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2-08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施补华的西域诗颇具代表性,尤其是其在南疆布鲁特部巡边时的创作,客观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的民俗风情和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既是同时期文学作品中少见的多民族文化记忆瑰宝,且作品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其他诗人所不及的。施补华的西域诗以南疆回部、布鲁特部所处地区的自然景观为书写对象,以天山、昆仑、瀚海、红柳等地域性意象展现雄奇瑰丽的西域风光;通过对回部、布鲁特部民俗风情、文化样态、生产生活方式的细致观察和摹写,展示了边疆地区各民族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凝铸在各民族精神深处的疆域认同和家国认同,也传达出诗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之一。近代以来,愚公移山精神内化为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基因,外化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百年来,中国人民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愚公移山”已成为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精神象征,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历史时期,根据时代需要愚公移山精神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愚公移山”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中国”“改造中国”“发展中国”“复兴中国”的形象写照。纵观百年来中国人民对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和实践,可以看到历史文化资源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及其蕴含的精神力量所产生的重要功用。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进行各民族历史文化元素研究,强调中华民族共同性、一体性的目标取向,并非是将民族研究引向千篇一律,而是不同于以往民族研究中过于强调各民族特殊性、“分族写志”的分析视角,注重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体而深厚的共同性内涵和鲜明的外在表征,在研究路径、分析框架上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并注意继承发扬各民族“述同向和”的文化叙事逻辑。本文以回族历史文化元素研究为分析个案,通过“在全局中认识局部,在局部中参详全局”的结构脉络,将回族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框架中进行讨论,以阐释回族历史文化元素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性对于回族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此研究旨在厘清中华民族研究与各民族研究的内在关联及不可分割性,澄清民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法学研究》
摘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以历史为本,同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旨归,不断完善“文化中国”的法律体系构建。八二宪法之“文化中国”的国家目的条款,将规范秩序的合法性奠基于历史、文化与传统所构筑的正当性之中,亦即一种多元兼容而悠久审慎的历史观念。同时,八二宪法之“文化国”的国家目标条款,尤其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国策,通过文化遗产法的观念变迁与体系化,以法律守护着历史文化。当代中国法治这种近乎本能地的文化复归,一方面脱胎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建构的根本规定性,一种经与史、道与事、规范性与经验性、法律与文化彼此互构的观念;另一方面又因应现代法治国的形式,化身为宪法及文化遗产法的概念与规范、体系与机制。可见,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不断对中华法律传统与世界法律文明进行着双重转译,从而催生着中国法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2-22
摘要:本文深度剖析韩国电影《共同警备区》中的经典镜头,从摄影摄像技巧、历史文化、政治内涵等多维度展开研究。通过精妙的构图、光影、色彩解析,揭示镜头的艺术魅力;结合朝鲜半岛历史、民族文化及地缘政治,挖掘其深层意蕴;并从跨学科视角探讨其在电影研究中的价值,为多领域学术探讨提供全新思路与深度见解。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2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记忆工程与档案工作之间的历史渊源、现实交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国家记忆工程和档案工作都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领域,二者在实践中密不可分。通过分析国家记忆工程和档案工作的关系,探讨了档案工作在国家记忆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档案工作与国家记忆工程的协同发展的建议。研究旨在为深入推进国家记忆工程建设,加强档案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