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基本医疗保险中断参保的典型特征与治理路径——基于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基本医疗保险是当前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险制度,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但近年来,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却出现持续规模缩减,尤其是居民医疗保险个体参保的不稳定性增强,存在个体因病致贫返贫和医保基金不可持续的双重风险。基于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结合实践中的案例归纳发现,宏观制度规则、中观服务递送、文化规范引导和家庭个体特征等要素共同引发了断保行为的产生。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理念共识、完善医疗保险内在制度要素设计、匹配宏观外部治理环境适应性调适等举措,实现基本医疗保险从全民覆盖到全民稳定覆盖。

  • 医保整合能有效缓解相对贫困吗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基本医疗保险对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15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可以显著降低相对贫困发生率,且相对于健康状况一般者,健康状况为好与差的群体的减贫效应更为显著。此外,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可通过扩大居民非医疗消费和金融资产规模两条路径缓解相对贫困。鉴于此,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减贫的精确性,关注健康状况一般群体陷入相对贫困的风险,同时合理引导居民投资以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减贫的事前效应。研究结论为基本医疗保险在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相关顶层设计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思路参考。

  • 农村电商、农村居民就业与共同富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电商有望通过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和增收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2014一2020年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的县域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村电商与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探究农村电商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在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方面作用显著,但因其带来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量小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量,其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暂未显露。不过,由于农村电商能够促使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实现更快增速,其促进共同富裕的潜力是明确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商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就业特别是其在非农产业的就业,使之增加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助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在农业占比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显著,在山区不显著。为更好地发挥农村电商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营造农村电商发展良好环境;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村电商,充分发挥农村电商促农增收作用;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农村发展多元化特色产业,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

  • 城乡健康服务资源均衡配置: 意涵、需求及实现路径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在健康中国建设“共享共建、全民健康”的理念下,健康服务应基于注重疾病 预防或医后康复以保持持续良好健康的目的,聚焦于疾病预防服务、康复服务、自我健康 管理能力培育提升服务以及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的契约化服务。健康服务资源则是以上服 务得以有效展开的各种资源形式,城乡健康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旨在强调城乡居民健康服 务资源均衡公平供给及对弱者倾斜性的差异提供。城乡健康服务资源配置非均衡性问题 突出,其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城乡健康服务资源提供观念滞后、均衡配置能力不足以及相关 保障制度滞后。建议强化嵌入健康服务资源公平分配和差别公平理念;整合运用并发展各 类健康服务资源,为社会力量作用的发挥提供更多空间,以增强健康服务资源提供能力; 构建相匹配的健康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具体制度、家庭和社区参与支持制度及智慧健康作 用发挥促进制度等,使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这一重要理论观念与政策目标得到更加有 效的实践。

  • 公共数据开放与收入增长:来自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中国地级城市政府推行实施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分析公共数据开放对城乡居民收 入的积极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收入增长水平的提 升,而且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促进效应相对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促进贸易货物要素流通,加快居民就业结构转换促进城乡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对中西部城乡收入增长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此外,数据开放对南北地区的城乡收入增长率虽然都具有显著提升效果,但仅仅改善了南方地区的城乡收入协调增长水平。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公共数据开放的巨大经济价值,提高公共数据资源使用的便捷、高效和合法性,让数字经济红利惠及民众;深度挖掘公共数据开放为我国中西部开发带来的数字机遇和数字红利,以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促进城乡居民就业转型,激活创业细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准确把握公共数据开放对南北地区的效果差异,推动公共数据多样化供给;积极释放公共数据的社会福利价值, 借此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与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

  • 农村物流对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 31 个省 (市) 的实证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简要阐述了我国农村物流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然后系统梳理了农村物流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路径,并利用2011-2020 年全国 31 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农村物流和城乡居民消费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物流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物流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物流产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农村物流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即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对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而农村物流产业规模的扩大对东部地区影响较大。因此,应当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加快东部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加快培养物流领域专业人才,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快速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 数字技术对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文章利用中国2013-2019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中国数字经济等相关面板数据,研究了经济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方法以及面板数据工具变量法等,并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地提升了乡村居民收入,对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数字技术有效降低了信息的搜寻、处理和运输成本,克服了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使得中国广大偏远地区也能够参与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大市场,对乡村市场的扩大和提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 养老保险与家庭消费——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研究采用2010一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模型、Heckman两步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采用合成面板数据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促进家庭消费率的提高;从消费结构来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促进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总消费中发展享受型消费的比例。考虑城乡和收入差异后发现,在城镇居民和中高收入群体中,养老保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对2020年截面数据进行信贷约束分析后发现,相比于存在信贷约束的家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不存在信贷约束的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我国应积极实施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政策,促进家庭消费。

