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社会学评论》
摘要:官吏分途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不仅影响官与吏在行政领域的分工,还影响二者在社会和道德领域的分 层。社会学现有的功能论框架,并不足以解释官吏分途的独特性。本文从儒家“重道轻器”的基本观点出发,理解传统社会对吏的政治性、道德性排斥,解释官吏日趋分途的原因。然而,认同“君子不器”的士大夫在日常行政工作中又必须高度依赖掌握专业技能、熟悉地方情况的吏,这种话语与实践的分离反映了儒家思想与理性行政间的张力。基于此,本文提出 “官僚制度儒家化”命题,强调儒家思想塑造了一套独特的官僚组织模式, 在理念导向、行政原则、治理机制方面与理性官僚制形成关键差别。“官僚制度儒家化”为重新理解中国传统官僚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双重政策驱动力之下,农村养老产业的智慧化升级势在必行。基于对“数字乡村科技-农村养老产业”的考辨,本次研究甄选皖西南偏远山区Y县作为空间劣势下存在“急难盼愁”型养老需求的典型案例,旨在从学理层面率先厘清在重塑传统养老范式的过程中“数智性工具”(生产资料)—“复合型人才”(劳动者)—“新质态产能”(劳动对象)之间的互构关系,以及三者优化组合基础上所增殖出的“智慧效能”,进而尝试创建由“互联网+物联网+人才池”架构而成的“互联网化+数智化+专业化”三效一体型农村养老产业智慧化体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6-27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为初心、不懈探索推进的新式现代化,其形成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主要体现在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一切实践之中,不仅积淀了理论指导力、执政党领导力、价值导向力、激励鼓舞力的丰富内容,还凝聚了传承性、实践性、人民性、世界性的鲜明特质。步入新时代新征程,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之路,还需要以生动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坚强有力的执政党,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世界文明新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夯实坚韧信力、滋养生机活力、赓续奋进伟力、铸 凝时代新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族源书写是胡族融入汉族社会、淡化自身种族身份的汉化手段之一,表现为胡族通过改易姓氏、嫁接世系、攀附汉人祖先和郡望,以“源出于汉”的族源书写形成族源认同。北朝隋唐时期侯莫陈氏家族在反复改易姓氏的过程中与刘姓产生密切联系,利用刘姓的祖先资源建构了源出于刘、避难入边的历史。透过侯莫陈氏墓志的族源记载,可以历史性“复原”侯莫陈氏攀附汉人族源的过程。族源书写的内容呈现出愈是晚出、愈加精密的特征,这一知识整合过程反映出侯莫陈氏家族对于汉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认同感不断增强的发展脉络。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发布时间: 2024-04-12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现代化离不开治理,治理也离不开现代化,现代化治理与治理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特征决定了其治理主要体现为大国治理、文明治理、公平治理、环境治理、发展治理。世界现代化总体趋势决定了其治理是顺应和维护市场化、民主化、城市化、绿色化、法制化、全球化的合作共治。治理视角下的国家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表现为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互动关系。中国在治理主体、领域、制度和利益上应保持与世界良性互动,统筹兼顾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自身发展和共同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各国现代化携手共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资本账户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在经济下滑时期被寄予厚望,而其蕴含的风险决定了开放必须审慎而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问题是“大安排”与“小安排”问题,前者指其与汇率自由化、利率市场化的协调,后者为各子账户开放的时间安排与空间安排。整于现有学术研究尚无法全面指导两个进程的推进,合理可行的方案是先凝聚现有研究的共识,再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阶段,将“顶层设计”的学术研究与“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推进有机结合,以保障资本账户开放的总体科学性与现实可行性。文章进一步论证:在实践方面,应贯彻协调推进原则、渐进试错原则、相机“层级推进”原则、阶段性回缩调整原则:在学术方面,基于机器学习的非线性组合门槛模型与基于大国开放DSGE模型的制度演进模拟应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分类: 法学 >> 刑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第三十四条第二、三项首次将“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感情”的保护问题置入法律框架之中。为厘清内容增设的修法逻辑,保障公民自由权行使的合理空间,应当从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入法之立场、规范与制度衔接三个维度出发,全面检视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感情的立法保护问题。立场层面,应肯定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感情的立法保护立场及《草案》第三十四条的立法保护宗旨;规范层面,应限缩解释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明确行政处罚门槛,实现规范保护目的的价值回归;制度衔接层面,应当理性认识《草案》第三十四条第二、三项规定内容与《刑法》相关条款间的承接关系,注意前置性治安罚与保障性刑罚间的位阶层次,实现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间的有序衔接。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22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超额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已有定义尚不够明确,学界对其来源也一直未能达成共识。本文在梳理和澄清马克思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说明了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并不依赖于劳动复杂程度的变化,论证了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和价值转移无关,并基于上述观点重构了马克思的超额剩余价值理论。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通过变革生产方式节约个别劳动时间所获得的超过一般水平的剩余价值,其比较的基准为在社会正常剩余价值率下先进企业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一般地,超额剩余价值在量上等于出售价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可以分解为出售价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和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两部分,前者来自其他部门的价值转移,而后者则源于本企业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如果个别企业的技术变革并未改变商品的社会价值,那么超额剩余价值等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全部属于价值创造。