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30 合作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摘要: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是高中政治教材承担的重要使命。塑造中国的国际角色是教材建构国际视野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政治教材对中国国际角色的塑造经历了世界革命根据地、和平与发展事业参与者、国际社会深度融入者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引领者四个阶段。国内国际形势持续演变,赋予党和国家不同的历史使命。教材的国际视野建构随之变迁,不仅内容和逻辑与时俱进,方式方法也越发完善。面向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应当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以更高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教育家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弘扬教育家精神能够帮助高中教育走出功利化、程序化、“内卷”化、缺乏个性化的现实困境,打造出有深度的课堂、营造有温度的环境、回馈有宽度的视野。教育家精神在高中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着力培养创新精神为追求、以健全人格培养为重点、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06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社会竞争越来与激烈,心理问题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负面因素,作为人数庞大的高中生群体,其面临压力的现状值得重视。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善,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存在的不当,都会引发或加重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隐蔽性、偶发性等特点,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不易被发现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危急情况。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高中校园危机中最易发生的心理危机做出概念界定和多维分析,而后结合危机管理的PFDHRSP+C模式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对相关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社会竞争越来与激烈,心理问题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负面因素,作为人数庞大的高中生群体,其面临压力的现状值得重视。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善,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存在的不当,都会引发或加重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隐蔽性、偶发性等特点,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不易被发现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危急情况。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高中校园危机中最易发生的心理危机做出概念界定和多维分析,而后结合危机管理的PFDHRSP+C模式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对相关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27
摘要:摘 要:提出地理“学本”的概念,对地理问答式学本的版式、设计理念、技术指导、实施原则和成效等进行了阐述。通过学本实施的预习、教学、整理三个步骤,“我问我答”、“我问他答”、“他问我答”和“再问再答”四个环节,体现学习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形成更准确的学习目标;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力发展,获取更有策略的学习过程;体现学习的协作性和持续发展,达成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22
摘要: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基础、认知过程、思维方式、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充分发挥“教学评一体化”评价的育人价值,借助多元活动创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需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深入分析教学表现内外影响因素,给予学生针对性学习指导,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彰显新时代语文教育“立德树人”担当,进而达成“教评融合,以评促学”的育人目的。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摘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家精神有效融人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应成为新时代教师的自觉追求,需要不断挖掘教育家精神与教材内容的契合性,探索教育家精神的精神品格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紧密关系。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将教育家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贯穿教学全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推动新时代高中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的澎湃浪潮中,众多普通高中的高质量发展进阶之路愈发迷离,困局接踵而至。聚焦这一棘手难题,合肥一六八中学立足教育实践前沿,秉持系统观念,全面剖析发展困境,探寻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与深耕”进阶之路。具体来说,破局之要在于创意突围,铸就质量卓越价值主张,打破“千校一面”僵局;深耕之策在于勤践固本,夯实质量长效发展根基。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视觉化教学是采用课程全景图等视觉化学习资料,通过结构化参与流程,基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由师生共创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种结构化、参与式、共创式教学方式。视觉化教学的“思维可视化”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呈现结构化”有助于提升深度学习的效果、“视觉引导化”促进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生成。基于“高中生思维提升的视觉化教学模型”,通过在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索视觉化教学在外显思维要素、展现思维过程、促进思维联动等层面的价值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2-27
摘要: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传统的机械刷题式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从教学实践出发去研究如何依靠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来设计高中数学思政课教学。通过情境浸润、知识浸润、活动浸润和情感浸润等多种方式,把立德树人的核心深度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深度融合,从而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10-08
摘要:数学运算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最基本的方式。数学运算对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它更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摘要:一线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是从根本上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思政教育水平提高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从六个方面描摹了新时代教师应然状态下的集体画像,为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要求和成长路径指明了方向。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帮助高中思政课教师走出教学困境、激励教师提升职业境界、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的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人民性、真诚性、实践性,抓好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稳人民立场、提升道德境界、发展数字素养,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长期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摘要:在古代西亚史的专题教学中,以学业质量水平3、4级的要求为指引,开展“选”“必”融通教学。通过整合教材,厘清时空线索,把握关键语句,划分发展阶段,全面深入地认识古代西亚文明成就和地位,促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养与落地。形成对古代西亚史的整体认识,构建起古代西亚史的高中教学框架,助力目前存在的教学困境和学生疑惑的解决。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实施单元教学,是实践新课标任务群教学的重要路径,也是对用好部编新教材的一种回应。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依据课标和教材,真正将学生的素养能力培养落实到持续的单元学习实践中去。要在单元设计中注重单元核心知识的梳理与建构,寻求上位概念,提纲领地做好单元目标顶层设计;围绕既定的单元目标,合理规划学习专题、重点内容和课时分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新设计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完成知识的结构化,实现应用和迁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在系统梳理发达国家综合高中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我国综合高中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高中发展的策略:守正创新,坚持在“双轨制”教育体制下举办综合高中;因地制宜,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灵活多样,建设综合化课程体系;多方协调,深化制度革新。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20
摘要:【摘要】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课堂有机融合,需要主题、学法、教法的融合,应关注教学主题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为课魂统摄课堂教学,采取合作学习与融通教学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成为学生主动的、真正的领悟,让学生在形成立体历史认知中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促进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助力了高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分类: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为探究生命意义感对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的纵向中介作用,从贵州省铜仁市三所高中选取366名高一、高二学生,使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为期十个月共三次的追踪测试。结果发现:(1)生命意义感显著负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且有长期作用;(2)生命意义感既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又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实现这种影响,并且这种中介作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该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和心理韧性对高中生学习倦怠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培养生命意义感以及增强心理韧性两个方面来缓解高中生学习倦怠。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30
摘要:[摘要]: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主动思考,理解数学本质呢?质疑是激发思维的催化剂,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质疑是质疑探究教学的关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导入生成中、深度理解中和题目的易错分析、解法优化中开展质疑探究活动,注重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加强自我反思提升,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摘要: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重构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评价指标体系并探查其实践样态。研究发现:高中生监控型策略、动力型策略表现相对较好,支持型策略、目标型策略相对薄弱;数学表达策略、兴趣培养策略、外部监控策略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显著并呈现随年级升高而降低的特点;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目标型策略、动力型策略更加突出;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倾向不同,但对支持型策略普遍重视不足;系统性指导对操作型策略、目标型策略影响较大,对支持型策略影响不足。建议进一步强化高中生目标型策略和支持型策略使用;紧抓群体差异开展针对性指导;注重家校合作,全面支持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摘要:高中生博主将VLOG作为一种“自我技术”,试图在媒介表达中建构“理想自我”,是技术可供性下的能动选择。但VLOG看似自主的表达实则是流量逻辑下的“表演”与视觉狂欢,“理想自我”沦为“权力技术”规训的结果。主动与被动、内部与外部的“合谋”使其深陷于幻象中,他们游走于理想自我、他者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自我认知时常发生断裂;前后台隔绝带来线上与线下关系的错位,亲密关系和情感支持更多依靠不稳定的虚拟关系;试图冲破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却又发现市场环境是“自我”更繁重的枷锁。新一代高中生的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走向难以控制的方向,体现出深度媒介化的时代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