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是破解老年教育发展困境的关键路径。从主体价值层面看,需深人挖掘家庭在老年教育中的角色与功能,学校(涵盖各类老年教育机构)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方式;从现实挑战层面需系统分析家庭教育的现状,学校教育的局限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等方面;从实践路径层面需通过构建多元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及强化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源配置,助力老年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单元组成部分,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板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高地。基于黄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区域协调为目标打造能够实现双循环的产业链是黄河流域高质量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第一,刚性的生态环境约束决定了黄河流域难以形成经济带,有选择的打造产业链是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占优选择;第二,在黄河流域内,以合理分工为原则构建农业产业链和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构建旅游产业链均能达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目的;第三,跨域参与制造业和金融业链条是黄河流域参与以“一带一路”市场为主导的外循环和全面融入内循环的抓手;第四,黄河中上游省份全面融入双循环需要政府助力夯实软硬件设施基础。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8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使其区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对正处于产业链重构博弈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立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CEP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及东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现实,以构建内外互促的双循环产业链为导向优化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与RCEP伙伴国深化合作的原则。鉴于东盟2011年提出RCEP倡议,选用2010一2020年的发展数据探索基于RCEP我国优化双循环产业链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第一,区域经济活力、国别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和贸易商品价值结构等显示,RCEP能够助推我国双循环产业链优化;第二,以差异化的链式思维,借助RCEP红利可优化双循环产业链,即允许过剩产能和库存构建内外畅通且互补的能源资源产业供应链,参与国际农产品产业链弥补国内高端农产品供求链,以打造区域绝对优势为目的共建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第三,积极发挥产业园区优势提升机电产业链价值水平,发挥RCEP成员在集成电路产业的环节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第四,将省份作为构建双循环产业链的区域单元、科学看待部分产业的过剩产能和库存、以危机并存的视角处理与RCEP伙伴国的经济关系、顶层设计上全面重视产业合作分工等,是我国构建高质量双循环产业链的保障。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史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理清古代教育强社会的逻辑有助于当前教育强国理论逻辑的建立。古代教育选择社会化路径适合封闭固化内缩的社会,与现代开放、创新社会不匹配。新时代要提倡发展天性回归理性的现代教育。发展天性可达成扩大版社会化,是现代社会创新开放的来源,可给学生带来终身幸福生活,不会带来自私自利泛滥;发展天性本身就是理性体现,教育要回归理性,发展天性与回归理性相辅相成,二者能从根本尚处理好建设教育强国的五对重大关系。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2-31
摘要:当代世界由于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社会规范性的范式,从而发展出多元价值的社会秩序理念。如何构建一种能够化解统一规范的正义秩序与多元的文化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的全球规范秩序的正义规范基础,成为了当代政治哲学家聚焦的热点。面对这一难题,弗斯特的“证成权利”历练可谓是新的理论尝试。本文试图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客观性三方面论证弗斯特的理论逻辑。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我们必须依靠具有理性主体的“证成权利,”通过语境性的普遍主义的实际对话,从而实现主体间相互尊重、相互证成的平等话语权利,在主体对他者负有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话语权利中形成正义社会的道德规范基础,实现全世界人民的自由与解放。
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06 合作期刊: 《成人教育》
摘要:教育数字化战略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构建“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的智慧学习空间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然而,智慧学习空间仍存在“个性化支持不足、学习资源整合有限、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目前,以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潜力,有助于赋能智慧学习空间的应用效果和学习体验提升。研究AIGC 视域下的终身教育智慧学习空间,在深入剖析其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和三元交互理论,聚焦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多元化协同共建共享,从构建高度沉浸感的学习空间、建设真实可靠的学习空间、打造高社会存在感的学习空间三个层面提出推进路径,以期为终身教育智慧学习空间的接续建设与实践落地提供借鉴。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粮食供应链韧性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以粮食主体功能区的确立时间为研究起点,以 2003—2022年为研究期,有机结合熵值法与泰尔指数法,对我国 30个省(区、市)的粮食供应链韧性进行测度。由于政府支农政策的持续保障,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水平持续提高,但增速趋缓,区域差异出现且不断扩大。从供应链环节看,流通环节是粮食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支柱,在国家对口粮自给率的高度关注下,以稳定粮食供需为主的仓储环节权重正在不断提升,科技支农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但是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源仍然以传统生产要素为主。鉴于此,提出的推进粮食生产布局优化、健全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匹配性、构建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粮食功能区的区际合作等举措,是不断提高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水平的占优选择。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海洋产业具有区别于陆域产业的显著特征,现代海洋产业集聚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还可以带动陆地相关产业链发展与壮大。我国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初具规模,在政策供给、资源禀赋利用、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受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公共服务水平等制约,我国海洋产业集群尚存在一些问题,如路径依赖显著,产业链条高端化水平较低;陆海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联动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海洋产业同质化布局问题突出,产业集聚水平较低;集群内主体关联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园区创新生态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借鉴国内外海洋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经验,新时代我国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可有“六大转变”路径,以推动海洋产业集群的创新化、集成化和集约化发展。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作为自上而下的政治监督方式,巡视、巡察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差异区别,坚持二者联动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巡察在找准政治偏差、推进基层政治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不足。有效联动的缺乏,影响了其在基层政治生态治理中应有作用的发挥。新时代深化巡视巡察联动推进基层政治生态治理,要从更新观念理念、完善制度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进融会贯通、强化成果运用等方面着力,以联动效能来实现和保障基层政治生态治理持久风清气正。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背景下,精神贫困治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根据陕西省周至县807户脱贫户的调研数据,对精神贫困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了收入渴望、非农就业和脱贫户收入的理论框架,实证分析收入渴望对脱贫户收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收入渴望对脱贫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其他类型收入之和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2)收入渴望有利于提升以家庭劳动力投入为标准的非农就业水平,并间接影响家庭工资收入。(3)在中介机制中,由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脱贫户家庭人口结构特征对非农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影响较户主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应激发目标人群收入渴望、创造劳动力升级环境、继续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力度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