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族学 >> 中国少数民族史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气候条件是自然环境中影响人类社会的重要且活跃之因素,它能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良不一的影响。12世纪初期,东北地区的气候环境日趋恶化,白山黑水间的生女真不甘固于一隅,在受到恶劣气候环境持续侵袭之际迅速勃兴并荡辽戴宋,大大拓宽了女真的活动范围。有金一代,寒冷与干旱气候的交织选起成为擎肘金朝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气候环境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的合力推动下,金代女真人于太宗、海陵王、宣宗时期相继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南迁。金朝有着辽阔的统治疆域,且不同地区间的气候环境有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这为其政权的赛续及战略的南移提供了可供缓冲的时空场域。金朝组织或准许下的历次女真南迁浪潮不仅是为了绵延国祚或强化统治,同时也是女真主动应对气候环境变迁的调适措施与响应机制。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钱税,主要是指运输过程中对铜钱所征之税。在宋代商税则例中,未有钱税之名。但是,现实中却时时有之,尤其是南宋时期,税制大坏,滥征钱税之现象屡禁不止。征收的对象主要是商人,并波及农民、士大夫、举子。此外,在商人异地领取铜钱、纸币兑换铜钱、纸币“以旧换新”等过程中,政府公开收取费用,此亦为一种钱税。钱税的征收,不仅在两宋境内,还出现在铜钱流往境外之时,例如王安石变法期间铜钱入辽以及南宋商人与金人榷场交易等。钱税与钱禁,密切相关,有时是为禁而税。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北宋名臣赵拆的家世以及早年事迹,现存文献中的传记资料皆语焉不详,且有讹误。其实,依据赵拆文集的自述以及各种文献的散见记载,是可以勾勒出一个基本影像的。宋代的士大夫是在什么样的大背景和小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滴水聚成汪洋,一个士大夫的家世家学和成长经历,可以折射宋代士大夫政治参与者的具体样相。世代业儒,家非显贵,赵拆的个案,在宋代士大夫中更具有典型意义。因此,对北宋士大夫赵拆的家世及其早年事迹进行考述,相信对认识宋代政治生态的形成有所禅益。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宋代官方通信的设计速度,沿袭前代最快为日行 500 里。但始终未在现实中实现而习以为常,纵容 了以后标准的下降。通信速度宋初最快,特殊者日行约 450 里,正常者不过约 345 里。其他军事紧急情报日均多 在 200 余里和 100 余里,普通公文通常日均数十里,以后虽制度不断严格、复杂,但效率并没有提升,至北宋末 明显下降。 南宋长期处于战时状态,重要关头和重点热线,通信体系在官方强力建设下一度呈现应有的机敏,最 快速度日均约 318 里。但最高日行 350 里的设计速度明显低于北宋,以及计算出的最快速度南宋始终没有达到 北宋,整体上发生逆转,朝廷指令传到最远的广西需要半年乃至一年。作为官府的脉络系统ꎬ通信速度反映着朝 廷政令运转效率和国运。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7-18
摘要:宋代官方通讯的设计速度,沿袭前代最快为日行 500里。但始终未在现实中实现而习以为常,纵容了以后标准的下降ꎮ。通讯速度宋初最快,特殊者日行约 450 里。正常者不过约 345里,其他军事紧急情报日均多在200 余里和100余里,普通公文通常日均数十里。以后虽制度不断严格、复杂,但效率并没有提升,至北宋末明显下降。南宋长期处于战时状态,重要关头和重点热线,通讯体系在官方强力建设下一度呈现应有的机敏,最快速度日均约 318 里。但最高日行 350 里的设计速度明显低于北宋,以及计算出的最快速度南宋始终没有达到北宋,整体上发生逆转,朝廷指令传到最远的广西需要半年乃至一年。 作为官府的脉络系统,通讯速度反映着朝廷政令运转效率和国运。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社邑是唐五代宋初村民百姓自我维系的组织,是在实际运行当中的“制度”体系,从中可以观察乡村社会的基本面貌。其组织建构,大体仿照官僚体制而形成。乡里百姓结社相资,首要目标是维持自身及家人的生存,其次是求得感情慰籍。社邑之作用,就体现在乡民丧葬、生产、情感交流等日常生活行为中。社邑在数百年间长期维持,自身“黏性”极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中古乡村社会内部生存秩序维系机制。通过社邑的活动,在乡民生命轮回与日常轨迹之中,乡村社会秩序最终形成。