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总 量持续增长,就业重心逐步下沉,就业类型趋于多元,看重经济收益等特征。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毕业 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个体特质与工作岗位,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匹配度和高满意度。 针对促进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是需求侧扩大就业市场 需求,供给侧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制度保障上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帮扶,重点任务包括数字赋能就业体 系、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引导毕业生返乡就业、保障困难群体充分就业。
摘要:本文紧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核心,深入阐述其对于增强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意义。通过全面剖析我国就业领域的现状与挑战,从政策保障、产业赋能、服务升级等多个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旨在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摘要:本文聚焦稳就业核心任务,深入剖析当前复杂就业形势,系统构建“5个强化”(强化政策协同、就业服务、技能培训、重点群体保障、市场监测)与“4个全力”(全力拓展就业岗位、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深化区域协作)的政策框架。通过整合宏观经济数据、典型区域案例及政策实施成效,论证该框架在应对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平衡就业供需关系、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表明,“5个强化”夯实政策基础,实现就业全流程精准管理;“4个全力”拓展实践路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就业新动能。本研究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助力破解就业领域深层次矛盾,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
摘要: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深入剖析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与重要性,结合我国就业现状,揭示当前面临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挑战。通过综合分析,从推动经济与就业协同发展、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健全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以及构建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系统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策略,旨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近年来, 中国劳动者的教育错配情况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2020 年数据, 构建固定效应模型, 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教育错配的影响, 并对上述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对不同群体的异质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 (1) 互联网使用可以减少劳动者的教育错配; (2) 互联网使用有助于信息获取及社会资本增加, 由此减少劳动者的教育错配;(3) 互联网使用对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现象均有缓解作用, 且更有利于减少包括女性、低社会经济地位和农村劳动者在内的特定群体的教育错配情况。这体现了互联网使用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提升就业公平层面的积极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这是科学把握就业发展规律、洞察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就业矛盾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作出的新论断。本文在总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实现探索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阐释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内涵,并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根本遵循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创新路径。比如,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等。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提升我国劳动者素质,实现我国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的重要政策基础。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选取我国国家层面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PMC指数评价模型,通过量化评价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研究表明: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整体处于较高质量水平,但激励机制有待完善;覆盖群体还需扩大;可持续性有待加强。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政策优化建议:完善制度设计,构建多元协同的政策激励机制;拓宽服务边界,打造普适包容的政策覆盖体系;强化长效机制,筑牢政策运行的可持续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