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论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净碳汇量,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农业净碳汇空间关联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块模型和QAP模型剖析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区域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农业净碳汇总体增长并呈现阶段性特征,2000一2010年增长较快,2011一2020年增速放缓。(2)农业净碳汇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关系。研究期内,空间关联网络关联水平得到提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空间关联稳定性得到提升。具体来看,山东、河南、江苏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居于中心位置,对稳定空间关系起到重要作用。(3)块模型分析显示,四大板块农业净碳汇联系紧密。其中,板块一的内外联系紧密,为双向溢出板块,板块二、板块四接受其他板块的溢出,为主受益板块,板块三则主要向外溢出,为净溢出板块。(4)QAP回归结果显示,地理相邻的省份更容易产生空间关联,农用机械总动力亦显著强化了各省份的空间关联。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简称“民生三感”)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8年、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匹配数据,利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民生三感”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提升了农民“民生三感”。这种提升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农民获得感的提升,而对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效应并不明显,存在着客观获得和主观感知背离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四个分维度的提升效应也存在差异性,其中乡村经济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对农民获得感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通过改善农民数字素养、提高“务工型”非农就业水平和消费水平影响农民的“民生三感”。数字乡村建设的上述提升效应对处于西部地区、高密度社会网络、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民生三感”水平较低的农民群体更为明显。为此应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丰富农民融资渠道,差异化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民生三感”的正向效应。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代际支持是现阶段影响家庭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在国家鼓励生育背景下,通过构建“能力-环境-意愿”框架,探讨民族地区脱贫家庭代际支持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民族地区脱贫家庭的代际支持有助于提高生育意愿,其中经济账起主要作用,情感账以经济账的作用为前提;第二,在经济账中,民族地区脱贫家庭的代际支持主要通过能力驱动机制影响生育意愿,即通过降低抚育成本、增加核心家庭收入和节约教育成本来提升生育意愿;第三,在情感账中,民族地区脱贫家庭的代际支持通过环境驱动机制影响生育意愿,即通过强化家庭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和塑造积极的生育态度来提升生育意愿。上述发现为代际支持提升生育意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之一的绿色投融资是中国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梳理1990-2021年间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简称CNKI)的绿色投资文献,可以展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轨迹、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30年来绿色投资发文量和研究主题与全球有关气候环境方面的重大协议是同步跟进的,切实回应了有关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集中在绿色投资内涵、绿色投资作用机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有关“中国”以及“一带一路”的绿色投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绿色投资的研究演进过程呈现出从外生性到内生性,从合规性到战略性,从对环境被动的风险规避到主动的社会责任承担和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发展态势。未来研究应更多立足国情,加强多学科融合,多维度诠释绿色投资作用机理及发展逻辑,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绿色投资新问题。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就以及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提出的新的生产力理论,是中国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学技术进步周期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科学技术创新对生产力要素结构、生产力组织形态、生产力运行机理和经济发展态势,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通过对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运用,探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向和表现形态。通过分析我国对历次科学技术进步周期的把握程度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探寻新质生产力破解挑战的路径与机制,发现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能够突破我国高质量发展瓶颈,开辟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获得广泛共识,企业正逐渐从纯商业组织转变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责任履行已成为金融市场和微观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写照。企业ESG责任履行将影响企业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但其内在机理尚不清晰。鉴于此,本文选取2011—2022 年沪深A 股上市非金融公司样本,实证考察企业ESG 责任履行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 责任履行能够提升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企业ESG 责任履行主要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缓解融资约束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发现,企业ESG 责任履行对国有企业、非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发展良好地区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提升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方面的ESG 责任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企业履行ESG 责任具有岗位创造增加和岗位破坏减少的就业效应。本文为企业ESG 责任履行下企业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变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扎实推进企业ESG 实践、优化企业报酬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主观幸福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随机抽样调查获取的1 354 个样本农户的数据,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效应在参加专业培训的农民、45 岁及以上户主家庭以及采用社交电商网销途径的家庭更为显著;(3)农村电子商务主要通过纵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横向提升社会公平感来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其中,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感对参加专业培训的农民、45 岁及以上户主家庭、采用大型平台电商网销途径的农户均具有正向中介效应;而社交电商网销路径主要通过提升社会公平感来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因此,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接入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机会;加大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发挥四大网销优势,重点发挥大型平台电商和社交电商网销途径的推动作用。