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摘要:党性和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自1942年4月《解放日报》改版的80年来以来,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新闻事业原则成为了我们党在长期新闻实践中所形成的光荣传统。《解放日报》的改版,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将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付诸于新闻宣传工作中,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进程。本文基于《解放日报》改版前后进行考察,对其中“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新闻事业原则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初探索予以词语源流、思想源流、改版新闻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辨析,最终总结《解放日报》改版给现如今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带来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红旗文稿》
摘要: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人民性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论述的根基、底色、坐标和鲜明特征。习近平的人民文艺观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根本动力是人民需要文艺,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基本途径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要方式是审美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党的创新理论探索实践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人民性立场一以贯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正底色。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审计工作的人民性特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立场为理论基础,阐释审计工作人民性特质的底层逻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解析确保审计工作人民性特质的机制保障。最后,从实践角度构建了通过推进社保审计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践行审计工作人民性特质的作用路径。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法制与社会发展》
摘要:数据是数字时代重要的财富类型。通常认为,只有界权清晰的数据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在当前关于数据权属的理论与实践中,企业是最活跃的主体,企业间关于数据权属的争议丰富了数据流通性理论;同时,政府占有最大量的数据。其实,人民才是海量数据的所有者。现有 理论要么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要么从保护个人数据权利的角度论证个人数据权利,但前者只能针对国家或类似公共权力主体,后者则受困于个人技术和能力上的不足而难以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理解数据权属,需要从理论上重塑数据的人民性。从制度层面来说,需要为人民掌握数据提供制度依据和技术可能。从个人的数据权利到数据的人民性,既暗含着从个人主义进路到社会主义进路的转变,也是在教义法学和社科法学之外,以政法研究进路研究数字法学的一种尝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监督形式,具有法定性、特定性、独立性、综合性、专业性等特征,被视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一直发挥看重要作用一一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提升财政资金收益、助力资本保值增值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审计工作的人民性注入了原始基因;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创作中的引领作用。“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也应始终贯穿和体现“人民性”的本质要求。本文将从新时代文艺创作者、文艺作品以及文艺批评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十八大以来的优秀美术作品为佐证,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人民性,进而探析新时代文艺创作实现人民性的实践方式以及实践路径。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发布时间: 2024-07-09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当代中国电影导演谱系中,谢晋无疑占据着一个极为关键的位置。 长期以来,学界对谢晋电影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文本批评” 与“美学阐释” 的研究框架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鲜有对谢晋导演社会活动的关注。 研究聚焦谢晋在20 世纪80 年代的一系列社会性活动,考察其与80 年代普通电影观众、业余影评员以及群众影评组织间的交流和互动,发现了谢晋“交互式创作”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聚焦谢晋社会活动家的身份,讨论其与群众影评浪潮的互渗,并在双方的交互进程中,推动了群众影评文化在20 世纪80 年代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群众影评通过对话、商榷等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参与对谢晋电影的评论,而且以“ 历史微声” 的特点,介入到80 年代“谢晋模式”的讨论谱系,建构出区别于电影知识分子的话语场域。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对群众影评的考察,发现“谢晋电影” 的意义生产并非局限于“电影文本”,更多则呈现在银幕之外的社会文化范畴中,并成为透视文艺“人民性”的典型艺术实践。 基于此,经由谢晋与群众影评的情感交互,我们试图开辟一条再次审视“ 谢晋电影” 的民间通道,以期丰富、拓展目前学界对谢晋电影研究的疆界。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8-12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从制度变迁角度看,新中国75年来的城市治理制度变革受制于国家意志、资本推动和公民选择等因素,呈现初创、发展和优化三个阶段性特征,并沿着渐进演变的路线趋向善治。内在地看,新中国75年来城市治理制度的创设逻辑存在政治性主导、经济性诱导、技术性误导等路径依赖。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治理制度的优化升级,但也构成了倒逼城市治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力。作为城市治理制度发展的趋势之一,人文城市强调城市治理中政治参与、经济追求、社会治理等面向的公民权利在场,并以城市治理的人民性回归为行动指向。人文城市治理制度的创设,需要回溯以往城市治理的制度遗产,反思现阶段城市治理的制度困惑,着眼未来城市治理人民权利的制度修复,从而找回城市治理制度的人民性。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5-21 合作期刊: 《山西档案》
