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08
摘要:[目的/意义]中国特色知识管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和构建适合中国特色和需要的中国特色知识管理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之一。[方法/过程] 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了构建本土化知识管理体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构建了“一底两翼,一设计”的本土化知识管理体系框架。[结果/结论] 中国特色知识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体系。基于实践的现象是建构中国特色知识管理体系的基底,基本逻辑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建立动态权变的知识管理模式和本土化创新认知范式是构建中国特色知识管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策略;依托中国特色情景,融合百家之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国式元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知识管理体系的顶层战略。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入脑、入心,不能离开心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融入心理教育是可能的,因为价值观引导过程中出现了心理冲突,心理教育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明确的目标指引;同时也是必要的,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与心理教育存在着共同的理论基础,要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和融入心理教育的实施要明确教育的主体和目标,发挥特色智库的创造性作用,提升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教育并获得预期成效。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精准识别农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基于重庆市 2009-2018 年 37 个区县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 DEA 模型、Malmquist 指数和 Tobit 模型实证考察了其农业生产效率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静态的 DEA 模型显示其农业生产效率均值为 0.854,还存在边际拓展空间;动态的Malmquist 指数显示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 12.8%,现已形成“技术进步诱导,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局面,尤其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较高;财政支农、城镇化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通达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有负作用。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创新机制和推动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内法规学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关键机制,在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在党的自我革命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位。审计监督兼具显性的经济监督功能与隐性的政治监督功能,使其深度融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践进程。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权力监督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及规制理论,分别为阐释审计监督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内在的理论逻辑支撑。为确保审计监督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独特效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不仅为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筑牢理论根基,更为实践操作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引,助力党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持续深化、稳步前行。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 2025-01-22 合作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能源部署对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储能技术是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力消纳体系建设的关键措施。以中国省级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时级容量因子刻画可再生能源的区域异质性,链接省级电力系统扩容模型和区域经济调度模型,揭示多元化储能技术在资源禀赋差异下如何影响新能源电力消纳及电力系统碳排放。 结果表明:在跨省输电支持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显著刺激了高资源禀赋地区的新能源和储能装机,从而促进新能源电力的空间流动和均衡分配;储能技术能够提升新能源消纳并减少碳排放,相比低资源禀赋地区,储能在高资源禀赋地区的作用更加明显;受技术成本影响,多元化储能技术路线演进趋势不同,中期 2030 年以抽水蓄能技术为主导,远期 2050 年以全钒液流等电池储能为主导。 综上,在进行储能技术部署时应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及技术发展的差异,兼顾储能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成本。
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是我军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淀形成的“精神富矿”,是我军克敌制胜的密码。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恢复和弘扬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很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要学习研究党史军史,尤其是要深入学习研究我军政治工作史。要深刻领悟深入学习研究我军政治工作史的政治意蕴和时代价值,牢牢把握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深刻汲取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理解掌握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更要融入新时代强军实践,不断发扬光大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既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8~2020年中国817个县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乡村建设对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既能促进提升农村居民相对收入,也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推进了西部地区共同富裕进程。分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积极效应在县级市中要大于非县级市。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发现,乡村经济数字化以及乡村生活数字化对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乡村建设驱动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渠道,意味着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收敛城乡收入差距。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乡村治理数字化门槛,跨越门槛值后,数字乡村建设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由此,在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在西部地区纵深发展的同时,应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差异,搭建区域共建协作机制,兼顾其均衡发展,建立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共同富裕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数字乡村治理能力,以良性数字乡村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共同富裕,实现城乡共享共同富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