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摘要:“党的纪律”“党内法规”“党纪教育”等都是党的纪律建设中的重要理念,明确相关概念对推动党纪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延安时期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志,延安《解放日报》作为党报在传播党的纪律、开展党纪教育发挥了巨大的宣传、号召作用。通过对党纪教育的宣传,《解放日报》对党的法律法规、章程、规范、方针、政策等进行阐释,对党内同志遵守党纪、凝心聚力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产生鼓舞和指引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延安《解放日报》中党纪教育的宣传开展探索也对新时代党纪教育宣传产生借鉴意义和时代指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关于企业环境(E)、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的研究较多,大部分集中于E、S、G 三方面及ESG 整体指标表现的研究,并评估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文章使用中国长三角191 家上市企业2012-2017 年的数据,在借鉴国外ESG 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选取了环境表现(E)、社会责任表现(S)、公司治理表现(G)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综合为ESG 整体指标,通过面板回归分析,评估E、S、G 三方面及ESG 整体指标与基于会计和基于市场的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G 对基于会计的财务绩效具有显著影响,S 对基于会计和基于市场的财务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ESG 整体指标表现对基于会计的财务绩效影响系数的显著性p 值为0.095,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ESG 整体指标表现对基于市场的财务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我国ESG 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研究分析W县S乡探索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村庄三级自治形式,发现其政策实践的社会整合逻辑:三级自治组织重构了村庄组织结构与组织关系;农民讲习所通过政治符号展演与道德教育形塑了村民的价值体系;三级组织架构及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发展资源使村民形成发展共同体,实现了村庄利益整合。村庄空心化、组织职能冲突与整合限度是肘村庄三级自治效能的限制性因素。建议通过结构整合优化、价值整合多元化、利益整合灵活化提高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组织探索形式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3-06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研究分析W县S乡探索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村庄三级自治形式,发现其政策实践的社会整合逻辑:三级自治组织重构了村庄组织结构与组织关系;农民讲习所通过政治符号展演与道德教育形塑了村民的价值体系;三级组织架构及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发展资源使村民形成发展共同体,实现了村庄利益整合。村庄空心化、组织职能冲突与整合限度是肘村庄三级自治效能的限制性因素。建议通过结构整合优化、价值整合多元化、利益整合灵活化提高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组织探索形式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抓党建促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种可行路径。通过对贵州省M 县S村的案例考察发现,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成可能,原因在于21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变迁、基层治理模式转型以及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新要求。基层党建嵌入之所以能够优化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基层党建通过组织嵌入乡村治理夯实了治理基础,通过行动嵌入乡村治理优化了治理方式,通过职能嵌入乡村治理重塑了治理属性;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能够有为,重点在于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能够在组织结构、治理目标上实现耦合,并形成互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推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快速深化是我国当前应对外需疲软、实现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途径和重要内容,那么这种以出口品内涵提升为标志的行为是否会提升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呢?文章基于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在测度出2002-2014年省级区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实际资本回报率的基础上,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和优化方案。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会对资本回报率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抑制效应甚至超过了资本深化给资本回报率带来的负向影响,而中国制造业外力依赖型技术赶超引致型高成本和逆比较优势技术赶超引致型低出口价格是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诱因。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消费、出口和人力资本虽能推动省级区域资本回报率的提升,但其“单力”无法扭转出口技术复杂度攀升对资本回报率的抑制效应,而特定的“双重”组合拳则能有效缓解,甚至扭转抑制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文章给出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和资本回报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摘要:基于产业组织视角,探究了智能化促进产业创新升级的理论机理。研究认为,由人机交互驱动的智能化形态属于智能化的高级阶段,催生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包括数据挖掘加快联动创新步伐、要素重组激发融合创新潜能、数实共生促进动态创新突破、商业生态推动集成创新跃迁。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之下,产业创新升级表现为创新主体趋于聚核化与创客化、创新设计趋于高知化与高值化、创新协作趋于数字化与泛在化、创新体系趋于共生化与一体化。以上结论为推动产业有序发展以及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启发。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05
