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2-08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现实题材网络文学是网络现实主义的典型形态,再现性和网络性是其鲜明特征。再现的对象是客观现实,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转向正是实现文学再现的必要条件,其指向的正是经典现实主义的创作向度;网络性则是网络现实主义区别于经典现实主义的独特之处,现实题材网文带有虚拟性、空间性、游戏化等“数码人工环境”的印迹,充满“网感”特质;现实题材网文较好地平衡和融合了再现性与网络性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网络性再现的“新现实性”,应坚持“正面引导”和“全新的眼光”融合的批评定位。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近年来,网络文艺的现实主义创作开始形成一股潮流,在网络文学、网络剧以及网络电影领域,现实题材作品大量涌现。现实主义创作的崛起,是网络文艺艺术生产场域中多方合力的结果。网络文艺的现实主义是新型的现实主义,是一种主动性、交互性的审美实践。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2-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新组合以期引起受众的直感反应,而VR及ER则是先分别将各可感属性创造出来再迭加成实体对象,是与传统艺术创造活动逆向而行的。这就是逆向艺术,创造过程中需要我们以面向对象思维转为界面思维,遵循的是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交界处的建构逻辑。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2-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虚拟现实融合了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感官刺激,是一种可以让人们体验虚拟空间并与之交互的三维环境模拟系统,是最为完美的艺术表达形式。虚拟现实环境中,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即时、没有限制地观察和感知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对象,带来梦幻般的多感官体验。此文浅析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和内涵、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以及触觉交互对于虚拟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电触觉、振动触觉、气动触觉及射流触觉等技术手段的特点及演绎技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摘要:徐福是中日韩三国人民几乎家喻户晓的传奇色彩很浓的历史人物。徐福研究已经成为中日韩三国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面向未来,追本溯源,进行徐福研究的现实意义分析非常必要。徐福研究是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动力,通过徐福研究可以寻求徐福东渡的精神资源,徐福研究是促进旅游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徐福研究是推动东亚友好的重要力量,徐福研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2
摘要: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面向智能化场景的档案文化传播策略,从档案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出发,结合传播学理论和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传播思路与实践路径。研究指出,通过精选档案文化内容,运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能够极大地增强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智能化技术还为档案文化传播渠道的拓展和受众的精准定位提供了可能,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兴社交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多渠道的全覆盖。实证研究以档案文化传播项目为例,通过量化分析和质化反馈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发现该策略显著提升了档案文化的传播效果和受众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了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未来档案文化的智能化传播提供借鉴和参考。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能通过手机来抓住生活瞬间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迅速地抓住那些隐蔽的或者猝不及防的美与诗。自由的公共媒介平台、智能化支持的数码技术与器物,将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记录者、艺术家甚至诗人。在这样一个时代,艺术家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诗歌写作还有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进而言之,什么是今天的生活?什么又应该是今天的艺术和诗?世界还有没有诗意,诗意是否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从古典时代、现代世界与数码化时代诗歌和绘画的变迁和发展,讨论诗歌和绘画与世界、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在纷繁多元的当下社会中诗意栖居的可能性。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能通过手机来抓住生活瞬间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迅速地抓住那些隐蔽的或者猝不及防的美与诗。自由的公共媒介平台、智能化支持的数码技术与器物,将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记录者、艺术家甚至诗人。在这样一个时代,艺术家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诗歌写作还有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进而言之,什么是今天的生活?什么又应该是今天的艺术和诗?世界还有没有诗意,诗意是否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从古典时代、现代世界与数码化时代诗歌和绘画的变迁和发展,讨论诗歌和绘画与世界、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在纷繁多元的当下社会中诗意栖居的可能性。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数字时代是信息时代的进阶版,是信息技术迭代发展的新兴变革浪潮。数字时代下的数字技术经过迭代优化后更加贴合人类特征,更容易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却也在无形间使人陷于数字焦虑的实践困境之中,衍生出心理层面的负面情绪,并且在持续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演化为一种持续性的焦虑状态。这种数字焦虑在数字时代语境中呈现再生性、集体性、情绪性、依赖性等特征,并在工作、学习、生活、情感等多场景中分别表现为内卷化焦虑、碎片化焦虑、智能化焦虑和缺失性焦虑。因此,针对多场景的焦虑情绪,需要通过形式治理、内容治理、能力治理以及情感治理方式来加以纾解。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海神》是达利后期雕塑中的重要作品,它以古希腊海神特里同为原型,虽然古典时期关于特里同的文字记载十分有限,其形象也脱离文本后经历多次变化,但总体上倾向于塑造一种具有男性气概和情欲意味的形体符号。达利用自己的语言包裹了古典海神,整体造型源于其更早创作的双鱼尾的胜利天使造型,而天使是达利崇高情欲的象征;另一方面海神歪曲的脖颈、后背的孔洞、模糊的性别、交叉的双尾与达利所谓的基督死亡意象联系起来。达利将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与自己的非理性偏执批评融合,把上与下、进与退、生与死、男与女等界限用一系列矛盾的超现实主义造型语言凸显出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个充满矛盾的“梦境”整体。