摘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档案观是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为此,要从价值、机理与实践三维角度着手,分析档案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档案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底层逻辑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档案工作实践的根本需要。坚持档案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应做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叶毓山先生(1935-2017年)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他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借鉴西方现代雕塑技法,倡导融汇中西、兼收并蓄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纪念碑雕塑民族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与宝贵财富。文章分析叶毓山纪念碑雕塑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民族意蕴的表达方式,从民族性与人民性两个方面深度剖析其纪念碑雕塑的创作思想和价值追求,并进一步探讨其创作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为当前中国纪念碑雕塑的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实践经验。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叶毓山先生(1935—2017年)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他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借鉴西方现代雕塑技法,倡导融汇中西、兼收并蓄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纪念碑雕塑民族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与宝贵财富。文章分析叶毓山纪念碑雕塑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民族意蕴的表达方式,从民族性与人民性两个方面深度剖析其纪念碑雕塑的创作思想和价值追求,并进一步探讨其创作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为当前中国纪念碑雕塑的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实践经验。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街头诗运动成绩突出,街头诗作为媒介算不上性能优良却仍风行一时,原因正在于其战斗性、诗性与人民性的特质。“破壁人”的存在使街头诗在易于湮灭的同时获得战斗性内容与媒介意义,“造壁人”的书写、张贴行为被视作战斗的一环,成为街头诗最具说服力的信源佐证。街头诗的“悬置”诗性使自身呈现多种样态的同时,也赋予其承担不同宣传任务和因时而变的可能。借助以墙壁为主体的媒介符号矩阵,街头诗最终得以通过多种转喻机制作用到为人民赋权的革命进程中。政治性、战斗性、诗性最终统归于人民大众,人民性成为作为媒介的街头诗的终极价值指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休闲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命状态,与劳动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类的基本生 存样态。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构建美好劳动生活与美好休闲生活成为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关 键。深入解读并挖掘马克思休闲思想,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劳动与休闲的关系、探索解决劳动与休 闲面临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休闲思想坚持以人民性立场为逻辑内核,以追求正义、和谐、审美、幸 福为价值目标,在实践中注重引领休闲主体树立科学的劳动休闲观、正确的生态消费理念以及共 建的生态休闲责任意识。为此,应完善休闲供给三方协同联动的机制,通过高质量的休闲供给、有 效的休闲教育、刚性的休闲制度约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休闲观,在休闲实践中实现对人自 身生命意义的观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19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高屋建瓴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人民性和整体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方向和价值引领、给予充足动力与保障、奠定坚实前提及基础,是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进入新时代,我们高度重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抉择,通过顶层设计擘画国家发展蓝图和宏伟目标。因此,应当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核心地位,切实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其在助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教育是强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关键,建设教育强国是推进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强国建设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具有人民性、现代化、融合性、包容性的关键特征,彰显着中国教育自信、中国教育特色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基于上述特征,教育强国建设又演变出以人的现代化理论为起点、以创造性破坏理论为中介、以高质量发展为终点的理论逻辑体系.遵循强国体系的理论逻辑、破除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束缚,教育强国建设应把握立德树人的使命以打造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深化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创新,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构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组织生态.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摘要: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文将通过梳理分析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2012年至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内容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结合分析,力求通过文本分析法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做进一步学理阐释。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04
摘要:教育乃民生之重器,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之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篇,其蕴含的人民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的继承与发展,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建设为实践基础。具体来看,它在价值取向、实践动力以及衡量指标三个向度上发展了以人民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唯物史观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建构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从“ 群众史观”出发, 中国依靠人民伟力成功建设起人民主体的现代化国家; 从“人的需要”出发, 中国在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中开创了现代化的崭新形态; 从“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出发,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方向;从“共同体”的现实样态出发, 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贯穿着鲜明的人民本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实现了人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相辅相成、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