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区域教研作为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行政走向教育实践的桥梁,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面对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技术的快速选代以及社会对教育质量日益增长的期待,北京市房山区针对区域教研存在的问题,借鉴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和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用”论,构建基于学科建设的区域教研模型,促进新时代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分类: 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5-30
摘要: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研员是教研活动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涉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及其研究是生活化活动,教研员的专业生活状态影响着他对教学的理解和教学指导水平,深入研究教研员的专业生活是揭示教研员工作内涵、探讨教研员专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路径。时间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保障,空间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条件,关系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机制,以此为框架是讨论教研员专业生活的理想逻辑。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是双向互动关系,他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接纳才能对教学产生影响,他要能够通过自身的示范引领构建出学术共同体,组织大家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教研员自身的行动是高质量专业生活的最重要内驱力。教研员要有坚定的教学信念、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精深的专业知识、强大的反思和专业指导能力,它们构成教研员专业生活的核心内容。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教育与教学研究》
摘要:[摘要]数字化时代高校虚拟教研室是对传统教研室的转型升级,是高校新型的教研基层组织形式。它以虚拟技术、仿真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建设平台,以多行业、多领域和多学科专业的教研者为共同体,以泛在化、扁平化、弹性化和互利化为创新协同机制。它探索生成“互联化+信息化”高校教研基层组织新形态,建设可推广、类型多样、形态各异的一流课程教学群,助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不同类型协同创新教研共同体,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高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要把握好性质,做好功能定位和规划,建立内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及时做好虚拟教研活动数据统计和成果总结提升。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关注教师生命的内在景观,提升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追求,促进其在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与专业成长。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通过开展协作教研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让教师都能获得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重构教师关系、教研内容、教研组织、教研价值,推动教师角色转型;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配套制度,保障协作教研的有效开展以及教研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22
摘要: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教研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新理念和新思路。教研员应创新教研工作,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把握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程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高。在教研工作中,教研员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明确育人目标,指导学校和教师加强校本教研,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课堂“增质提效”、作业“减负提质”,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小学教研也面临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超越性为校本教研提供了从经验积累到数据洞察、从封闭改进到开放协同的转型契机,但校本教研的智能化转型仍面临多方面问题,需要在技术、人力、机制等多维度寻求突破。具体策略包括构建校本教研数据驱动的轻量化A模型,利用技术手段重构校本教研流程,构建分层递进培训体系提升教师智能素养,构建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教育局柳市学区针对区域内“低成就”教师数量多、占比高的现实,在开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围炉教研”工作室,打造促进教师携手共进的研修平台。工作室一方面依托精准研学、合作教研、以赛代练、名师领航等方式,不断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灵活的研修地点和时间安排,以及评价奖励和媒体宣传,推动学员的积极参与并赢得社会相关群体的广泛认同。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2-21
摘要:针对听评课教研中出现的无序、低效和形式化现象,以及“读课标、用课标”中出现的理念与实践脱节问题,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运用杜威思维五步法,创新听评课实施流程,促进读课标和听评课融合贯通,实现教师在日常听评课中读懂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27
摘要:数据意识是数学语言的主要表现之一,形成数据意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数据意识的落实却很难得以实现。为此,在校本教研中,通过以“聚焦统计领域,提升数据意识”为主题,以小学阶段统计学习过程为线索,设计指向数据意识提升的教研系列活动,通过关键课例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落实数据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分类: 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1-09
摘要:园本教研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下的园本教研却陷入教师主体性困境。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分析发现,这跟教研管理者受传统认知观局限忽略了对教师身心的关注从而造成教师参与教研的负担有关。园本教研中的教师负担包括身体负担、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要想消解教师负担需从三个方面着手:回归教师的身体价值,实现园本教研的身体转向;创设具身的园本教研环境,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给养;关注教师的整全发展,彰显教师的生命意义。
分类: 哲学 >> 宗教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文史哲》
