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严格遵循、长期坚持的基础方法和重要原则。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探寻改革规律,并在把握改革规律中进行系统性谋划;需要始终围绕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和“七个聚焦”要求的辩证关系,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向前推进;需要着眼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联动与实效,统筹兼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和其他各领域改革任务,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各要素的发展协同和效应倍增。
分类: 政治学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机关党建研究》
摘要:天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运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机关党的建设,准确把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基础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就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03
摘要:提升教育强国的思政引领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系统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思政引领力的要素结构,可知思政引领力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内容要素、目标要素等多项要素构成。各要素紧密围绕思政引领力谁来引领、引领谁、以何引领、引向何处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思政引领力这一复杂系统的内在结构与运行机理。推进思政引领力系统的实践优化,需要遵循系统的动态性原则加强前瞻性思考,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加强全局性谋划,践行系统的协同性原则加强整体性推进。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6-12 合作期刊: 《机关党建研究》
摘要: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性发展。运用系统观念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是健全机关基层党组织体系的重要原则,是把握好机关党建工作规律的关键方法。当前机关党建工作在运用系统观念上还存在机械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表现,中国外文局以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进行了一系列工作探索,注重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有机统一,注重协同推进与分类指导有机统一,注重协同推进与分类指导有机统一,注重补短板与增强项有机统一。推动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突出整体性,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突出结构性,锻造坚实机关基层组织体系;突出层次性,压实机关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突出开放性,推动各领域党建工作良性互动。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2-25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以系统集成思维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在宏观格局上必须在“两个大局”的宏观视野下,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体制机制上从国家层面对“大外宣”进行统一领导、全面规划,构建协同实施、合力推进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传播渠道上做到大众传播与人际交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相结合;在话语体系上从文明逻辑、发展逻辑、大国责任逻辑出发对叙事体系进行系统性建构与创新。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精准把握监督与治理的辩证关系,立足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构建适应发展要求的监督路径,以系统观念强化监督治理效能。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 思 想 世 界 观 和 方 法 论 的 重 要 组成部分。从系统观念视域看,时代新人培育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个体、社会与 国 家 层 面 均 具 有 深 远 意 义。要 坚 持 导 向性与系统性有机结合,把握长效性与时效性辩证统一,贯彻主 体 性 与 社 会 性 相 向 同 行 等 原 则,筑 牢“信念基石”,把握时代新人培育工作的价值引领和“正确航向”,加强时代新人培育中的实践锻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内在逻辑。从前瞻性思考上,要在鉴往知今中厘清文化发展的主题主线;从全局性谋划上,要在统揽全局中把握文化建设的具体坐标;从战略性布局上,要在统筹兼顾中明确文化工作的总体方向;从整体性推进上,要在协调发展中厘定文化战略的展开路径。自觉运用系统观念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稳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5-31
摘要: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的关键,是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明确党纪戒尺要求,树牢党规纪律意识。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原原本本、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和系统整体学,从而提升党纪学习教育实效,交出满意答卷。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系统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的具象方法论,理论上源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科学指引,历史上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总结,现实上发于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复杂问题破解的客观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及整体性推进是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在系统整体中坚持党的领导,在系统实施中突出着力重点,在系统全局中正确处理好五组重大关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别,体现了两者在视野、目标、格局、阵地、作为等方面的不同。我们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系统观念视域下,“大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需要遵循整体性、结构性、协同性原则,科学、全面地推进,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4-02
摘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六个必须坚持”之一,也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坚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在系统观念视域下,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为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动态系统,必须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前提,具备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同时当前在认知层面、完善层面和执行层面都存在着制约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因素。运用系统观念,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应当明确目标、把握发展规律和引导发展态势、推进“四全”建设、强化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以重点突破带动平衡发展、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通过恩格斯提出“理论思维”论题的原初语境分析可以辨明,恩格斯明确地把“理论思维”基本工具界定为“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其所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辩证逻辑)互补融通机理的深刻认知。基于现代逻辑的长足发展而把握这种互补融通机理,需要对辩证逻辑的两个经典论点予以辨析与改进。 这对于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以“系统观念”为标志的科学思想方法和辩证逻辑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作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动力要素和动力运行机制;其动力要素涵盖理论指导力、物质生产力、文明滋养力、民众需求力、改革开放力、科技创新力、组织保障力、制度规范力、人才凝聚力等多个方面;基于动力要素的不同定位和作用,将其划分为基础性、过程性和保障性三层动力结构。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运行机制中,其动力系统由动力驱动主体、动力要素、动力输入、动力整合和动力输出五大部分构成;其动力运行模式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主导驱动”模式、市场机制“根本驱动”模式以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驱动”模式。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树立系统观念,既要注重系统输入层面动力要素的整合优化,也要注意动力要素整合层面系统的统筹衔接,更要做好动力输出层面主体协同和信息反馈,如此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稳定而持久的动力支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系统观念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指导我们用全面、整体、关联的视角剖析问题和寻求对策,抓住问题的核心与本质,进而探索出更为精准有效的解决之道。坚持系统观念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坚持系统观念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好改革目标、改革重点和改革顺序,并将宏观政策体系改革置于优先地位,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支撑,其最重要、最基础、最核心的特点在于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既是三个组成部分“一以贯之”的综合性,纵横交错“立体架构”的立体层次性,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践品质和时代内涵的一致性,也代表着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原理和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整体、关联、过程、动态的方法看待原理和问题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以一种透过不同组成部分进而深入到其关联以及这些关联之后的深层的逻辑的方法看待原理和问题的思维方式。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与系统观念之间内在的、辩证的互动融合关系。系统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和认识事物,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把握整体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要以系统观念为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观念能够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建构中国自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体系,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方法引领.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观念:一是普遍联系,在既注重历史经验又明晰国家安全形势中来把握国家安全;二是全面系统,在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主次中布局国家安全;三是发展变化,在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中协同推进国家安全。基于系统观念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携手共建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安全共同体都具有重大意义。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2
摘要: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契合对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的实践需要,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引。以系统观念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应理顺体系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其在分工协同中发挥系统效应。一是正确处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立“明规矩”与破“潜规则”双管齐下,增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二是正确处理激励性制度与约束性制度的关系,以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为指引,均衡配置激励性制度和约束性制度,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实现激发活力与维持秩序双重目标。三是正确处理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的关系,把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作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核心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整体发展。四是正确处理反腐败领域党规与国法的关系,把党规与国法衔接协调贯穿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释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腐败治理合力。五是正确处理制度内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同频共振,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增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为全面践行依法行政,需要在行政执法领域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监督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亟须基于系统观念,从行政体系内部、外部展开整体性推进与前瞻性整合,既重视对行政的控制亦重视对行政的激励;既强调专业性监督的积极功效亦谨慎对待非专业性监督的过度介入,从而使行政执法监督的过程能够得以体现法治要求,并通过完善行政法规范来确保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实施。行政体系内部的推进路径强调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的重构与完善,通过层级监督与专门监督相结合,补强因监察体制调整而缺失的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等内容。行政体系外部的推进路径强调应强化人大监督的实效,以法治的方式及法律修订的举措控制与激励行政执法,而行政检察监督则应以关切公众对良好行政的期待为主,宜从整体上对行政执法作出监督并提供改进建议。系统观念重申内外路径的结合,重视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的整体协同。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和路径的全面、深入认识是推动民族地区开展以“要素澄清、结构适切、功能明确”为关键表征的高质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根本动因。当前,以支撑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坚力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的社会语言教育在内容、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需从明晰教育目的、拓展教育面向、重塑教育生态三方面改进实践,以高质量的教育成果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关切民生发展的新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