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数字出版研究》
摘要:对公共与私人生活边界的强调与平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实践的“焦点”与“基础面”,建构、推动并促成公共与私人之间的平衡,也成为探讨数字时代阅读在平衡公共与私人生活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价值取向及未来导向的基础。公共生活的私人化、私人生活的公共化都是数字时代典型的公私失衡现象,而阅读作为重要的日常生活实践,只有厘清自身公与私的边界、建立阅读者的主体性,才有可能真正维系公共与私人的平衡。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 档案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于破除数据孤岛、促进行业融合、提升数智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对共享激励政策、数据安全维护、共享平台建设、数据要素价值等档案数据协同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别从意愿、机制和能力多个维度对实现路径进行阐释,提出维护数据安全、建立标准规范、激活数据价值等档案数据协同共享的实现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数字时代是信息时代的进阶版,是信息技术迭代发展的新兴变革浪潮。数字时代下的数字技术经过迭代优化后更加贴合人类特征,更容易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却也在无形间使人陷于数字焦虑的实践困境之中,衍生出心理层面的负面情绪,并且在持续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演化为一种持续性的焦虑状态。这种数字焦虑在数字时代语境中呈现再生性、集体性、情绪性、依赖性等特征,并在工作、学习、生活、情感等多场景中分别表现为内卷化焦虑、碎片化焦虑、智能化焦虑和缺失性焦虑。因此,针对多场景的焦虑情绪,需要通过形式治理、内容治理、能力治理以及情感治理方式来加以纾解。
分类: 艺术学 >> 设计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本文聚焦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汉字字体艺术创新发展,从面向传统、技术引领、商业驱动三个角度分析当下字体艺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梳理分析字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典型产品、创新动能,系统阐释了汉字字体艺术的创新路径。文章认为汉字字体艺术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需要接纳吸收外力推动,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才能真正健康持续发展、发扬光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摘要:本文聚焦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产业分类体系的创新。通过深入剖析传统产业分类在应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催生的经济形态时的局限性,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维度案例分析等方法,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网络外部性理论等构建全新产业分类体系。新分类涵盖数字智能、绿色生态、融合创新和文化创意四大产业领域,并对各领域进行细致划分与阐释。研究揭示新分类能有效促进经济理论创新,为企业战略决策与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助力全球产业迈向创新、绿色、融合的新时代,为产业经济研究贡献新视角与方法。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法制与社会发展》
摘要:数据是数字时代重要的财富类型。通常认为,只有界权清晰的数据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在当前关于数据权属的理论与实践中,企业是最活跃的主体,企业间关于数据权属的争议丰富了数据流通性理论;同时,政府占有最大量的数据。其实,人民才是海量数据的所有者。现有 理论要么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要么从保护个人数据权利的角度论证个人数据权利,但前者只能针对国家或类似公共权力主体,后者则受困于个人技术和能力上的不足而难以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理解数据权属,需要从理论上重塑数据的人民性。从制度层面来说,需要为人民掌握数据提供制度依据和技术可能。从个人的数据权利到数据的人民性,既暗含着从个人主义进路到社会主义进路的转变,也是在教义法学和社科法学之外,以政法研究进路研究数字法学的一种尝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档案高质量服务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洞察数字时代档案服务的赋能转型趋向,首先基于数字时代之社会背景、“赋能”内蕴之前瞻取向、档案服务之专业旨归、档案赋能之理论表征四个维度,层析“数字时代赋能型档案服务”的概念。然后勾勒中外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理论图景,挖掘档案机构开展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理论土壤。最后全方位阐释数字时代档案机构顺势而为开展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现实价值,认为其是锚定国际档案赋能发展新动向的前瞻要求、提高我国档案服务目标站位的时代要求、助推我国档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要求、迎接数字时代档案服务新挑战的现实要求。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显著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也对社会秩序和运行规则造成一定冲击。算法歧视、算法黑箱等数字侵权问题频发,维护数字时代弱势群体的权利具有紧迫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该群体由于权利保障制度滞后、相关责任主体缺位以及数字权利体系呈现不确定性等因素,在融入数字社会时面临诸多困难。为构建更完备、高效的权利保障体系,应优化现有法律架构,构建数字权利体系,并推动多元化治理格局的形成。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2-14 合作期刊: 《学海》
