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企业ESG表现对履行低碳环保发展理念、承担社会责任及提高绿色治理透明度非常重要,而智力资本是公司价值的源泉,研究ESG表现对智力资本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践行高质量发展。文章选取2016—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ESG表现对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对智力资本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影响显著,而对关系资本的积累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员工离职率、企业家精神以及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在不同影响路径中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公司优化智力资本投资、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教育与教学研究》
摘要:家庭文化资本理论是具有强大解释力和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之一。家庭文化资本、习性和场域是家庭文化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三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构成了家庭文化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家庭文化资本以体制化资本、客观化资本和身体化资本三种基本形态和被掩盖趋利性的象征资本形态呈现,其中,身体化资本是最具家庭特征的文化资本,象征资本可以通过奉献或牺牲、有意行动和附带性拥有三种途径获得,三种基本形态的家庭文化资本均可以以象征资本的形式获利。习性是家庭文化资本的母体和传递途径,是家庭成员的一种惯性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习性可以不断重构和积累,可以使拥有者获利也可以使拥有者失利;身体化资本以习性的形式直接呈现并参与到其他两种基本形态家庭文化资本的获得、承继和获利的过程中。场域是习性形成与传递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积累、承继和发挥获利作用的争斗关系场,其中,国家是文化资本竞相进入的“元场”,学校和家庭是国家“元场”中有动态边界的次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OrderedLogit模型,基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对资本异质性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居民受教育年限越长、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越好,其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与城镇居民、男性相比,农村居民、女性受教育年限越长,其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2)物质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住房拥有完全产权的居民,其分配公平满意度显著高于住房无完全产权的居民。(3)政治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职务等级越高,居民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党派成员、乡村干部的分配公平满意度显著高于非党派成员和普通农民。(4)社会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在外就餐频率越高,对同事与朋友的信任程度越高,居民的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组织成员的分配公平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组织成员。此外,相对收入、社会保险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旅游资本既具有强经济资本属性,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非经济资本属性。现有旅游研究集中探讨经济资本,缺乏对非经济资本的关注及其与经济资本的统筹性思考。本研究运用案例演绎和归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探索性理论建构,从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的三重视角来探讨旅游另类资本性,即非经济资本的属性与功能。研究发现:第一,经营者所积累和占有的资本形式不仅体现在金融资产上,更是体现在突出的社会资本上。关系性的经营场域为旅游经营者的社会网络链接提供了条件。进一步,桥接型社会资本和结合型社会资本基于开放性的、异质性的社会网络而生成;第二,旅游消费者能够通过旅游体验和地理流动经验获得独异性的文化资本,进而能够获得社会阶层的跃升能力;第三,目的地通过旅游资源开发获得了注意力资本和象征资本,从而促使部分乡村目的地能够从地方分层的下层跃升至上层。本研究为理解旅游资本的属性和功能提供了拓展方向。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摘 要】 会计产生与发展以生产力作为原动力和恒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在改变着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如智力资本,而智力资本则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且新质生产力赋予了企业智力资本新的时代内涵。现有准则尚缺乏对智力资本的专项核算规范。企业在实务中将智力资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纳入报表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其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实现功能,但也面临部分难点问题。文章以新质生产力为视角,在理论梳理基础上采取案例方式,就企业智力资本的初始记录、价值变化、利润分享以及资本退出等业务展开研究,并从“资产权益表”的构建、多元计量方式结合、“入表”核算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建议,以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学术月刊》
摘要:基于可变贴现因子模型,可研究耐心程度对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耐心程度的提升如何推动资本存量的增加与经济增长以及相关机制。进一步地,可考察政府公共支出如何有效提升社会耐心程度,从而促进耐心资本的积累。研究表明:(1)耐心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加资本存量的积累,进而提升长期经济增长率;(2)耐心程度的提升通过促进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3)在传统的内生贴现因子模型中,政府公共支出促进消费和资本存量增长存在两难困境,而政府公共支出影响贴现因子的模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因此,政府公共支出可以通过影响社会预期,增强整体耐心水平,从而推动私人部门资本的进一步积累。研究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旨在提升耐心程度并促进经济增长。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部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利用多维返贫测算方法识别返贫农户,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农户防范返贫中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防范农户多维返贫的重要因素,但从返贫效应的视角看,人力资本防范返贫的影响更大,是巩固拓展农村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资本。