的重大行动之一。当前中小学校劳动课程观被窄化,导致劳动教育“有劳无育”;劳动文化渗透不足,导致劳动教育“根基不实”;劳动教学生成性缺失,导致劳动教育“探究缺失”;劳动资源链接不够,导致劳动教育“创新缺乏”;劳动师资兼而不专,导致劳动教育“专业性弱”。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劳动课程建设要遵循其积极的思政、文化、实践、创新与社会价值,实施五项改革策略落实育人效果:树立从“劳动”到“劳育”的全面劳动课程观;建构从“传承”到“自信”的劳动教育文化力;实现从“传授”到“探究”的劳动教学新范式;确立从“知识”到“思维”的劳动素养新框架;深化从“个人”到“社会”的劳动责任观转型。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教育是成全人的过程,超常教育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之一。东北育才学校从1986 年开始超常教育实验,是国内较早开展、至今仍在坚持探索的为数不多的中学之一。为把超常学生培养成“具有战略视野的科学家”,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并勇于担当、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世界和平”的人,东北育才学校坚持科技性与人文性并举,学科素养提升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并重,在精神引领、课程建设、队伍锤炼、评价改革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积极构建促进学生成长的生命场域,呵护并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个性潜能。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思政+专业+科技”人才培养理念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系统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一种教育理念。河北金融学院以“思政+专业+科技”理念为指导,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资源共生共享体系,推动创新创业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真正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战略落地落细,为当前各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4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把握四链融合时代背景,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紧扣“四链融合”基本内涵,阐述了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三个新要求。基于四链融合背景下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分别提出建立“融合—共享—转化”学科数智化资源整合平台、组建“跨域、跨行、跨校”多角色组合的教研团队、设计“专业教育+智能教育+创业教育”三维联动的课程体系、优化“设问—溯因—反思”循环递进的教学策略四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最后,研究了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对跨学科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教师具备全面、高水平、与时俱进的岗位胜任力,对于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向科学方向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师胜任力评价应该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关注资优教育水平、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评价可采取如下策略:一是研制科学的教师胜任力评价标准,激发学生自主多元发展的内驱力;二是构建数智赋能教师评价系统,引导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发展;三是强化过程、个性、精准反馈,促进教师更有效地因材施教。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教育生态,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性牵引工程,亟需通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回应时代需求。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虽在课程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科学教育教师队伍的智能素养的不足、主导地位的动荡、伦理风险的失控以及评价体系的乏力等问题,仍制约着科学教育的深层次变革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AI赋能的时代背景,从价值使命、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系统探讨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逻辑,以期丰富新时代的科学教育实践内涵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8-07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以真实的社区问题将社区服务和课程学习建立关联,驱动学生在运用新思维、新 视角、新方法解决社区问题这一“做”的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集中体 现在四个方面:在生活情境中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朝着共同目标努力过程中增进沟通协作素养,在问题式反 思中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在学习如何参与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学习以拔尖创新人才关键能力素养为靶 向,直指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突显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探索—应用—反思—改进”实践模 式中突破原有认知,产生新认知,创新性地解决社区问题。以教学贯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重视实践情境的教育 价值,突出关系共同体的培育,注重结构化反思活动的设置。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摘要:摘要: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数字媒体专业为例,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需紧跟技术发展步伐,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操作,并注重跨学科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揭示,采取校企合作、项目驱动教学等创新方法,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此外,研究还发现,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应加强对教师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要求,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本文的研究为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于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科技竞争新态势,科教融汇成为我国破解创新链梗阻、培育战略人才的核心路径。基于政策演进视角,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教融汇“体制分离一互动结合一系统整合一战略融汇”的螺旋式发展历程,揭示其“需求牵引一制度创新一系统协同一生态重构”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国家战略层面的统筹规划与动态适配需求是政策选代的根本动力,制度创新与数字赋能是破除体制壁垒的关键抓手,分层分类推进策略是资源高效配置的核心经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提出深化“三位一体”战略布局、强化数字赋能、完善制度供给、推进高水平开放、厚植创新文化等拓展进路,为构建“教育一科技一产业”创新生态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优势。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教育经济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1-04
摘要:通过对2023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转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文章来源广泛,《中小学管理》《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的转载量名列前茅;以论文第一作者的单位统计,高校占比最大,中小学和教科研部门的论文占比有所增加;基金项目论文占近七成,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比最大,且首次超过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占比。学校管理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双减”政策的成效与风险、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教师减负和教师评价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