  • 数字经济带来的消费差距缩小效应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鉴于数字经济影响的广泛性,为分析其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先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行基准随机效应回归,并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进行检验,再进行分位数回归,进而以产业结构升级、电子商务、城镇化为中介变量进行基于拔靴(Bootsrap)法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相关关系,且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西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当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小时,数字经济会抑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时,数字经济所发挥的作用由抑制转为促进。数字经济不仅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电子商务、城镇化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因此,应支持农村地区数字产业发展与产业数字化发展;注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 大病医疗保险筹资均等化效应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投入,但是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扩大。为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系统分析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对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赔付占家庭医疗负担比差距越大,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越会扩大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能够提高大病医疗服务供给效率,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支出贴现预期呈上升趋势。由于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和医疗服务需求较大,该调节效应对农村居民大病医疗支出贴现预期影响较大,因此缩小了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鉴于此,建议建立与地区经济发展同步且独立的大病医疗保险筹资体系和地区间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筹资协调机制。

  • 农村电商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滞后模型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选取2014—2021年全国25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考察了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具体而言,农村电商发展对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似乎更显著,从而导致本地区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另外,农村电商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市场辐射、示范效应和上下游产业联动等作用间接拉大周边地区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在鼓励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优化电商平台的监管机制,确保收益分配的公正性,以此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 城市化水平、价值认知分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兼论数字经济的调节效应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摘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经验观察发现,城乡现代化水平不同,居民对归属感、受尊重和自由选择的价值认知亦存在差异。城市通常拥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服务,使得城市居民能够更方便的获取资源和服务。相比之下,乡村地区在这些方面的资源相对稀缺。城乡两种截然相反的认知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城乡融合进程。然而,现有文献中,鲜有证据直接表明城市真的比农村地区具有更先进的认知。那么,我国各地区是否出现了城乡价值认知分歧?这个差距是否取决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此,本文从城市化程度出发,揭示居民的价值观认知在城乡区域间的具体差异,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间居民价值观的异同,探索影响居民价值观认知差异的前因,从而为政府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对居民价值认知的影响显著为正,即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城乡居民价值认知差异越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在城市化发展缩小城乡居民价值认知差距上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力量,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为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价值认知差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应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日本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01-16

    摘要: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是日本二战以来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消除日本社会两 极分化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日本政府以完善法律体系,明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长期目 标,以政府为主导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并依法保障各项政策措施顺利落地,建立以行业和农民身份为基础的多层 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了将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政策目标。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建议确立加强再分配制度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差距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改革方 向,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相关制度稳定施行,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政策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在坚持以农民为主 体的前提下分阶段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国际贸易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1-26

    摘要:国际贸易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之而来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也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采用2008—2020年中国2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且这一结果表现出很强的稳健性。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不同区域有所不同。此外,通过整合实证部分得到的各种回归结果,文章还提出了针对国际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 人力资本对服务消费水平的提升效应———基于服务消费差距视角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人力资本积累是增加收入、推动消费升级、提升服务消费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重要力量。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影响,并分析研发资本存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中国城市创新力指数影响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提高服务消费水平和缩小服务消费差距提供政策设计依据。研究发现:第一,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提高服务消费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缩小效果最大且对其他区域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缩小的空间溢出效应最突出。第二,技术创新水平在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影响中具有间接机制作用,因而可以通过提高研发资本存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缩小差距。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服务消费差距,需要从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供需匹配能力、适度调节进口贸易占比、提升居民数字消费能力、提高研发资本存量占比等方面发力。

  • 城乡医保统筹对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性研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基于我国城乡医保制度改革的视角,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医保统筹制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医保统筹政策相对于“新农合”与“城居保”制度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政策针对农村的低学历、中低收入以及中老年群体产生更明显的效果。机制分析进一步证明统筹医保制度可以通过降低农村居民医疗支出负担、提升其健康水平等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推进医疗保险统筹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居民群体倾斜,提升受益公平性,为迈向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性保障。

  • 数字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的收敛:平台构建与协同机制——基于山东 16 个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在收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提出为新时代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和支持。本文基于2017—2021年山东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评估指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三个评估指标均能显著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但覆盖广度及数字化程度在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上较使用深度小,说明对农村居民来讲,使用便利化不足,且金融交易成本有待降低。据此,本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