摘要:数字时代为轻罪治理带来了重要契机。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犯罪预测预警、法律监督及非羁押措施执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轻罪防控的前置化、智能化与科学化。数字时代的轻罪治理体系以数字技术为工具,以信息共享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方法,以体系化构建为目标。完善轻罪治理体系需要构建兼具预防、惩治与教育矫治功能的立体化体系,依托科技手段实现智慧化转型,并强化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使轻罪治理在法治轨道上实现从“治罪”向“治理”的深刻转变。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新兴交叉思维为艺术、文化产业的变革提出新的方向,数字媒介技术介入艺术引发人才需求的时代之变,培养具备艺术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得到学界重视。数字时代背景下,艺术传播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结合得愈发紧密,在观念、知识、能力、素养等层面对艺术传播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技术对艺术传播的影响,论述艺术传播人才培养呈现出的新特色,重构艺术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新文科”背景下艺术传播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适配性提供新的思路。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09-25
摘要:[目的/意义]阅读推广品牌建设是推动“十四五”期间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质生产力条件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举措。[方法/过程]文章依据价值共创理论,在总结数字时代经济领域品牌价值共创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领域阅读推广品牌价值共创核心要素的特殊性,进而提出数字时代全民阅读推广品牌价值共创的核心要素,并从主体层、平台层、资源层和传播层构建以政府部门和图书馆等机构为主导,用户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数字时代全民阅读推广品牌价值共创模式。[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数字时代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多元与统一、融合与智慧、赋权与融入、互动与体验;搭建目标统一框架,构建资源整合生态,探索品牌体验机制,挖掘数字赋能潜力是价值共创视域下实现该模式的有效路径。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6-24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新兴交叉思维为艺术、文化产业的变革提出新的方向,数字媒介技术介入艺术引发人才需求的时代之变,培养具备艺术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得到学界重视。数字时代背景下,艺术传播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结合得愈发紧密,在观念、知识、能力、素养等层面对艺术传播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技术对艺术传播的影响,论述艺术传播人才培养呈现出的新特色,重构艺术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新文科”背景下艺术传播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适配性提供新的思路。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在数字时代,网络公共共享空间为人们的自我表达提供了新场所。网络自我表达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充分的自我表达有利于集思广益、抒发民意,但与此同时,罔顾事实、不加节制的自我表达又会带来网络暴力,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伤害。基于一般网暴主观恶性不强、认知不足的特点,它更适用平等基础上的共治,而非自上而下的垂直治理。在尊重差异基础上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在个人与平台、个体与群体的民主商谈中形成共治,既保障个人自我表达的合法权利,又保证网络自我表达的安全边界,是未来解决网络公共空间场域问题可采取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知识生产是纪检监察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实践成果。数字时代纪检监察学的知识生产迎来重大契机。数字技术不仅促发了文科范式的智能革命,而且推动了纪检监察工作模式的创新转型。数字时代,纪检监察学知识生产逻辑呈现技术驱动、理论奠基、素材供给三个维度,纪检监察学知识生产机制具体表现为研究方法数字化推动理论知识聚变,纪监理念数字化推动制度知识更迭,工作方式数字化推动实践知识创新。数字时代纪检监察学知识生产应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制度保障为基础、平台创新为支点、技术升级为手段,推动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4-09-03
