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既关系到一国能源绿色转型的成效,也关系到该国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地位。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通过提供巨额补贴以支持清洁能源全产业链的发展,力图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世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中重新占据领导地位。鉴于其庞大规模和美国本身的巨大影响力,该法案的实施将对各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本文总结了该法案中清洁能源补贴政策的对象、规模和方式,并通过与此前相关补贴政策进行比较,研判美国清洁能源补贴政策的新动向、新特征及对相关国家的潜在影响,并对中国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摘要:绿色转型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纽带效应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本文借助华中三省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对其清洁炊事能源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非农收入占比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农户采用清洁炊事能源,而且农户的健康意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户家庭扶养负担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此外,对于使用清洁取暖能源的农户,非农收入占比对其清洁炊事能源选择的影响更为显著。由此,本文认为,政策制定者应该通过构建现代清洁能源体系、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普及农村基础医疗知识、完善农村养老和育幼支持体系等措施,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转型。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由于先天油气资源的优势,大部分能源出口国转型意愿并不强烈,阿联酋却是一个极具分析价值的例外。作为中东地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阿联酋没有局限于石油财富带来的社会经济稳定,而是从清洁能源寻找新的突破,通过体制创新、重大工程的引领与示范,以及借助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开展国际合作,以小博大获得远超自身经济体量的国际地位,为油气国摆脱单一化石能源经济禁锢提供新的选择模式。中国正处于能源革命加速期,与阿联酋之间独特、巨大的合作潜力成为扩大自身在中东地区影响力、削减海外能源依赖风险的重要手段。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1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技术创新对保障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的作用不容忽视。从清洁能源金属的内涵及数据核算、技术创新对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技术创新影响下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趋势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展望。主要结论有:物质流分析能精确核算清洁能源金属全产业链供需数据,为探究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对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为保障我国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源”“节流”以及全球治理等方面,有关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定性分析和产业链单一环节;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需要考虑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影响,需要耦合清洁能源金属供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探究产业链上游的联合生产机制、产业链中游的高效生产机制、产业链下游需求端的产业发展机制以及循环端的耦合配置机制;未来需突破传统技术创新情景假定的分析框架,内生化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而科学研判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的演变趋势。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能源政策长期是美国民主党、共和党斗争的焦点,是化石能源集团与清洁能源势力较量的核心,是美国内政、外交与全球战略的交会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危机、大国战略竞争和美国党派政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通过比较研究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多维度、全方位的能源政策,可以得出美国能源政策的属性和走向,探索美国能源政策变化的实质。在世界清洁能源超级大国目标指引下,拜登政府能源政策呈现以清洁能源革命为发力点、以碳中和目标为协调,推进美国清洁能源经济建设,并致力于打造美国清洁能源的全球领导优势。尽管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进行了全面性调整,但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也具有战略递进、创新的一面,体现了美国能源政策的总体发展与深化。总体上看,美国清洁能源将在拜登政府领导下取得多方面发展,并朝世界清洁能源大国迈进。展望未来,清洁能源转型与大国兴衰直接关联,特别是美国、中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关于清洁能源核心技术、关键矿物和全球市场等竞争将走深走实,关于清洁能源的领导理念、国际制度塑造和权力生成等战略竞争方兴未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围绕清洁能源及其相关供应链的国际绿色竞争日趋加剧。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并成为全球的领跑者;同时也遭遇美西方国家的围堵,他们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原材料与关键矿产进行进出口限制,开展对华技术竞争和知识产权限制,提高光伏产业相关产品关税阻碍中国的出口贸易,限制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发展。 面对美西方国家的打压和遏制,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对内要坚持技术与发展模式创新,对外要积极拓展关键矿产资源渠道,同时大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共建行动,多渠道多层面构建光伏产业链国际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分类: 民族学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2-08
摘要:作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双碳工作已从中央到地方得以积极而稳妥的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亟需不同地区之间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协同。其中,绿色低碳转型要素供需的空间分异从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本文基于大陆31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综合规模、碳脱钩水平、绿色低碳潜力等特征的空间分异,以及民族地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中长期碳排放情景预测,以清洁能源为介质,讨论了民族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之间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互补发展需求和可能路径。认为,只有全国一盘棋框架下,推动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之间的要素对流、合作共赢,才能有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加富裕物质基础的同时,锻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更为坚实的精神纽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 CGSS 2015中的全国农户生活能源使用状况数据,本文运用 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以及清洁能源的可获得对农户清洁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高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农户使用“高品位”的清洁能源,但其实际的能源支出却低于使用传统能源的其他农户,出现品位与成本倒挂的现象;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对农户使用的清洁能源耗能和占比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于务农而言,外出务工对农户清洁能源的耗能量和占比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农户与清洁能源供应点的距离与清洁能源耗能和占比均正相关;人力资本要素中家庭最高文化程度越高,清洁能源消费成本占总能源消费成本的比率越低,经济资本对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有正向影响,农户在清洁能源的获得较容易时则会增加对清洁能源的消费额度,并提升其消费比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双碳目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同时也是我国对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郑重承诺。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资金支持力度不足、融资困难、产业链不健全等问题,绿色金融的出现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双碳目标为光伏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了如何利用绿色金融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指出绿色金融通过拓展融资渠道、深化产业变革、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等措施,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选取家庭做饭燃料、照明、家电服务、娱乐/教育和通信五个维度来构造多维能源贫困指数并对多维能源贫困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查;能源贫困的福利效应分析中利用工具变量2SLS方法研究了电力可及性对农村家庭消费、收入的影响,基于分层 Logit模型探 讨了电力可及性、家庭做饭燃料对农村个体健康、教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多维能源贫困指数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态势,家庭做饭燃料的贡献率稳步下降,照明的贡献率在各个年份中均不足1%,家电服务(以是否有冰箱衡量)的贡献率稳步下降,近年来通信维度的贡献率比其他维度的贡献率大;家庭规模、户主特征、居住地区等变量对多维能源贫困有显著影响。电力可及性对农村消费及收入提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农村家庭中不清洁的烹饪能源使个体受教育程度显著下降并增加了不健康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