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阐释新部署。依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新概括,从新质生产力、数实融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5个维度构建了新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已有文献主要以国内为参照进行评价的不足,依据我国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目标,选取欧盟27国相应指标的平均数为国际参照,利用交叉熵无偏赋权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评估发现:2012—2021年,得益于我国在新质生产力、数实融合、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不断增强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1年达到了67.92%,日益接近欧盟27国的平均水平。但要实现2035年发展规划目标,还需要针对已有的短板和弱项,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人才强国建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采用我国1997~2021年的省际平衡面板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政府调控、市场化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政府财政政策调控与市场化水平共同促进了区域信贷市场的发展,但是政府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抑制了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与有效的市场机制共同促进了股票市场的发展;政府财政政策调控手段促进了保险市场的发展,但是政府货币政策调控不利于保险市场的发展。调节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政府财政政策调控促进信贷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水平表现出增强型调节效应,但是在政府货币和财政政策促进股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水平没有表现出调节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市场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政策对于信贷市场发展呈现非线性效应,政府货币政策对于股票市场发展也呈现非线性效应。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有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而越难理解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背后越可能隐藏了上市公司的坏消息。基于文本分析技术,以2010—2022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可读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可读性越低,审计师所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中更为显著。在控制了“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其他特征和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旧稳健。进一步分析中,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可读性影响审计费用的机制进行推理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投入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可读性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同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发挥调节作用,在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二者的关系得到了强化。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摘要: 依 据 中 国 劳 动 力 动 态 调 查 (CLDS)数 据 ,运 用 个 体 固 定 效 应 模 型 ,考 量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对 我 国 已 婚青 年 劳 动 力 生 育 意 愿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显 著 促 进 了 已 婚 青 年 劳 动 力 的 生 育 意 愿;这 一 影 响 存在 异 质 性,对 36-45岁 、男 性 、农 村 、家 庭 收 入 较 低 的 青 年 劳 动 力 生 育 意 愿 的 促 进 作 用 更 为 明 显 ;机 制 分 析 表明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对 生 育 意 愿 的 替 代 效 应 不 明 显,而 是 通 过 提 高 生 活 幸 福 感 和 当 期 消 费 支 出 从 而 提 升 已 婚 青年 劳 动 力 的 生 育 意 愿 ,表 现 为 显 著 的 收 入 效 应。鉴 于 此 ,需 要 注 重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和 其 他 社 会 福 利 政 策 的配 套 和 协 调 ,从 而 有 效 释 放 生 育 需 求 ,促 进 我 国 育 龄 劳 动 力 生 育 意 愿 的 提 高。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在全球新变局之下,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调整与重构。短期内,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暂不会被取代;中长期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发生新的变革。当前,代表性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包括部分以大宗商品为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II、以SDR或数字货币为基础的一体化超主权货币体系、以多种储备货币为基础的多元化货币体系。本文基于货币发行和货币竞争两个维度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二元分析框架,对上述代表性改革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信用货币体系仍然是符合货币演进规律的主要货币本位形式,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格局可能更为现实,数字货币亦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激烈竞争的新维度,但其影响尚不确定。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当在国际金融秩序重构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安全与发展为目标,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尚待研究。基于2019年云南省某县农村1024个5~25月龄儿童及其家庭的一手调查数据,分析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对0~3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样本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至少有一种滞后的比例为86%;(2)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因儿童的性别而异,对女孩表现出更加传统的性别社会化态度;(3)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越传统,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滞后的可能性越大;(4)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主要通过改变养育环境(如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行为、管教方式)影响儿童早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