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韩国作为东亚典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通过“压缩式”城镇化道路高速发展,但依然存在城乡发展失衡问题。21世纪以来,多尺度研究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域社会学等学科中的新兴解释框架。多尺度研究中体现出的尺度社会网络性、尺度行动者主体性、尺度政治过程性等社会属性,为城乡交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当今,城乡交流日益成为一个多元、开放、跨地域的多尺度重构的社会过程。二战后,韩国为缓解城乡二元对立关系,大力推行促进城乡交流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社会组织作为跨尺度行动者之一,在中央、地方、乡村等多尺度的博弈合作中发挥核心作用,将其他多尺度行动者编织成一个覆盖城乡的网络领域。韩国的有效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在于:第一,夯实和细化城乡交流的法律保障,拓展提升多元尺度行动者的多重功能;第二,培育跨尺度行动者,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城乡领域的枢纽性作用;第三,精准划分城乡尺度,积极打造多尺度的城乡交流网络。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意味着农户需要与外源性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现代生产要素双向互动并做出调适。转译与尺度重构的概念有助于分析上述过程的微观机制。本文归纳了两类因为尺度问题导致的衔接难题:政策性尺度与操作性尺度的错位,新兴交易尺度与社区原有尺度的对立。小农户及其周围的中介型人物,既是做出尺度重构的行动者,也是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者。他们从尺度重构的角度转化现代农业要素,重新调配原本互相背离的意义与利益,将方案处理成可以让各方获益的结果,最终演变出一个地方性的可操作版本。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街道尺度结构特征构建人口与建设用地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冷热点分析和耦合度模型,分析 2000-2015年武汉市人地时空分异和耦合关系,识别人地静态与动态耦合的组合特征和类型。研究发现:武汉市人口与建设用地分布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模式,人地静态耦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以高度耦合为主;武汉市街道尺度人地动态耦合度显著低于静态耦合度,整体以静态高度耦合-动态中度耦合类型为主,部分静态耦合度较高的街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高水平动态耦合,人口变化率快于建设用地变化率以及人口老龄化是人地失调的主要原因,应致力于建设用地的存量盘活和以人为本的结构优化。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尺度”在一般意义上指,测量或分级的标准,或事物的相对大小,或范围。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尺度”具有垂直层级和横向水平的双重性,前者指城市、区域、国家和全球的尺度阶梯,后者指边缘——半边缘——中心的水平体系。全球化、全球气候变化和数字化等新现象的出现,挑战了人类对尺度的传统认知,促使人文地理、环境研究等诸多学科对“尺度”重新思考,提出尺度重构、尺度转换和尺度效应等一系列创新术语。欧美文学研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的学术动向,将其作为理论资源和分析框架,探寻人类世的尺度研究范式,展开对世界文学的认知图绘和星球尺度的文学研究,揭示文学对多尺度、多中心和多种能动性的表征策略。尺度转换和重构的新近思考对中国文学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地理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12-31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历史人口地理数据库是整合与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人口史料的有效方法。山地小区域人口史料是历史人口地理、人口史、历史民族地理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资源,具有较明显的时空特征和属性特征,适用于构建历史人口地理数据库。基于多源资料的处理方法,文章设计了近300年文山河流域具有明确时空属性的历史人口地理数据库构架,并将其建设成为一个人口史料数据库平台,以期为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和人口变化的现实问题服务。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摘要:山西省大同市善化寺三圣殿是重要的金代早期木构遗存,也是研究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匠作谱系的重要实例,其单杪双下昂六铺作斗栱尤为稀珍。作者重读1934年测图,注重观察、测量实物,在分析大木尺度的路径中,下昂造斗栱似是而非的归平设计得以浮现。本次成果为后续进一步展开匠作示踪研究积累了重要数据。
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3
摘要:终身学习思想虽已步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全面终身学习体系也正在形成,但是,现实中我国各地倡导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体系的空间感知度不高,空间意识尚未觉醒。据此,通过感官感知、心理感知、认知感知和行为感知对终身学习体系的实体、空间、氛围以及行动进行价值内涵的辨析。在实践尺度上,依据“起点—过程—旨归”的刻度,建立起易达性的空间组织、均衡性的空间配置和融合性的空间生态。在生成路径上,沿用落地落实的制度感知、场域嵌入的服务感知、技术支撑的临场感知、跨界协同的行动感知,使它在空间形态上延展得更宽泛,在时间维度上拓展得更长远,才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提供高质量服务。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5-29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小说在世界文坛迅速兴起,成为当下学界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类型。作为人类世重要的文学想象,气候变化小说书写与反思气候变化,对人类世困境作出批判性回应,勾勒人类世的社会、政治、伦理与情感轮廓。本文从气候变化小说的兴起语境与发展历程出发,重点考辨气候变化小说研究中的尺度效应、能动性摹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核心命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气候变化小说研究的未来方向与任务提出若干建议,为学界在这一文学式样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作为地方政府达成集体行动后的策略选择,区域合作网络边界调适不仅是跨越度性边界的有效路径,更是自下而上影响国家空间策略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研究大多于网络视角,忽视了区域合作网络本身的空间属性与权力交互。鉴于此,本文结合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与尺度政治相关概念构建“空间-权力-网络"分析框架,基于1992-2023 年期间的长三角府际联席会实践,深入探寻地方政府在网络边界调适中的行动逻辑与略选择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出于获取权力的需要面在边界调适中使用尺度手段,尽管此过程能实现边界跨越及影响政策空问塑造,但需认识到其优势是相对面非绝对的,在推动长三角一体作进程中,不仅需审慎地进行边界调适,更需制定差异化空间政策。
分类: 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热带地理》
摘要: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乡镇街道尺度的流空间视角,利用网约车出发地一目的地(OD)出行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分别对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网约车流的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具有空间依赖性和层级特征,网络关联强度与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耦合;2)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形成南部发展均衡性高,北部单点发展能力强的格局;3)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在乡镇街道与城市尺度上呈一定差异,部分交通网络中的高层级乡镇街道在城市层面未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4)乡镇街道间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活力、城市建设水平、行政区划归属和地理区位差异对乡镇街道间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行政区划归属差异影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