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的驱动下,智慧博物馆的构建已成为文博机构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核心战略。本研究以国家博物馆综合运行平台为实证对象,系统解构其技术融合路径与创新实践模式。通过阐述平台建设的目标、架构、关键技术应用及其在运行态势感知、数据集成分析、场景可视化管理等领域的创新点,探究支撑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理论根基,分析面临的数据安全、技术与文化传承平衡等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国家博物馆综合运行平台为智慧博物馆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动了博物馆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邯郸学院学报》
摘要:通过研究考古博物馆的发展及现状,阐述考古博物馆在保护文化遗产、推动学术交流、满足公众需求和助力地方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总结考古博物馆的特点与优势,并从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教育宣传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提出展望,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独特作用,推动博物馆事业朝着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方向迈进。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以四川大学美术馆的“博物馆艺术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博物馆艺术项目”中“互文”的内在根源、意义生成过程、“无意识”互文以及“互文”的批评性实践四个部分探讨互文视域下的当代艺术创作。艺术家基于文物的当代艺术创作构建了艺术家创作主体的意识与无意识、文物文本、艺术文本、观者、博物馆语境以及其他文本的广阔的互文空间,促使艺术维度与传统文化维度产生重叠,在文物意义、艺术与文化、博物馆机制等问题的试探性艺术实践中生发效应、生发意义。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11-23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将辽宁省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同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天津市文物公司、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等机构收藏的敦煌文献进行缀合研究后,进一步表明辽宁省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为当代敦煌学研究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本次缀合对于补充《敦煌道藏》以及解决文献的时代、定名、出土地等相关问题,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博物馆的空间当中,知识、逻辑和展示之间存在着互为共构的关系,本文将从福楼拜的经典文本出发,去探索这一关系,阐释空间在这一关系形塑下的变化。此外,本文将着重探讨19世纪末期,知识方式转变下博物馆空间中逻辑的转型,以及这种转型所带来的展示方面的变革,并简要分析这一系列转变背后作为政治话语空间的博物馆。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1-15 合作期刊: 《文化产业导刊》
摘要: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乡村生产、生活积淀下来的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近年来,由于城市吸虹效应影响,大量乡村人才单向流出,乡村文明一度出现凋敝迹象。社区博物馆则成为了留住乡愁、提升社区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是真正展示乡村文化、活跃民间交流、树立文化自信的平台。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推进社区博物馆建设,对于关注农村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起到了重要作用。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博物馆的空间当中,知识、逻辑和展示之间存在着互为共构的关系,本文将从福楼拜的经典文本出发,去探索这一关系,阐释空间在这一关系形塑下的变化。此外,本文将着重探讨19世纪末期,知识方式转变下博物馆空间中逻辑的转型,以及这种转型所带来的展示方面的变革,并简要分析这一系列转变背后作为政治话语空间的博物馆。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文化传播的媒介语境迭代,地域之间人口流动加剧,以蚁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白领等为代表的我国城市新移民群体,业已成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亟需投射人文关注的人口集群。本文以博物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为交叉研究视野,从实践视角切入分析研究生态博物馆作为坚守、保护、展现集体记忆的文化空间,在构建城市新移民群体文化认同中所呈现出的理论模型及其现实路径。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0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二元对立的意识、 “宏大叙事”等理论坍塌之后的批判话语。在对传统美学叙事模式以及欧洲中心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作者前后参与的两个展览为例,探讨了在当下多元化的语境中,博物馆展览体系的革新之路。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6
摘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新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基本思路。面对新的形式,酒文化博物馆呈现出文旅融合不充分,资源潜力待挖掘;文旅理念缺认知,产品创新不足;文创产品价值感知弱,消费潜力未挖掘;业态融合单一,文旅价值体系需完善;营销手段需更新,提升传播效能等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文旅融合内涵、研究酒文化博物馆的功能特点,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酒文化博物馆应从资源、理念、业态、服务、营销等方面进行融合,提升传播效能、创新发展路径。
