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工具”视角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优化——基于政策文本内容的分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是典型的“强政策驱动”领域,政策优化的关键在于考虑演化逻辑下工具与目标的适配性。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目标—工具”匹配分析框架,对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政策进行分析,探讨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优化问题,重点关注政策工具和目标的动态匹配程度。研究发现: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经历了实践探索期、战略发展期和全面提升期三个阶段;总体上,政策工具分布不均、结构失衡,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兼顾了环境型政策工具,而需求型政策工具明显不足;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和内在不一致性影响了政策工具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目标—工具”匹配错位的情况。对此,智慧城市政策工具的选择可以从结构均衡、“目标—工具”匹配度与工具创新等方面进行优化,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调整,选择面向全目标维度的政策工具组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智慧城市政策体系。

  • 共享经济视角下城市休闲空间形成机理研究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06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在“共享经济”理念影响下,城市休闲活动的组织及休闲空间的生产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梳理和分析共享经济以及城市休闲空间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共享经济理念影响下,城市休闲空间呈现休闲平台智慧化、休闲业态融合化、休闲场景生态化、休闲行为契约化等四大特征;宏观经济情境、社会文化变迁、信息技术进步及生态环保理念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共享化。最后,构建了一个城市共享休闲空间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

  • Sora大模型参与应急系统建设的空间逻辑与法治进路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05

    摘要: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城市应急管理风险的增加为城市应急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ora大模型在应急基础技术、应急管理运算以及应急管理实践等方面为智慧城市应急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Sora大模型参与智慧城市应急系统建设要求在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两个层面上对有限的算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否则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的现实需要。为以法治化手段推动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首先需要培养政府利用大数据进行城市应急管理的法治意识,其次完善通用人工智能参与城市应急治理的规范体系,最后以法治手段推动城市应急管理数据共享协同建设。

  • 建设如何影响劳动力就业?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重塑城市创新形态,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利用中国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规模与结构的二维视角考察智慧城市建设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总体上能够扩大就业规模,优化技能层面就业结构,且规模效应大于结构效应,呈现出先量变后质变的边际递增趋势;(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技术创新补偿效应、网络基础设施配置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推动劳动力就业量质齐升;(3)在科教资源丰裕、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劳动力市场扭曲严重的地区以及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就业促进作用尤为明显;(4)智慧城市建设的就业规模效应通过行业间溢出实现,而就业结构效应主要源于劳动力技能偏好,存在就业极化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高质量就业提供新方案,为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 大数据视域下发展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山东省 15 市的实证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信息基础、惠民服务、经济基础、生态宜居、城市吸引、智慧保障6个维度,本文构建了智慧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15市智慧城市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算和划分发展质量水平等级。结果显示:山东省智慧城市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15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现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布特点。为了促进山东省15市智慧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推进开放发展战略。

  • 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7-05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国外研究起步早、进展快、主题多,持续深入拓展,国内研究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2019 年以来在经济管理学者主导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②国外研究基于批判性视角和需求端,重点关注数字鸿沟、社会–空间不平等和弱势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强调功能性视角和供给端,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总体而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信息社会公平公正和国家战略需求从供需两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兴起,国内外研究议题相近但研究重点、视角和导向相异。展望未来,建议:① 平衡供给和需求端的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地理学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联动性和系统性;② 将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地理学既有理论框架,推进学科知识生产和理论建设;③ 充分挖掘地理学综合性优势,引领数字基础设施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 建设中数据使用面临的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在信息化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关键力量的今天,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大数据已被视为全球各国应对经济衰退、促进经济振兴的重要策略。首先,本文通过成都市的实践经验,归纳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使用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成都智慧城市建设中在数据采集的广度、精度和深度,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及数据采集与使用全过程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最后,为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技术赋能、提高数据采集能力;以人才赋能、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以管理赋能、提高数据保障能力。本文通过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案例分析,旨在为其他城市提供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使用的参考与借鉴,推动智慧城市向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基于SWOT-PEST模型的河西走廊会展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目前会展旅游正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呈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对于区域性会展旅游的研究仍比较少见。本文以河西走廊会展旅游为研究对象,把有关会展旅游的理论研究充分置于现实发展环境中,并运用SWOT-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对河西走廊会展旅游产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进行深入系统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速河西走廊会展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对策:在抢抓建设机遇下以特色品牌会展促发展;完善体质机制;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培育安全稳定的数字化环境,希望本文能够助力于促进河西走廊会展旅游新业态发展。

  • 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是按期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台阶的重要引擎。基于2000一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应用广义随机森林模型探究城市特征对其碳减排效应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减少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总量。第二,智慧城市的碳减排作用是通过能源管理效应、交通优化效应和生活环保效应发挥的,具体路径为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程度、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增加家庭低碳能源供给和提升公众环境关注度。第三,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可有效释放碳减排效应;智慧城市建设在非环保重点城市、资源型城市以及非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智慧城市的碳减排效果,而高人口密度反而会产生增碳效果。研究结论对于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丰富节能减排应用场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中国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产业现代化的影响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分别作为城市数字化和城市治理智能化转型的外生冲击,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政策不确定性下数智化转型对中国产业现代化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意味着城市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②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外贸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产业现代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增强。③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城市数智化转型不仅局限于本地区,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对于在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促进产业升级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借鉴意义。

  • 国际型旅游城市智慧旅游建设对本土城市的启示——以西班牙瓦伦西亚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也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在旅游全球化和科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智慧旅游作为全球城市旅游未来发展的广泛需求,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重视。本文以2022年“欧洲智慧旅游之都”西班牙城市瓦伦西亚的智慧旅游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其在数字化、可持续性、无障碍化及文化遗产和创意四方面的智慧旅游建设中,分析和研究瓦伦西亚在智慧城市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及在不同层面带给人们的启示,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