摘要:我国社会正快速迈入不可逆转的数字社会。数字时代使社会工作的服务场景、服务模式和服务技术与方法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因应提出了要求。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字时代,我国社会工作非常有机会引领潮流,促进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知识生产和实务模式创新。数字时代的社会工作发展需要作出三种选择:一是坚定理论自信,为原创性理论的提出营造氛围与环境;二是深化教育改革,为数字时代的专业人才培养创设条件;三是秉持开放品格,以数字技术成果加速社会工作的数字化转型。社会工作学术与职业共同体若能紧紧抓住数字时代技术更新迭代的脉搏,在数字化转型中持续向前,便能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公益研究》
摘要:市场与社会的融合发展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涌现出一些新形态。本文以“认知-行为-结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企业创新性公益行为的考察,阐述其行动逻辑与策略。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性公益是企业受数字技术驱动在理念与工具层面实现业务与公益的融合,并通过技术赋能开展企业公益中的集聚、转化、调解和协作等行动,最终获得公益信息、认同、合作与影响力。企业通过创新性公益的递进性行动策略与目标主动嵌入社会,包含弥合制度冲突、集聚多元主体、转化认知差异、调解矛盾冲突、创新公益行动模式五个行动层次。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17
摘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系统性防范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网络“拟态环境”消解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权威性,网络“泛娱乐化”现象降低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信息茧房”堵塞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路径,“信息失序”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度等方面。对此,高校应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治理水平、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等方面系统提升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国际关系也进入了新的时代,需要突破地缘政治和阶级分析等传统思维来理解当前的国际关系。虽然当前中美战略竞争与冷战时期美苏战略竞争本质上都是实力差距缩小的两个大国对于国际权力的争夺,但数字经济时代的中美竞争的特殊之处在于:数字经济成为财富主要来源,网络技术迭代速度快,技术垄断和跨越式竞争,技术标准制定权的竞争日益成为国际规则制定权的重点。这些特点对大国领导的改革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根据道义现实主义理论,讲道义的政治领导具有较强的改革能力,中美两国政府谁能集中更多力量于科技创新,谁能通过改革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创新成果,谁就有较大的希望胜出。当今数字时代的特殊性意味着,中美战略竞争需要减少意识形态领域的资源投入,更多集中资源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美两国战略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慢和倒退的一方同样会失败。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从功能性与义务性视角以及域外法律实践的变化来看,不被强迫自证己罪原则将犯罪嫌疑人的公民义务限缩在消极忍受的范围内。在犯罪证据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化加密形式出现的背景下,强制犯罪嫌疑人解密电子设备扭曲个人意志,突破其消极忍受国家追诉义务之界限,有违不被强迫自证己罪的原则。但如今政府与科技公司之间展开的破解加密和升级加密的“军备竞赛”给侦查机关获取加密证据制造了强大的技术壁垒,犯罪嫌疑人自行解密成为绕开技术难题的必要途径。为解除犯罪嫌疑人自行解密的法律限制,可以审慎调适传统司法制度中的不被强迫自证己罪原则,以应对加密技术给电子设备搜查带来的挑战。借鉴美国司法实践中的“既定结论规则”并进行本土化构建,设立我国的解密“三要件”规则,或许是一条符合不被强迫自证己罪原则、保障取证程序合法、维持正当程序和犯罪控制之间平衡的纾困途径。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时代的空间正义不仅涉及空间资源的分配,还关乎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传递的公平性。数字时代空间正义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数字信息不对称、数字鸿沟、数字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以及数字空间资源分配不均等。技术发展、经济增长和政策制定都对数字时代的空间正义产生影响。数字时代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涵盖人本性、公平性、协调性和多样性。在实现空间正义的过程中,应将人的需求和利益置于空间发展的核心,关注机会公平、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公正的制度安排,考虑各方利益平衡,平等对待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权益。数字时代空间正义的实现路径包括数字空间制度建设、数字技术支持和数字社区参与等。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健全数字空间法律法规体系;在数字技术支持方面,需要利用数据分析和空间信息技术等,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在数字社区参与方面,需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数字空间规划和决策过程,从而增强公民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