这是《海神》的魅力,亦是达利超现实主义雕塑的代表性特征。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海神》是达利后期雕塑中的重要作品,它以古希腊海神特里同为原型,虽然古典时期关于特里同的文字记载十分有限,其形象也脱离文本后经历多次变化,但总体上倾向于塑造一种具有男性气概和情欲意味的形体符号。达利用自己的语言包裹了古典海神,整体造型源于其更早创作的双鱼尾的胜利天使造型,而天使是达利崇高情欲的象征;另一方面海神歪曲的脖颈、后背的孔洞、模糊的性别、交叉的双尾与达利所谓的基督死亡意象联系起来。达利将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与自己的非理性偏执批评融合,把上与下、进与退、生与死、男与女等界限用一系列矛盾的超现实主义造型语言凸显出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个充满矛盾的“梦境”整体。这《海神》的魅力,亦是达利超现实主义雕塑的代表性特征。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摘要:如何翻译和理解黑格尔命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翻译和理解“wirklich”。目前,国内学术界一般把它翻译和理解为“现实的”。但是,在这个命题的语境中,更准确的翻译和理解是“真实的”,因为,在中文中,“现实的”完全等同于“存在”,而“真实的”不完全等同于“存在”,而且中文的“真实的”与德文的“wirklich”在词义上完全等同。正因为有这样的误译和误解,导致对黑格尔命题的普遍误解,并把它说成是保守主义的。黑格尔提出这个命题在理论上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实学确立了最高原则,而在实践上,这个命题所涉及的实际上就是现实中的“打假”问题。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特征的小说。它获有茅盾文学奖的社会声誉,同时经受着文学史书写的怠慢和文学经典化的美学考验。它书写了曲折的爱情悲剧及其复杂的人性世界,彰显出丰富的历史意识及其传统文化内涵,展示了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典型性、史诗性和审美性追求,带有20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装置特征。与此同时,它在故事设计、细节刻画以及诗意表达上也存在刻板、重复和拖沓现象,这也露出特定时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局限和问题。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做哲学与理解何为哲学相关。按其本义,哲学的特点在于通过跨域知识的界限而求其通,以把握世界的真实形态。哲学的这一品格,决定了做哲学的方式。具体而言,首先需要体现“史”与“思”的统一,也就是融合哲学史的考察与哲学理论的思考。其次,应该形成“学无中西”的视域,亦即将中国传统所积累的成果与西学所提供的思想资源,都视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以此为今天思考的智慧之源。其三,需要基于现实问题,即不仅关注哲学之“流”,而且注重哲学之“源”。对何为哲学和做哲学的理解,同时关乎哲学与科学、知识智慧等关系,并涉及价值领域的问题。从更具体的层面看,如何做的问题与虚与实、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语言与哲学等关系具有相关性。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悟空”这一文学形象漫长的经典化过程,渐次建构起多元复合的中华符号。剖析孙悟空这一经典IP的历时性嬗变,既是历史梳理,也是追本溯源,其实质是“小切口大主题”,从悟空之变看中国之变。“悟空”形象的文化寓言性不仅映射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文化发展的深层次脉络,且在与民众的情感交流中激发出强烈的共鸣效应。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以 “互惠主义”和 “现实主义”的国际援助模式作为理论基础,本文分析了 20 世纪中期以来中、法两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认为中国的援助主要建立在 “互惠主义”的基础上,而法国的援助主要建立在 “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中国给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无私援助。改革开放后,在 “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扩大了对非洲的援助,帮助非洲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同时,中国在国际政治和国内发展方面也得到了非洲国家的宝贵支持。进入后殖民阶段,法国对非洲援助的目标主要是保留其在原殖民地的影响力,并把附加各种经济合作协议作为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条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法国又把非洲国家调整治理结构作为后者获得援助的条件。“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法国的援助主要出于预防非法移民、难民进入法国和防止恐怖主义蔓延的目的。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法学教育研究》
摘要:法律与秩序作为文明的原生力量深深植根于游戏的原始土壤中。 传统教育的游戏化与现代严肃游戏的概念截然不同。 严肃游戏的设计及效果主要得益于对思维方式相似性的模拟运用,极大突破了时空限制和流程控制,进而实现高度开放的协作交易和低成本的沉浸式训练。 同时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弱化游戏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壁垒。 传统文科教育的变革亦可以此为借鉴,探索文科教育与新时代技术手段互为模拟、协同演进的新文科发展道路。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新一代MR 技术突破了全球对数字现实交互的传统认识,也为智慧图书馆带来技术革新的发展契机。探讨MR 视域下新的应用场景有助于拓展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深度与领域广度。[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内容分析与网站分析等方法,梳理图书馆领域MR 技术应用的初步实践探索,结合MR 技术的高真实感、全方位性、更智能化等特征,可进一步深化智慧图书馆服务、知识、体验、协作等四要素的能力,以此构建MR 技术视域下智慧图书馆的新应用模型。[结果/结论]在虚拟现实迅速革新的浪潮中,智慧图书馆建设应从问题导向、理论支撑、人才管理、主体共创4 个维度展开思考,利用MR技术聚焦智慧图书馆的4 个“面向”,以期构建智慧图书馆与MR 技术融会贯通的未来生态图景,更好地为智慧图书馆添加活力、挖掘潜力、赋予能力。
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随着世界大变局大转型加快演进,以莫迪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强势崛起,成为当前印度战略文化的主流,深刻影响印度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莫迪现实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传统现实主义流派的典型特征,核心目标是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统领,通过内聚外联、纲目并举,实现印度百年的强势崛起,但其强烈的民族性和实用性也给其推行内政外交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增加了印度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30
摘要:朱德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我党纪律检查工作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领导纪律检查工作的主要特点有:建好纪检队伍、提高思想认识、保中心谋大局、严肃慎重办案、善于总结工作和处处以身作则。他从事纪检工作的经验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必须始终做到:坚定理想信念、领导以身作则、有铁一样的纪律、严格依法办案、坚定不移反腐败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保障我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不断取得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