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2-17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渗透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中国电商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展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和模式。以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和兴趣电商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模式迅速崛起,成为电商领域的新亮点。这些新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还有效凝聚了消费潜力,优化了供应链能力,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供需之间的高效互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新时代电商创新发展的路径,旨在为电商行业的持续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30
摘要:随着人口的流动和出生率的降低以及家庭选择优质教育的愿望增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增加提速。小规模学校面临入学人数减少、师资力量薄弱、核心素养难以提升等困惑,同时拥有方便就近入学、利于小班教学、发展地方经济等优势。小规模学校不能完全消亡,需要调整学校布局、增加经费投入、规范招生行为、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本村特色等。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编辑出版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满文古籍作为蕴藏丰富、价值独特的文化遗产,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满文古籍出版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当前存在多个阻碍发展的困境,包括满文古籍受众范围有限、市场竞争力不足、出版销量低迷以及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进一步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强化满文古籍出版业的品牌发展意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创新销售新渠道,优化并整合出版资源,推进数字化进程以及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这些策略旨在为未来满文古籍出版业的发展制定明智的决策,优化其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满文古籍的独特价值。
摘要:全国社院学报是统战系统的重要宣传平台,但目前存在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辑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与新媒体结合不够、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推动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期刊学报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品牌建设、创新内容和形式、提升编辑队伍素质、加强数字化转型、做好读者服务,以更好服务于广大读者和社会发展需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动能。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出发,对目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模式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推进农村电商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畅通双循环渠道,顺应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能够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界定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框架,阐述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总结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即整体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创新性、共生性。从夯实基础、组织重构、改革先行、创新驱动和发展保障五个方面,提出打造我国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现实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基于文化遗产活化理论,本研究通过建立古塔数据库,运用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现存古塔时空分异特征及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古塔分期特征上:东汉时期至唐朝初年方兴未艾;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空前繁荣;元代经明代至清代稳定发展。空间数量特征上,中国现存古塔在不同时期的建造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现“散点状与组团状”并存格局。空间密度特征上,空间分布密度呈“东密西疏”的团块状布局,且省域格局呈“多核心与团块状并存”分布格局。空间类型特征上,各类型古塔分布较为集聚且功能及布局各异,其中楼阁式塔数量多且分布广。发展途径上,提出运用“文旅+”模式的新发展路径,通过“文旅+旅游产品”“文旅+研学观光类”“文旅+古事体验类”为古塔文旅融合路径提供新机遇。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15
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和国家基于新形势、新局面所提出的重要命题和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新质生产力概念内涵的纵向深入,深刻蕴含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继承和发展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巨大进步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化解的现实逻辑。在深刻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与任务,进一步阐明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新发展理念为基调,以教育、科技和人才为动能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在探索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着重从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通科技创新的渠道、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因地制宜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四个方面来拓展其实现的路径。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10-14
摘要:当前,农村养老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农村互助养老具有传承孝道文化、发扬互助精神、提升农民参与养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等优点。我国的互助养老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前是以宗亲互助养老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是以集体互助养老为主;改革开放至今逐步形成了社会互助养老模式。当前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面临诸多困境:村民参与互助式养老的意识淡薄;现行的体制机制匹配度不高;基础的养老服务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保障资金来源的渠道有限且不稳定;参与养老的社会资源呈点状分布等。需要从革新观念,提升参与意识;完善机制,先行顶层设计;丰富内容,服务体系多元;拓展渠道,资金保障到位;群策群力,协同社会力量等方面加以解决,使其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起来。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摘要:RCEP协定全面生效为东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提供新动能。研究分析了东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动因、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从东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治理、专业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国别化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数字化转型提出发展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新时代数字经济环境下,积极开发共享档案育人文化机制和育人服务模式,是提升高校档案工作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档案馆要积极构建本土化的档案育人文化体系和育人服务模式,发挥档案资源优势,特别是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培育大学生崇德、修身、报国的道德品质,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为高校“立德铸魂”提供重要支撑。