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葛洲坝集团的实践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中央确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开启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要解决转向哪里的问题,还要根据转型方向和目标,从战略转型、体制机制、结构调整、治理体系等方面迅速调整、匹配,大力推动业务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装备升级、模式升级,以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增长点,获取长期竞争优势。升级是巩固转型成果,提升发展质量,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必由之路。

  • 数字时代赋能型档案服务的概念内涵、理论图景与价值阐释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档案高质量服务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洞察数字时代档案服务的赋能转型趋向,首先基于数字时代之社会背景、“赋能”内蕴之前瞻取向、档案服务之专业旨归、档案赋能之理论表征四个维度,层析“数字时代赋能型档案服务”的概念。然后勾勒中外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理论图景,挖掘档案机构开展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理论土壤。最后全方位阐释数字时代档案机构顺势而为开展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现实价值,认为其是锚定国际档案赋能发展新动向的前瞻要求、提高我国档案服务目标站位的时代要求、助推我国档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要求、迎接数字时代档案服务新挑战的现实要求。

  • 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两个结合”视域下探索中国文化产业道路研究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摘要:2024年无疑是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向上的一年,从《黑神话:悟空》(文中简称《黑神话》)游戏的惊艳亮相到2025年新年档《哪吒之魔童闹海》(文中简称《哪吒2》)的电影盛况,凸显了新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一方面,像“孙悟空”“哪吒”这样的传统文化形象在新兴业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这两者的成功为实现“两个结合”下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2025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转折接力之年,在这一新发展态势推动下,文化产业工作者需探索新的方向,为其转型升级思考新的发展路径。这也是在经济下行、逆全球化趋势严重等不利条件下确保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管齐下、共同深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 品类差异下的消费者购物价值与零售业路径——兼议“新零售”的实践形式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新零售是中国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探索。以消费者购物价值实现为核心依据,文章讨论了推动零售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目标,归纳了渠道协同、体验叠加、数据洞察、技术赋能四类实现零售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路径,并通过建立基于消费者渠道行为的Logit离散选择模型,讨论了八类不同品类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及其对应的新零售实践形式。结论发现,品类差异下的零售业转型升级路径和新零售实践形式均存在较大差别。

  • 数字科技浪潮下健康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数字科技的未来图景下,我国健康保险发展呈现一系列数字化趋势。例如,数字科技促使健康险迈向场景化和个性化、支撑健康险定价更加科学和精准、有效缓解了保险信息不对称难题、助推健康险向管理型保险转变等。数字化正不断裂解健康险价值链,赋能传统健康险市场的转型升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数字化健康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健康险的数字化转型在数据来源、数据标准和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仍存有许多短板。为提升健康险市场的数字治理能力,必须不断完善健康保险数据共享和流通机制,构建健康保险数据标准和规范体系,构筑“科技+保险+健康”的健康险生态系统。

  • 中国出口结构变迁:规律及启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1-06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高速增长,同时出口增速也开始放缓。在此种放缓趋势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出口结构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凸显。文章系统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出口结构的演变趋势,并着重研究了出口商品结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多元化和出口技术复杂度这几个指标的动态特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口结构产生了重大调整,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而言,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逐渐下降,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逐渐上升;“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逐步改善,相比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逐渐成为出口构成的主体;由出口相对单一的产品和目标市场转向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市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已逐步追赶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国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国内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国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出口可能会出现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 2018-2019年中国外贸形势回顾与展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复苏态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有所加快。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及国内经济平稳运行为我国外贸稳中向优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尽管单边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冲击,使得国际环境不确定性风险上升,但总体可控。展望2019年,随着世界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外贸增长面临下行风险,增速可能变缓,但转型升级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 政企联动情境下中小企业的资源编排与二次创业机理研究——以江西南康家具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管理学报》

    摘要:以江西南康家具为案例背景,揭示政企联动开展资源编排活动,助力中小企业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①中小企业二次创业实践包括“资源整合(结构化)—资源桥接(能力化)—资源重构(杠杆化)”的资源编排过程,并通过蓄势储能、平台赋能与竞合释能实现创业跃迁;②中小企业二次创业经历了认知觉醒、组织进化和价值释放的序贯过程,且不同阶段的关键行为主体角色呈现“政府主导、在位企业响应→政府引导、核心企业牵引→政府规制、产业生态耦合”的动态演化特征;③中小企业藉由二次创业突破既有资源能力瓶颈,以创业意愿激活、价值链攀升、生态圈融合为路径塑造创业生态系统。