如果个别企业在商品的社会价值已经下降的情况下凭借对新技术的垄断妨碍价格调整,那么由出售价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所构成的超额剩余价值来自于价值转移。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摘要:基于中国风投市场2004-2018年的投资事件数据和2004-2021年的退出数据,构建风险投资机构成对的数据集,研究风险投资二元关系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其对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风投机构间的匹配度、网络位置、历史联合投资行为对其二元关系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而风投机构的间接合作伙伴会对此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风投机构匹配度越高、网络位置越中心、历史联合投资行为越多,其退出的可能性越小。研究结论对风险投资机构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融入雅教育办学实践,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校本运行路径。一是正确把握好国家政策要求与学校办学理念之间的关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新时代教育三问;二是正确处理好党组织领导和校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与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三是正确处理党管干部和带好队伍之间的关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中层干部培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国家是全球海洋治理重要行为主体,价值观念、权力结构和制度安排是国家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价值-权力-制度”互动分析框架,并基于价值、权力、制度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认为在价值维度上,国家因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等要素决定其参与观念;在权力维度上,取决于硬权力和软权力的结构分布;在制度维度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各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法则,以其为核心的国际海洋制度体系是国内法国际化、国际法内部化的演进结果。海洋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推动全球海洋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9
摘要:内容提要:如何有效平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关键议题。聚焦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集体行动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强村公司所展现的“竞争与共享”特性,构建“竞合共赢”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强村公司通过组织化运作、市场化运营和均衡化运行来达成集体行动,遵循集体联营、合股联营与公益联营的三重逻辑,以“做大蛋糕”;同时,通过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机制,实现“分好蛋糕”,形成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抱团发展”模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强村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集体行动,关键在于其“竞合共赢”策略有效平衡了公平与效率,并与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专业人才的赋能以及区域品牌的建设等边界条件紧密相关。尽管强村公司引领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尚处于探索初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其在效率与公平兼顾方面的实践,对于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分类: 地理学 >> 综合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运用多种复杂网络方法,从长时序尺度刻画了全球锂资源贸易网络时空演化,剖析了全球锂资源贸易网络拓扑结构,揭示了全球锂资源贸易网络韧性。研究发现:①全球锂资源贸易规模总体上呈现出先平稳发展、后快速增长态势,碳酸锂贸易规模明显高于氢氧化锂。②全球锂资源贸易网络规模和密度持续提升,逐步形成少数核心国主导、等级特征清晰、空间不均衡态势明显的贸易格局。③智利和阿根廷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锂资源出口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长期占据核心地位。④全球锂资源贸易网络骨干结构不断丰富与拓展,呈现出以少数国家为核心节点、连通区域贸易集团的发展态势。⑤全球锂资源贸易网络韧性呈下降趋势,少数国家和贸易联系对锂资源贸易网络结构连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遭受冲击后锂资源贸易网络存在崩溃的危机。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锂资源贸易合作、保障锂资源供应安全的政策建议。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6-21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借鉴复杂网络理论内涵,综合运用多种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测度贸易网络韧性的分析框架,从节点韧性和结构韧性2个维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贸易网络韧性开展综合测度,探讨其演变过程、发展特征和趋向。研究发现: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联系日趋紧密,贸易网络密度不断提升,不均衡态势逐渐显现,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呈现由松散向紧密发展、由多极向单极演变的趋势;②“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贸易网络节点韧性具有明显异质性,并处于动态演化中,逐渐形成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国家为强韧核心的贸易格局;③综合考虑连通性、抗毁性、恢复性和稳健性4个维度,随着时间演化,“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贸易网络结构韧性有所提升,网络结构异质性不断增强。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提升贸易网络连通性和稳健性,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贸易畅通走向更高水平和更宽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