摘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深入打造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和数字经济理论,对产业智能化的技术逻辑、创新范式变革及其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产业智能化表现为一个包括自动化、迭代化和智能化的技术逻辑过程,其中智能化作为产业智能化的高阶形态,凸显了知识赋能效应和人类逻辑思维,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增强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产业智能化的技术浪潮之下,智能工具与人类智能的生产性融合,推动创新范式变革,更加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数实融合、精准化操作与产业体系效能,这些变化都有助于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活力。本文结论旨在揭示产业智能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以利于中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2-24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口再就业和继续劳动参与是老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数字鸿沟似乎成了老年人就业和劳动参与的新桎梏。因此,文章基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信息效应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深入探究数字鸿沟对老年人就业不平等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借以弥合老年数字鸿沟、释放老年人的就业活力。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会扩大老年人的就业不平等,包括就业机会不平等、就业层次不平等和就业收入不平等。而不同类型数字鸿沟,包括接入沟、使用沟和获取沟对老年人的就业不平等均有显著影响。与其他群体相比,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和男性老年人就业不平等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可以通过信息获取和就业技能改善两种方式影响老年人就业不平等。以上研究发现表明,数字鸿沟是影响老年人就业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弥合老年数字鸿沟、释放老年人的就业活力,需要加快建立数字包容性社会,大力推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城乡差异,并强化老年人的数字技术接入、使用和知识获取的宣传教育,推动数字技术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和普及,以助推数字技术成为老年人就业活力释放的催化剂。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医养结合的真正落地和可持续发展,是在多年试点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中需要优先解答的关键问题。文章对陕西省汉阴县鸿济医养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借鉴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理论,剖析了鸿济医养中心作为一家民营医院如何推动县域医养结合服务优质高效和可持续运行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汉阴县鸿济医养中心通过“从民办民营到公办民营”的成长路径,形成了以民营医院转型为驱动、服务延伸为抓手、从机构逐步走向居家社区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该模式破解了医养结合服务中存在的服务连续性、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变迁,把握时机、顺势而为,实现了医养结合从外部需求压力向内在发展动力的转变。与此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增强了该模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通过激活医疗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内生性动力、发挥民营医疗机构的作用、强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等措施,推进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健康、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不仅为县域层次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破解民营医院的发展困境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发布时间: 2024-05-22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际互动的一个复杂维度,国际政治、经济事务需要建立规范以应对网络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迁冲击。而学术探讨是形成行为规则的思想基础。目前的网络安全规范研究与实践,存在技术不断进步与理念仍然滞后的步速落差。为此,相关的规范研究,就要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把握网络空间的关键特征、超越西方与非西方的分野、建构基于互联网场景的思维并超越网络主权概念,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多元主体的规范倡议作用。由此,寻找一种基于现实技术与人文传统的网络安全伦理原则、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以便把有影响者束缚在规范、法律和特定价值观内。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在测算出生产性服务资源三类集聚程度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首次深入剖析集聚模式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从时间异质性和距离异质性视角刻画上述机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首先,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及其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有助于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提升,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农业的协同集聚则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产生负向冲击,这一负向冲击主要产生于2012年后;其次,虽然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力大于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但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正向作用的显著性上限为300公里,地理距离对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正向效应的制约力则不显著;最后,就业密集度、人力资本深化和生产率提升均有助于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提升,研发投入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力不显著,中国制造业资本回报率持续提升还有赖于劳动者技能提升和技术进步。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品牌的批判性戏仿,即消费者或其他品牌受众以一种幽默和戏谑的方式来模仿特定品牌的产品、名称、标识、活动、广告、风格或特征等,以表达对品牌的不同想法和不满,使原本严肃官方的品牌意义或者品牌形象被重新构建。首先,相比于批判品牌核心意义的本质型批判性戏仿,针对品牌周边意义所展开的形式型批判性戏仿拉近了观察者-品牌关系,而良性进犯评价起到了中介作用。其次,先前品牌关系距离调节了批判性戏仿对观察者-品牌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在先前品牌关系距离近的时候,形式型批判性戏仿对观察者-品牌关系的积极影响显著增强。此外,对于形式型批判性戏仿,品牌采用幽默示弱的回应策略效果最佳,而对于本质型批判性戏仿,品牌最好采用幽默的良性解释来回应。