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浙江省Q市X村发展的案例,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和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视角,探究后生产主义村庄“经营流量”的实践逻辑及其促进内生发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在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之中,农业农村的多重功能价值得以凸显,村庄形成独特的经营流量发展模式。村庄经营流量的实践逻辑具体呈现为通过对空间的景观化生产与价值呈现、“村设”品牌的打造经营、嵌合于体制亮点工程的建设,推动作为资源的流量获取、运营和转换。在经营流量的实践过程中,村庄实现资源的吸纳集聚、组织的活化整合和发展价值的重塑,促进了有效的内生发展。据此,建议立足村民生计生活的真实需求和村庄产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积极推动村庄经营流量实践的展开;通过合理的组织联结塑造和发展价值引领,持续强化内生发展的主体性力量。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校企共建投教基地提供了突破产教融合传统困境的跨界平台发展路径,助力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囿于制度建设的滞后与失调,共建基地未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文章基于共生理论框架,深入剖析校企共建投教基地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并结合立信—国信证券投教基地建设实践,重构并检验校企共建投教基地共生体系及发展实效。为实现校企共建投教基地共融共赢,文章从资源匹配机制、利益磋商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加强高校和产业之间的融合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发的重点和难点,产教融合是突破口和着力点。近年来,知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应用价值迅速提升,知识转移是产教融合发展路径的本质内涵,推进高校应用型发展需要多的知识与经验。文章采用典型个案分析方式,系统研究早期立信会计学校“三位一体”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中的多元知识转移路径,分析产教融合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并对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06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绿水青山是生态文明,金山银山是物质文明,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遵循从肯定到否定,然后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规律,也符合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发展规律。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进行论述和分析,总结出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再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的三个发展阶段,并详细分析了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金山银山是绿水青山的保障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二者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山”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产业与生态相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及“一活四变”的发展机制。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作为民政服务和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如何有效拓展服务实践的深度成为站点持续发力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基于对福建省三个市的基层社会工作站的调研,发现乡镇社会工作站通过前移公共服务平台,兼顾个别对象和集体对象,以群体福祉和社区发展建设为介入焦点和最终旨归,开展综合性社会工作服务。但服务过程还存在目标整合错位、服务能力受限以及服务持续困难等内在张力。服务型治理寓治理于服务,强调以动态、整体的视角,用专业服务解决源头问题的同时激活村庄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未来乡镇社会工作站服务路径的建构要点在于:多元主体平等互动参与,以能力建设为服务导向,以内生驱动为发展选择。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摘要:在新型城乡关系下,完成由“大国小农”向“大国强农”的历史性跨越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两大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小农户结构性分化视角,探讨了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小农户的不同发展方向、现实障碍及纾解之道。首先,本文梳理了关于小农户发展的学派观点以及中国小农户发展的内在逻辑;其次,本文将小农户划分为四种类型,剖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在城乡融合进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城乡融合视角下小农户分化发展的未来图景;然后,本文从城乡生产要素流通不畅限制农户分化的发展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限制农户分化的生存力、城乡制度体系割裂限制农户分化的持续力三个维度分析了城乡融合进程中制约农户结构性分化的现实障碍;最后,本文提出在城乡融合进程中以优化城乡生产要素流通机制提升农户分化的发展动力、以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增强农户分化的生存保障、以完善城乡制度体系促进农户分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小农发展能力,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大多基于个案进行分析,尚未系统揭示影响特色小镇发展的要素及其内在机制。以陕西省西安市首批创建的35个特色小镇中的8个典型案例为样本,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采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编码并构建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要素耦合与发展路径。结果发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至少需要两种以上的要素耦合,其中“产业丛”“文化源”是必备要素,“生态域”“创新力”“融合度”“基础项”是核心要素;因此必须聚焦特色和优势,加快推进一体化协同,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路径。此外,缺乏核心产业、特色不彰、急于求成、变形走样、缺乏管理和机制不活等问题制约着特色小镇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中寻求帮助,谋求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一种大城市发展的新战略在扩大消费、培育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场景视角探索与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路径,能够引导城市管理者和大众的关注重点从消费经济增长单一维度上升到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综合维度,从商务和文旅等少数部门的共识上升到更广泛、更普遍的城市认同。场景是舒适物组合,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消费与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地方生活品质的指示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等一线城市在场景建设上已经做出探索,其中,地标商圈潮购场景、特色街区雅集场景、社区邻里生活场景、公园生态游憩场景、体育健康脉动场景和文艺风尚品鉴场景六种场景,能够对打造城市消费优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进一步增强。着眼未来,我国大城市发展战略可把场景建设纳入到公共政策核心议程中,建立城市场景体系,通过场景营造,不断优化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构筑城市发展的持久优势与竞争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场景路径构建,不仅展现了场景作为一种新要素对于城市文化力的塑造作用,而且还为提升我国城市建设质量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新思路。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迫切需要和动力源泉。本文分析阐述了以设施赋能、数据赋能、技术赋能为主要方式的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具体体现为数字基础设施加速乡村产业规模聚集发展,数据要素助推乡村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和数字技术催生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中国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中存在数字政策法规缺位、基础设施不完善、投入机制不健全、数字人才匮乏等问题。通过梳理典型国家发展实践,本文认为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健全顶层设计、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加大数字人才支持等。基于此,提出了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