从微观行为解读基层何以如此运转的机制,可借一角而窥国家运行的底层逻辑。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宋代是义观念实践的一个历史高潮。宋代之义具有崇高神圣的精神地位,受到上至皇帝、下及盗贼的追捧。宋代强调君臣以义立,皇帝以义结天下人心,以义对内理政、对外交好。士大夫之公义指正义、刚正的气概,是高尚情操,其小义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朋友的责任担当与无私帮助,个人之间也多称兄道弟以及结拜兄弟。武人之公义通常都是忠于朝廷,慷慨赴义,其私义多表现于结拜兄弟。民间之义除公益之义外,还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如互济互助、扶正驱邪,包括义居、复仇杀人,结义现象更为普遍,既有义兄弟,也有义父子,均受到法律的承认。义观念的强化和实践,体现着宋人的奉献精神、自律精神、契约精神。从开国皇帝赵匡胤传下来的以义治国策略,是宋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短陌是中国古代金属货币流通领域内的常见现象,尤以宋金最盛。可处在同时期的辽代却没有短陌的明确记载。从机制成因而言,辽代大致满足宋金局部钱荒与通货膨胀、多种货币差异、赋税货币化和百姓投机等基本条件,但官方层面却从未对短陌有明确规定。尽管在布帛为通货的交易体系中,辽代民间可能存在小规模短陌现象,但却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起步晚等特征。辽代短陌刚刚出现萌芽便随国家的灭亡而被扼杀。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19世纪受犹太文化危机和近代西方史学发展的影响,隐匿于历史长河的犹太史学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并成为近代西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犹太史学作为近代西方史学新出现的一个分支,经文化史、宗教史、民族史和社团民族史等几种不同史学范式的发展后,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它既反映了近代西方史学发展,同时又形成了一些与主流学界不同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近代犹太史学知识分子对犹太政治解放的诉求上,而犹太史学范式的演变又对德国犹太社会、德国学术以及后来犹太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6-05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统 治 阶 级 的 思 想 集 中 表 现 为 国 家 意 识 形 态。对于某一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的研究,是认识该时期政治思想 和 社 会 文 化 思 想 的 一 把 钥 匙。汉 代 在秦统一后第一个建立了稳定的帝制王朝统治,也相应地确立起以皇权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形态,其基本的思想要素是皇权神授、皇帝独尊、礼制秩序、民惟 邦 本、以 农 立 国,这 五 者 构 成 一 个 有 内 在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并通过全社会性的灌输落实,在思想和观念的层面构筑起一道巩固帝制社会秩序的铜墙铁壁。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本意是父母在世不离家远游,若要远游就必须有确定的去处。但在崇儒重孝的汉代,该言论并没有成为远游的观念羁绊。因为远游多为政治使命,而“孝”经汉代改造后,成为“忠”的起点,“忠”成为孝的终点,实现了“忠孝合一”,从而使家庭伦理上升为治国策略。汉代“以孝治天下”取得了成效,但也有弊端。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防止水患,兴修水利,以达到大量发展生产的目的”水利建设方针指导下,以荆江分洪工程为中心的治江工作迅速开展,减轻了荆江大堤防洪压力,为根治长江争取了宝贵时间。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后,国家重新审视长江流域治理问题,把根治长江提到工作日程,积极编制长江流域规划。1959年《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的编制完成,标志着以三峡工程为主体的防洪治本方略的初步形成,由此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根治长江的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