研究结论对于品牌快速识别批判性戏仿类型、应对批判性戏仿及其影响,以更好地维护和提升观察者-品牌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科学刻画逆比较优势进口高技术含量中间品对生产技术革新的影响效应能为制定科学进口国外中间品和提升生产技术革新速度方面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以剖析上述效应为目标的多维细致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制造型和服务型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逆比较优势指数对生产技术革新的影响效应呈现倒U型,进口约2.5倍于自身比较优势水平技术含量的中间品能最大化中间品进口的生产技术革新功能,这一结论在多层面检验中均稳健成立;其次,中国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逆比较优势指数处于倒U型顶点的左侧正效应区间。对于动态比较优势持续提升的中国而言,在处理好“卡脖子”风险的基础上,可适度提升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以更好地发挥中间品进口的生产技术革新功能;最后,倒·型效应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多维外部冲击均无法撼动倒U型效应。为此,倒U型效应可谓协调中间品进口和生产技术革新间关系的“铁律”。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科学识别工业机器人技术复杂度和价值链生产环节偏优指数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剖析高技术复杂度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环节攀升的作用机制,并检验高技术复杂度工业机器人的“断供”威胁应对效应。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高技术复杂度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环节攀升具有促进作用。高技术复杂度工业机器人不仅能推动制造业生产技术与工艺从后发跻身准前沿和前沿,还能提升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程度。(2)高技术复杂度工业机器人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的价格加成能力,还有助于提升高端要素资源汇聚能力,更能提升政府支持的概率,上述渠道也使高技术复杂度工业机器人对生产环节攀升表现出正效应。(3)高技术复杂度工业机器人不仅能降低样本国对美国中间品的依赖程度,还能降低其对美国和主要盟友中间品的依赖程度。为此,高技术复杂度工业机器人能有效降低美国及其主要盟国“断供”威胁的不利冲击。(4)全球价值链生产环节偏优指数过高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复杂度偏低共存窘境,使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深陷“量大技术弱”和对全球价值链生产环节攀升促进作用相对有限之痛,破解这一痛处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中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前沿性。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对辽宁省26家公办高校档案馆和74家县区级以上地方综合档案馆进行了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数据安全管理情况调查,从馆舍基础建设、安全工作机制、资金和人才投入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目前辽宁省整体档案安全管理现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为全省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数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基于我国的审计报告改革背景,分析并检验改革所驱动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型及其对财务信息质量(或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显著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对财务信息质量(或审计质量)的累积效应,即较多的关键审计事项对应于相对较低的财务信息质量(或审计质量)。这一累积效应对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类公司表现得相对明显,其支持审计师执行了更为规范的风险导向审计。研究还发现,公司盈利能力在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对财务信息质量(或审计质量)的累积效应中,兼具调节效应和完全中介效应。上述研究表明,审计报告改革驱动了审计职业界向风险导向审计的深度转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摘要:依据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运用O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通过促进农村家庭实现非农就业转移、优化金融资产配置和提高家庭风险抵御能力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数字金融素养对数字乡村发展程度高地区农村家庭、“长尾”农村家庭的经济韧性影响更大。鉴于此,需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数字金融知识常态化教育培训等,不断提高数字金融素养,推动农村家庭经济韧性进一步提升。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摘要:[目的/意义]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智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也引发了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的增加。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高度依赖于个人信息的利用。如何在个人信息的利用与保护之间实现利益平衡,已成为智慧图书馆在信息隐私多元规制和社会规范方面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以智慧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为切入点,综合运用人格权、财产权、控制权以及隐私权等理论框架,深入探讨了传统隐私、传统个人信息以及新型个人信息权益的演变、侵害、识别、选择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问题,旨在辨析智慧图书馆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结果/结论]个人信息权益的保障构成了智慧图书馆在数智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该机制能够实现个人利益、财产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有效均衡,对于增强信息流动、合理分配资源以及维护信息秩序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7-18
摘要:为了以电视节目为媒介,探究新媒体时代诗词文化的传承途径,本组从新媒体时代之诗词文本新变、电视传媒之美学分析、传播效应之社会影响和节目制作之采访调研四个角度开展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探索。文本新变领域,本组梳理了新媒体时代多种文本形式,其承载古典审美内核能力各有千秋,本组选择音乐剧填词予以改进;美学领域,本组通过历史文献考证诗乐舞结合的美学传统,且与电视技术的呈现方式结合,制作出服务于节目的h5背景;社会影响领域,本组制作调查问卷、从豆瓣网收集节目评分,分析了多档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采访调研领域,本组成员参与节目实习,并采访导演等从业人员,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宝贵经验。最终,本组将理论成果融合于策划的“诗词大会”节目,呈现出较好的实践效果,在寻找专业性与普及性结合的平衡点上更进一步,为新媒体时代的诗词文化传承提出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