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趣味”作为一种美学理念,为考察南帆散文提供了新维度。继文化智性、历史智性之后,趣味智性成为理解南帆散文智性特征以及现代派风格的又一重要概念。“趣味”在南帆散文的智性叙事中,成为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审美概念和叙述范式,体现为趣味内涵的多元性、趣味叙事的现代性、趣味结构的独特性等特质。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我曾经多次言及随笔写作带来的快乐——超过了论文写作。供职于专业研究机构,论文写作属于日常事务。我屡屡不务正业,抛开论文逛到随笔的领地。我时常盘算着一件事情,哪一天厌倦了理论的高头讲章,退出江湖,随笔大约是一个寄托心情的所在。长短不拘,随物赋形,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短笛无腔信口吹”,所思所感的自由表述不仅是为文之乐,也是为人之乐。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当代语境,中国画的创作面临着坚守传统和向现代转型的双重选择。宋承德初期受西方美术的影响,得益于西画的光影与色彩,将其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中。他的作品有着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同时有着西画的明暗色彩,追溯传统情怀并追求创新。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发布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曾几何时,愉悦话题变成了雷区,其背后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某些“前卫”理论兴风作浪的原因。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愉悦的三个命题:一、何为愉悦;二、为何愉悦;三、愉悦何为,这些命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其间的复杂性和相关性不可不察。愉悦究竟为何物?就西方文论而言,最富魅力的相关学说来自康德,他的论述为后来华兹华斯等人倡导愉悦的重要性和深广功用铺平了道路。从华兹华斯到克默德,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思想脉络,即强调愉悦关乎人类尊严,关乎生命的奥秘。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尔库塞、詹明信和伊格尔顿,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即不断拓宽并深化愉悦功用的努力。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摘要:近年来,中文播客迎来复兴。随着播客节目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化,播客社交正在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一种新趋势。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曾提出区隔理论,布尔迪厄认为不同阶层之间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差异会形成审美趣味的分层,最终导致文化消费的社会区隔现象。本研究以布尔迪厄的区隔理论作为基础,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借助现有的社交可供性理论,从平台、主播、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发现,播客平台通过其可传情和可协调的特性吸引了一批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人群,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区隔。同时,播客平台利用算法推荐和评论转发分享等功能,实现了致意和连接,使得不同社会阶层和背景的用户能够进行交流和互动,突破了传统的阶层间区隔。可连接和可致意的实现又为可传情提供了可能性,进而促进了平台协调功能的发挥,完成社交互动的闭环。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实验教学与仪器》
摘要:维生素 C与双氧水直接反应比较慢,且维生素 C的还原性大于 I-。当维生素 C过量时,双氧水先跟维生素 C反应,之后再与 I-反应。为解决问题,适当改变反应环境,设计维生素 C参与的碘钟反应,既能优化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又能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分类: 哲学 >> 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萨特以自己的方式,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意向性方法,直接描述日常生活场景,搁置了传统哲学的概念先见或者某种间接性,从而以陌生的眼光看待以往所熟悉的事物,体验到某种莫须有的思想情趣,从中发展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趣味。它是以新奇的目光发明出来的,与“上手”的物件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催生了一种走在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美学分析。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发布时间: 2025-03-05
摘要:作为一个评价性词汇,“俗气”的内涵是含混的,而近些年来的众多学术讨论依然未能避免这种含混。反“三俗”(低俗、庸俗、媚俗)倡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三俗”行为何以为错的契机。在不少学者的论述中,“三俗”涵盖了众多不同的行为,“低”、“庸”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媚”表现出一种过分迎合“俗气”的态度,三者共享“俗气”。钱鐘书在1933年提出的俗气“过量说”捕捉到了“俗气”的核心特征,可以为我们分析所谓的“三俗”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过量说”认定的是人的审美趣味问题,确切地说,是审美趣味低劣的问题。提升审美趣味,需要扩大眼界,加深知解。若不加区分,一概把“审美趣味低劣”的行为等同于“道德错误”行为,不仅不能真正提高当事人的审美趣味,反而会给当事人带来伤害,因为无根据或根据不当的道德遣责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应该允许人们自由取舍那些未给当事人带来伤害的“三俗”行为;而给当事人带来伤害的“三俗”行为则应该受到道德遣责甚至法律惩罚,并从“三俗”行为中剥离出来,因为较之于审美趣味低劣,道德错误要严重得多。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王朝刚的绘画充斥着极其强烈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从油画创作的角度而言,其面貌的形成依托于三个方面:一是从观念上探求延续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的表达路径,以油画作为媒介继续探求传统精神内核层面的突破;二是从创作思路上对中国画史及其题材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和拓展,从庭院景观延伸出的符号研究成为基本的叙事逻辑,形成新的问题意识;三是从艺术语言上创造性实践了传统画论中“逸笔草草与油画语言的统一,创造了一种具象写意的新语言,通过回归传统题材、重构传统符号、延展传统写意的油画语言,尝试性地探索着极具个人特色的当代中国油画的新路径。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王朝刚的绘画充斥着极其强烈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从油画创作的角度而言,其面貌的形成依托于三个方面:一是从观念上探求延续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的表达路径,以油画作为媒介继续探求传统精神内核层面的突破;二是从创作思路上对中国画史及其题材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和拓展,从庭院景观延伸出的符号研究成为基本的叙事逻辑,形成新的问题意识;三是从艺术语言上创造性实践了传统画论中“逸笔草草与油画语言的统一,创造了一种具象写意的新语言,通过回归传统题材、重构传统符号、延展传统写意的油画语言,尝试性地探索着极具个人特色的当代中国油画的新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近年来,一种基于玩乐性的组织文化在企业内部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体验,并将趣味化体验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工具;同时,理论界中与工作场所体验有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当前正企业及组织管理多元化繁荣发展态势,其中工作场所乐趣常被用来强化员工的工作体验。基于此,本文首先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其次,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出工作场所乐趣的概念与内涵,明晰了工作场所乐趣的影响结果及其作用机制,并构建了系统的研究框架;最后,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提高企业对工作场所体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