摘要:本文以1939年邓广铭在昆明听陈寅恪讲天师道课的笔记为例,讨论有关道教史研究的几个问题。首先,从学术史角度讨论如何理解陈寅恪对中古宗教史中滨海地域、外来文化以及“汉化”现象的猜测和分析。其次,指明陈寅恪中古宗教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解决天师道的具体历史问题,而在于提示中古史研究的大关节。最后,通过这份课程笔记中的两句话,重新理解陈寅恪为何如此重视道教在中国思想、学术与文化史中的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根据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振兴县域教育保定实验基地的总体安排,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对口帮扶高碑店市。在振兴县域教育实践中,人航以“重塑高碑店教育新高地”为目标,针对高碑店市教育状况探索八大路径,“联合教研”是重要路径之一。在联合教研方面,人航与高碑店市成立联合教研管理群,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细致、深入、有针对性的联合教研,逐步提升了高碑店市教师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全面建设高质量人才 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 手,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从课程思政理念、内容 与实践三个方面,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应从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养成合二为一这一课程本质 属性出发,深入理解和认识课程思政根本要求,遵循课程思政中的学科规律和思政育人 规律,以强化课程与思政融合为突破点,通过“有组织的教研”,提升课程思政的整体 水平。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教育经济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5
摘要:教研制度是我国特色学校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 在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语境下探讨教研体系的完善之道具有鲜明时代价值。教师教研的意义贫困是教师教研意义体验弱化或教师理解教研意义时出现价值方向偏斜和维度窄化的现象, 它容易导致教师置身事外的游离式教研、固守舒适圈的窄维度教研、制度角色下的功利性教研、自我中心式的沉默型教研。教研制度的运行逻辑、教研主体的素养欠缺、教研情境的支持不足共同生成了教师教研的意义贫困。消解教师教研的意义贫困需要变革教研管理的制度逻辑、提升教师内在素养、优化教师教研情境。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3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课程改革和教研转型的持续深入呼唤多岗位胜任的教研队伍,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势在必行。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实践探索为例,阐述教研员研修课程的具体设计与实施。一是兼顾政策、理论与实践,明晰研修课程设计基础;二是系统规划课程内容,满足教研员多元发展需求;三是在研修方式优化、资源供给及研修评价等方面着力,全方位推进课程实施;四是通过构建立体化的研修模式和稳定的研修机制,确保研修工作取得实效。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09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做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思想利器与行动指南。教研员弘扬教育家精神,应秉承培养时代新人的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实干笃行,勤耕育人实践真理田,谱写学堂成长共鸣曲,体现教学研究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应知行合一到本职工作中,练好真功夫,干出真学问,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同行者,体现教研员的专业本色与志向。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摘要:数字学术服务是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通过网站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总结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建设现状,分析用户需求,并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未来发展路径。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需面向教研人员新需求,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围绕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全过程提供嵌入式服务,在建设智慧空间设施、拓展数字学术资源、创新参考咨询服务、加强多方合作共享等方面推进发展,努力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提供数字学术服务。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义务教育各学科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如何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当前中小学教材使用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教教材”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随意调整教材甚至完全不用教材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使用教材缺乏指导等。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需要进一步强化教材使用,深刻认识中小学教材使用的重要意义,指导中小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和教材使用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在学校工作中把教材使用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在校本教研中加强教材使用的研究,推进教材使用落实落细。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从循证教育视角出发,基于S小学的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工作,探索循证课堂教学改进的可能与可为。通过对数学学科组教研活动的案例分析,研究探讨教师如何通过更新课堂教学研究工具、革新听课评课议课机制、制订针对性教学提升计划来开展循证课堂教学改进。研究发现,循证教育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改进呈现“情境性迭代”的实践模式,能够促进教师工作逻辑与研究逻辑的融合,推动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循证教学决策。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基于对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校本研修的现场观察,呈现“教研员在场”式校本研修的推进策略及经验价值。首先是区域教研团队整体入驻学校现场,深度参与、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促使教研员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成为一线教学实践者、学校发展合伙人及系统变革参与者。其次是教研员聚焦课堂,引领教师修炼教学胜任力、专业化改造日常工作,持续提升学校校本研修的专业品质。其独特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托伴随式专业引领促成教师研训有效转化,二是置身真实复杂情境发展教研员适应性专长,三是通过“教师-学校-区域”三线融合打造新型良性教研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