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出于对“风俗”的整饬,康熙十年起禁止京师内城设立“戏园”,内城成为“区域性禁戏”的典型代表。至乾隆后期,内城突破禁令出现戏园,直到嘉庆四年才被再次禁止。因为内城“茶园”的存在,嘉庆后期偶尔出现“茶园”违禁演戏的现象。除了国服期以外,自嘉庆十二年起,“斋戒日”也被正式纳入“时段性禁戏”,并且禁限时间偶尔被延长。此外,京师地区还存在“纲常伦理性禁戏”,禁止演唱淫词、斗狠之戏,严禁夜戏、卖女座。道光以后,国势日微,因官商勾结、权力寻租,以及帝王对戏曲演出的默许态度,禁戏令逐渐松弛。总体而言,在“围”与“突”的争衡中,较之外省,京师地区禁限的效果仍旧最为直接、最为有效。
分类: 艺术学 >> 音乐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摘要:人工智能辅助生成技术通过用户所提供的提示词可迅速产出各类跨媒介产品,“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各类文艺生成形式层出不穷。在这其中,“文生音乐”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人工智能音乐生成技术使声音的文艺创作成为信号到信号间的自动化转换,过去具有动态经验性、空间沉浸性及强烈听觉感官特征的声音文艺作品变成一首首“无唱奏的音乐”;通过提示词写作、参数调整、微调迭代等操作,AI技术与软件用户共同完成可以模仿曲风、模拟人声甚至表达心情的“文生音”艺术创造;声音的生成、传播、聆听都以声音信息的高保真度、降低甚至清除噪音为追求,基于这些特性,人工智能时代虚拟梦幻的“听觉乌托邦”正在逐渐构建。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北宋五子”之一的思想家邵雍对中国历史的演变及其动因有着独特认识,其政治评判价值标准也呈现出完全契合理学的面相。邵雍对历史演进的解释,与他的宇宙观完全相符合。元、会、世、运是对线性时间的切割与分解,也是邵雍对历史时段的分析段落。他的政治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历史认知与历史哲学上。在对历史哲学的阐述过程中,在对古今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历史人物的评判过程中展现出来。在各个历史阶段,尽管均体现着儒家的文化与道德价值一“仁”“礼”“义”“智”,同时也反映出“道”“德”“功”“力”的实际效用。由此呈现出“皇”“帝”“王”“伯”四个层级。在邵雍构思的历史与政治世界里,善良意志扮演着绝对的主角,而善良意志能力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实践理性和道德感。离开善良意志,正义以及政治世界的全部价值便会烟消云散。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6-13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鲁迅早期文学活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留学日本时期和回国后的“沉默十年”。一般认为鲁迅早期文学活动是在其加入五四文学革命的准备阶段,这一观点大致成立,但忽略了鲁迅早期文学活动的重要性。其实,此时鲁迅已经开始其后一直延续的文学道路,即一面介绍外国文学,一面从事新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他早期的一些重要文章和文学活动完全可以视为后来发出“呐喊”的前奏,或者说就是其最初的“呐喊”。对此,应结合鲁迅与绍兴地域文化关系及其在京环境影响等重新审视。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1-11 合作期刊: 《江海学刊》
摘要:辽代“四六”脱胎于唐末五代幽、蓟诸州的幕府文书,其格法体制及传变节奏实与中原相仿佛。 史称自 耶律德光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殊不知五代之初耶律氏已“尽得燕中人士,教之文 法”。 而自割地之后,燕、蓟文人多能通过“举选”入辽为官,俊逸者至能入翰林,掌诰令,而其“四六”之作亦能 传承幽、蓟旧章质朴淳厚的风格。 辽圣宗时代,南北交流日渐频繁,辽境文人自觉取法北宋,尊重《文选》,倾慕 “杨刘”,其“四六”作品刻画细腻,偶对亲切,直可与中原文章相媲美。 兴、道两朝,辽“四六”撰述水平显著提 高,其时部分文人传承“燕许轨范”,以博学济文章,追求深醇雅健,另一部分则在“欧、苏”风神的激励下,积极 超越“准绳”限制,令“四六”制作呈现出自然淳质才气超逸的新境界。 要之,南北文章根脉相同,以传世篇章为 据,分析辽代“四六”兴衰嬗变的内在轨迹,无疑有着讨源及流、拾遗补阙的重要价值。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平台研究是探索和回应近20年来中国新媒介文艺平台化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制度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必然选择。将平台确立为继语言、媒介之后的外部研究和方法,可以发现作为新媒介文艺的基础设施,平台在多力合成框架下塑造了“不确定性平台文艺”。虽然可编程技术架构充分激活了文艺生产力,促使“不可能的创意阶层”兴起,但平台在多边市场的绝对主导权将生产力转化为平台资本主义掠夺剩余价值的增长点。更进一步,平台资本逻辑下的算法利维坦推动文艺生产从类型化、模板化到套路化层层异化,导致平台文艺作品以“算法化美学价值”为先。由此,激活与禁锢构成平台生产效能的辩证法,这提醒我们在反思新媒介文艺平台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中国精神”的平台文艺。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文献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灵棋经》是保留至今的早期拟易类卜书的代表性作品。敦煌本《灵棋经》的两个系统保存了《灵棋经》最早的原注与原序。这些内容在后世流传中经历了被整合、改造乃至最终消亡的演化过程。原注、原序的流传及消亡,在《灵棋经》文本的动态生成与定型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拟易类占卜典籍的注文与序言的发展演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