分类: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发布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文化传播的媒介语境迭代,地域之间人口流动加剧,以蚁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白领等为代表的我国城市新移民群体,业已成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亟需投射人文关注的人口集群。本文以博物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为交叉研究视野,从实践视角切入分析研究生态博物馆作为坚守、保护、展现集体记忆的文化空间,在构建城市新移民群体文化认同中所呈现出的理论模型及其现实路径。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档案作为承载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的载体,已逐渐成为国内美术博物馆开展学术研究、进行展览策划、建构机构记忆和传承文化使命的关注焦点,而与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和利用机制也应随之建立。基于此现实需求,《建构记忆的岛屿群:美术博物馆档案的管理、研究与拓展》一书以跨学科研究视角,聚焦档案在美术博物馆中所处的具体场景及其所扮演的多维角色,辅助以大量国际案例,归纳出了美术博物馆档案管理的专业性方法和档案价值的拓展模式,这对我国美术博物馆档案工作发展和美术博物馆档案专业建设大有裨益。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并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气候行动”纳入其中。博物馆通过举办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展览及教育活动支持气候行动、促进积极变化,但如何让这类科普主题展览与公众产生思想与行动的联结、有效传递社会责任是一个难题。皮博迪·埃塞克斯(Peabody Essex)博物馆展览“气候行动:激发改变(Climate Action:Inspiring Change)”以可视化和多感官的展项传递气候变化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相关知识,以大量互动体验为特色强化参观者对问题的认知;并在展览中融入大量社区参与的内容,鼓励参观者以实际行动投身气候行动倡议。文章以该展览为研究个案,通过对展览内容与形式设计的介绍与分析,归纳博物馆通过展览体现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为气候行动等相关主题展览提供可资借鉴的策展思路。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理解现代主义艺术,我们有必要谈下它的艺术语言变迁和重要展览。在现代主义的早些展览中,艺术家、批评家都曾担任过策展人,他们致力于如何推动某种艺术风格或流派,体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精神需求。在策划的系列展览中,他们无疑引领了当下艺术潮流,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立也为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与收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优秀的展览必须有鲜明的学术主题,具有问题意识,而判断展览的好坏,除了参观量以外,还需要看展览是否提出了问题,或者是否解决了问题。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 2023 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并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气候行动”纳入其中。博物馆通过举办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展览及教育活动支持气候行动、促进积极变化,但如何让这类科普主题展览与公众产生思想与行动的联结、有效传递社会责任是一个难题。皮博迪·埃塞克斯(Peabody Essex)博物馆展览“气候行动:激发改变(Climate Action: Inspiring Change)”以可视化和多感官的展项传递气候变化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相关知识,以大量互动体验为特色强化参观者对问题的认知;并在展览中融入大量社区参与的内容,鼓励参观者以实际行动投身气候行动倡议。文章以该展览为研究个案,通过对展览内容与形式设计的介绍与分析,归纳博物馆通过展览体现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为气候行动等相关主题展览提供可资借鉴的策展思路。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8-08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本文以戴安娜·弗里兰1972年至1986年间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任职特别顾问时期为博物馆时尚带来的全新策展模式为研究文本,分析以弗里兰为代表的时尚策展人的兴起与策展模式的转变,及其背后所涉及的博物馆与企业赞助之间的问题。
分类: 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以在幼儿园中创生建设园本博物馆、班本小微博物馆为抓手,通过构建园本博物课程,充分挖掘课程的价值,引导幼儿的“沉浸式”场馆学习,促进幼儿的持续学习、多领域学习,助推幼儿的主体发展。以馆校合作的方式,通过幼儿园与社会场馆的深度链接,促进育人目标的进一步达成。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数字技术极速迭代的当下,当代艺术的发生为艺术博物馆的收藏与保护工作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传统博物馆学中基于“实物(原作)”的收藏和保存模式,与基于时间性、动态性、互动性、可变性的当代艺术表达并不匹配,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学界针对“元数据”和“数据载体”而延伸的收藏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路径,后者以博物馆保存当代性和文化记忆为视角,延伸出一套以数据标准化和非实物保存为策略的博物馆收藏模式,为当代艺术的迁移、模拟和重新阐释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讨论。
分类: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2-31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中国外销画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国画家特别创作的商品画,旨在出口到欧洲和北美市场并迎合西方消费者的审美品味。这些作品融合了中国和欧洲绘画技巧,详细描绘了清朝晚期的传统习俗、职业、制造业和贸易、船舶、植物和动物等主题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介绍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和英国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VA)合作的中国外销画研究项目,并引入了针对中国外销艺术所建立的数字人文研究模型。首先,研究通过量化方法识别相似画作主题和不同画家身份;其次,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将2350幅外销画图像按主题分类;而后对其进行图像志标引和深入分析,以挖掘中国画家在18至19世纪创作外销画时的内容主题分布和演变。研究结果发现了VA馆藏外销画在1840年前后的主题差异,为中国外销画和全球艺术史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还为今后的外销艺术研究贡献了新的数字人文研究模型。这些成果加深了对中国外销画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为探索和解析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历程发掘了新的研究途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IP授权对于文旅产业,特别是大型知名博物馆来说意义尤为重要。本文深入解析博物馆授权,提出明确授权基础、提高合约认识、做好授权评估、解读外部环境的要点。本文通过调查敦煌博物馆及敦煌文旅IP的发展模式发现:敦煌博物馆在发展IP授权过程中存在监管乏力、产权风险和设计语言相似导致的消费者认知混乱问题,虽然属于市场扩大的常见问题,但还需更多政策支持,由主管部门引导成立行业平台来促进交流共治;敦煌系文旅IP实践过程为区域文旅IP创造了模式经验,反映了文旅IP分工化、数字化、跨界化的发展趋势,引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