  • 跨境电商带动传统产业路径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我国跨境电商近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为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贸易提供新的机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逐步显现。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跨境电商在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大贸易规模。推动传统产业利用跨境电商改变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提高附加值,成为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 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2-08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本文利用2012-2022 年共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新质生产力及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并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第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显著促进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产业融合提高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水平。 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更大。 新劳动者和新劳动资料显著促进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但实体性要素———新劳动对象的作用并不显著。本研究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政府如何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 新时期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新时期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转型升级既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回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发挥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梳理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内涵、特点和价值,分析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从观念更新、信息化技术升级、人才建设和安全风险防范四个方面构建新时期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策略。

  • 传统产业深度:路径与对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关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的大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传统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重新审视和探索我国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基于数据可获得性,从主营收人、利润总额、从业人员数量等三个维度对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进行统计数据回溯分析,揭示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剖析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指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传统产业主要发展路径并作出相应政策建议。在本研究区间段,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盈利能力处于一般水平,成长呈趋缓性,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但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规模、收益、就业等方面都占制造业五成至六成左右,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研究结论如下: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基础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解决就业的主战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应转变思想观念,在创新应用、数智转型、绿色发展、产业转移、人才培育方面开展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为推动我国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供给、营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在估算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PVAR 模型和脉冲响应模型分区域分析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利用系统GMM研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及其子系统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驱动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存在长期、持续、正向的动态交互作用,但两者之间的相互拉动作用是非对等的。

  • 多主体动态互动与产业集群治理——基于广州两个片区的比较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村镇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特色,服装产业兼具“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永不衰退的生活必需品”两大特征,广州村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价值。以广州康鹭片区和南村镇片区的服装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半结构化访谈与文本分析方法,结合城市机制理论,有助于构建“多阶段多主体动态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两大片区服装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路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阶段参与治理的主体行为差异所造成的。政府在两个片区均采取了一种审慎包容的产业治理模式,但在康鹭片区更偏物质空间整治的审慎介入,而在南村镇片区则更像宏观维度的审慎调控。康鹭片区村集体能动性强但过度逐利,导致空间失序;而南村镇片区村集体则通过与企业模仿学习,具有规划理性。主体互动模式的差异,导致康鹭片区形成了以“小档口、小作坊”为核心的松散自由的生产模式,而南村镇片区则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不断调整适应的国内国外双轨服装产业发展路径。

  • 乡村产业数字化内涵特征、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既是乡村产业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内涵可分为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三个层次,其所包含的六大主要产业具有不同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特征。通过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重驱动理论机制,分析了有为政府制度顶层设计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和调节作用有效发挥、有力社会发展理念转变和数字普惠协同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外驱动力。以此提出有为政府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有效市场技术创新和需求导向,有力社会环境营造和人才培育等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 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测度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文章从四个层次对安徽省2000—2006年、2007—2013年和2014—2021年三个时期的产业转移升级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首先,本文对安徽省及其16个地级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现状以及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进行分析。其次,综合使用Lilien模型和More值模型对安徽省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进行测度。再次,构建Shift-share模型对安徽省及其16个地级市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得出安徽省22年间产业转型升级速度良好且产业内部结构效应是促进安徽省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 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与培育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3 合作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内在蕴含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县域富民产业为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载体。县域富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富民为价值取向,立足要素禀赋结构形成比较优势,基于城乡组织配置生产要素,通过产业跨界融合实现多业态创新发展。县城富民产业发展主要受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城乡要素创新性配置、现代技术创新赋能、市场需求牵引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整体层次和水平不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在发展体制机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素保障能力、带动效益与带动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要将县域富民产业培育融入产业转型升级整体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全过程来谋划推进,坚持分类施策,加强制度供给,强化技术赋能,提升平台载体,强化利益联结,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各具特色的县域富民产业。

  •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14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不断融合,探究数字经济能否以及如何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式和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有关,在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门槛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明显的双重门槛特征,即数字经济只有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表现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会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增强。为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应鼓励数字技术研发创新,打造高水平数字人才队伍,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平台建设,疏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构建农业产业支撑体系。

  • 产业智能化、创新范式变革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05

    摘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深入打造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和数字经济理论,对产业智能化的技术逻辑、创新范式变革及其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产业智能化表现为一个包括自动化、迭代化和智能化的技术逻辑过程,其中智能化作为产业智能化的高阶形态,凸显了知识赋能效应和人类逻辑思维,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增强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产业智能化的技术浪潮之下,智能工具与人类智能的生产性融合,推动创新范式变革,更加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数实融合、精准化操作与产业体系效能,这些变化都有助于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活力。本文结论旨在揭示产业智能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以利于中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 革命老区数智化与经济研究——以赣州融入数字大湾区为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09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202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赣南革命老区成为老区中的“特区”。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强顶层设计是革命老区数智化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政府推动是革命老区数智化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企业主体以及市场运作是革命老区数智化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是革命老区数智化与经济转型升级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