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1
摘要:“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强国使命任务;就广东而言,粤东与环省会广州核心区域的高等教育存在强省会弱地方的格局没有改变,强公办高校和弱民办高校的格局没有变,强公办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和弱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格局没有变。当前,粤东高校间虽然已经尝试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开展互动融合,但存在清单式互动融合、被动式互动融合、运动式融合和“条”“块”式互动融合的倾向。事实上,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间的党建与思政工作互动融合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教学共同体、人才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意义上的政治共同体。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30
摘要: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省属高校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改革实践体现出的提升监督独立性、增强监督能力、明确监督主责、扩大监督范围等优势日益彰显。但是,目前改革还面临派驻干部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二级单位派驻监督尚未铺开、派驻监督合力未能有效构建等现实困境。现实困境的解决需要加强干部培养、优化派驻队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进监督机制;健全监督机构、推进派驻监督;坚持多措并举、增强监督合力等举措。对省属高校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改革现状的研究有利于为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也有利于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摘要:ChatGPT与高校数字化教学的深度整合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驱动力。尽管ChatGPT无法完全替代教师的角色,但它确实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其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因此ChatGPT的发展路径正在塑造教育改革的新蓝图,那些未能有效利用这一工具的教师可能会面临被技术驱动的教学实践所超越的趋势,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教育行为和产品将不可避免地进行革新。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正重塑着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ChatGPT的日益精进,为高校教育领域开辟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它既是机遇的源泉,也是挑战的催化剂,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教育生态,因此需深刻理解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积极探索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更多可能性,并将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从而驱动教学方式的革新与优化。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内45所高校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业务的调研,从档案数字化规划、基础软硬件设备、人才队伍、数字化方式、质量检测及挂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报告了“十四五”时期湖北省高校档案数字化业务开展的现状;同时对暴露的重视程度不够、人才队伍短缺、标准不够完善、经费不足、基础设备更新升级不及时等问题,在实施机制、主体角色、数据融合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以期对推进高校档案全面数字化转型进程有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当前,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文章以mRNA 的技术突破为案例,通过简述mRNA 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mRNA 技术背后基础研究的成功经验,总结了高等学校在该重大科技突破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尝试提出符合高校发展的一些建议。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具体实现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坚持“范式自觉”,明确高校思政课由传统教学范式向智能教学范式转变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方法逻辑与思维逻辑;高校思政课智能教学范式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规定目标样式与遵循,并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凝聚共识与行动力;要注重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变创造的发展空间与开辟的发展方向,即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关系的变革构建教学模式核心理念,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价值拓展教学目标,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论要求升级教学程序,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创造智慧教学环境,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治理要求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高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中国实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背景下,知识产权素养已成为高校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必备的基本素质。研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以期共同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模式。[方法/过程]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分为4个阶段:创新创业认知阶段、综合素养教育阶段、创新能力提升阶段和专业技能应用阶段,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对知识产权素养需求特点,制定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目标。[结果/结论]高校创新人才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图书馆不断地实践与改革,才能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活力。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红色档案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原始的优质资源和优良的文化根基。文章从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角度构建红色档案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并提出从政府、档案馆、红色基地三个方面为红色档案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提供保障,使得高校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社会输送三观正、守初心、有责任、知担当的优秀人才。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红色档案是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分融入红色档案资源,要从发掘典型红色档案资源、创新应用实践等方面促进红色档案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红色档案资源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高校申请人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现象,因而很有必要剖析协助高校申请人获得专利授权的专利代理人对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和专利转移所产生的影响。文章选取上海地区高校于2011—2015 年申请的发明专利为样本集,分析和比较了专利的技术保护范围、专利权属、专利同族、引用、转移、授权和维持等指标与是否采用代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代理的高校专利的平均独立权利要求数量略少于无代理专利,而平均首权字数略大于无代理专利;高校专利的授权和转让都与采用代理正相关。建议继续推广专利代理,同时发挥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图书馆等服务机构的专利信息素养优势,提高技术的创新程度和前沿性。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学生主体性的偏离现象。 通过扎根理论分 析发现,主体性偏离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体行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观念预设、权力运作、法理确认、资源供给、管理行为以及学生参与六个影响因素, 但各因素的作用方式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 基于此,提出增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 性,高校需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学生主体人管理观,保持学生管理过程中规制与自由之 间的张力,加强学生权力制度化建设及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高校内部经费二次分配机制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改革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体现。基于“善治"理论的责任性、透明性、法治、回应性、有效性等维度,系统梳理高校“一站式”社区建设现存问题及成因。当前建设存在角色定位偏差、运行效率不高、互动不足等问题,需秉承善治理念强化责任感,健全规章制度提升法执有效性,强化数字赋能增强回应力与透明性等,提升治理效能。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0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会工作尤其是工会改革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高校工会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工会需要立足实际,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改革,打造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工会组织,充分发挥“立足工会、服务教育”职能,为高校乃至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作为总量占我国高校数量比例逾九成的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和优质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相较中央部属高校和一些地方高水平大学,多数地方高校在学科特色、资源供给、服务能力、治理水平等方面均有明显差距。因而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更应保持客观审慎之态度,厘清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理念转向,构建特色彰显的学科生态布局;深化学科为基的校内综合改革;打造互利共生的校地联动机制,实现转型发展。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22
摘要: 强化政治功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管党治党思想的深化发展,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具有现实的价值意蕴。当前,部分高校党支部存在着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不足,政治建设薄弱;党员教育思想引领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政治优势转化不强,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有差距的问题,要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突出政治建设,加强统领作用;在加强党员管理教育中重视政治引领,统一思想意志;在强化组织功能中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促进优势转化。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06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为摆脱双创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困境,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落到实处,文章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教学理念,借助“脚手架”理论,找准PBL 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点,构建了课程设计框架及实施路径。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和项目的反馈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为例,其教学经验和效果反馈表明,实行PBL 理实一体课程对双创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目的/意义]建设新型高校智库是高校助力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在知识动员理论框架下,分析高校智库建设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对高校智库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知识动员理论视域厘清了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内涵,论述了知识动员理论对于新型高校智库的适切性,并对当前高校智库建设所面临的应用型成果不足且成果界定模糊、缺乏营销意识和职业中介、未能有效传递需求且制度供给不足等主要困境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高校智库建设优化路径包括:转变研究范式,创新知识生产机制;强化知识中介功能,优化知识输出;增加知识应用制度供给,建立共享平台等。
摘要:本文围绕就业工作中高校与社会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展开研究。通过剖析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深入探讨高校与社会在就业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及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高校和社会在促进就业方面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凭借专业设置优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以及就业市场的积极拓展,为毕业生的就业筑牢根基;社会则依靠政策支持、资源保障以及企业的深度参与,营造出良好的就业生态环境。只有双方协同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就业难题,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本文旨在为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推动高校与社会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内法规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深刻把握高校建设教育强国的职责使命,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任务,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是高校党委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二级纪检组织是高校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新时代新征程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校二级纪检组织在监督机制、监督形式、监督能力等方面遭遇挑战。新形势下,高校二级纪检组织应通过完善监督制度、创新纪检监督形式、夯实纪检机构的权责等路径,进一步促进二级纪检监督职能的高效和充分发挥,确保高校二级纪检监督工作不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