(2)机制分析中,人力资本能发挥迁移效应,通过劳动力流动的部分中介作用防范农户返贫,而社会资本能发挥信息获取和抵押品效应,通过创业的部分中介作用防范农户返贫。(3)人力资本降低了农户在收入、医疗、生活维度的返贫发生概率,社会资本则降低了收入、医疗维度的返贫发生概率。(4)两类资本的防范返贫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人力资本显著降低东部和西部农户返贫发生概率,而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东部和中部农户返贫发生概率。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色。资本具有“二重性”的特性与行为规律,它既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而存在,也在渗入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中不断滋生隐患。为此,中国共产党在立场规范上坚持“人民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在制度规范上坚持“制度优势”对“资本劣势”的规约、在主体规范上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统一。迈向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驾驭资本力量,必须着力防范资本介人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风险,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注重防控资本权力化与权力资本化的两种危险、调控资本衍生的贫富差距、防止资本发展的脱实向虚、防治无序扩张的资本垄断,以此提升中国共产党资本治理的效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健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资本监管是现代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我国于2023年11月发布资本新规,从资本监管动态演进视角来看,我国资本新规逐渐与国际及主要国家监管规则趋同,并呈现出四个共同特征:一是逐步拓展适配性监管理念,二是细化风险计量规则,三是更加强调过程监管,四是更加注重与银行内部管理目标协调一致。这些变化对银行风险治理结构、数据管理、业务融合程度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形成一系列挑战。经济资本管理是银行落实监管要求的有效工具。在金融强国建设和资本监管变革背景下,银行应当利用好经济资本管理工具,建立健全经济资本计量、应用和反馈工作机制,注重资本计量参数设置的灵活性,聚焦取数、用数、算数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从而全面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促进商业养老保险购买,提升第三支柱覆盖率,打造“哑铃型”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是现阶段我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2021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截面数据,研究互联网使用与商业养老保险购买之间的关系,以及“互联网资本化”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个人使用互联网不仅能直接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而且通过社交信息、市场信息与知识信息的异化增值,促进结构型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积累,间接提高其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可能性。同时,互联网使用对商业养老保险购买的影响对青年群体和城镇居民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生命政治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身体与灵魂的思想,它长期被宗教政治和君主政治束缚,文艺复兴使得生命政治从神学走向世俗生活。 资本主义工场工业劳动取代农业劳动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为了维护工场工业劳动与社会稳定,与医学技术结合嬗变出医学生命政治。 随着机器大工业劳动的崛起,资本国家机器和资本双重规训劳动者使得生命政治嬗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命政治。 当今非物质劳动已经产生,并获得劳动霸权,根据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吸收自治马克思主义的非物质劳动思想,以非物质劳动为基础反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命政治;突破资本主义性质的生命政治的藩篱,并发展出自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政治。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7-1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必须回应的时代课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问题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也随之深入。国内学术界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特性、资本的行为规律、资本的形态与作用、资本的治理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待与处理资本的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与深入的讨论。同时应该看到,学术界在资本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在研究的基础性方面存在基础理论澄清的困境,研究全面性上存在研究视角的盲点,研究科学性上存在方法运用脱离实践需求的主要问题。总结目前学术界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问题的研究状况,对资本研究进一步的方向与路径作出探析,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资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是资本理论研究的根本立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是创新资本理论的现实基础,坚持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视角是发展资本理论的重要路径。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社会学评论》
摘要:内容提要:市场转型是否导致中国社会中政治(权力)资本的经济回报降低、人力资本回报提升以及性别不平等程度缩小,以往不同的实证研市场转型理论哪一些研究结论是可信的?究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甚至互相矛盾。本文基于1990年至2018年发表的有关市场转型实证研究的91篇英文文献的回归结果,对相关效应值进行Meta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市场转型并没有使得中国社会的政治(权力)资本回报减少,其效应值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发展还会增强;人力资本的回报也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展显著增强;市场转型也没有缩小性别收入差距;影响研究结论的主要因素是变量测量、调查区域和研究质量等。上述结论不存在发表偏倚问题,是稳健可靠的。本文在讨论部分对市场转型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探讨数字资本的特性及其运动规律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字化生产方式是数字资本形成的根本动因,数字资本主要包括电子产业资本、数据资本、平台资本、软件研发资本四种基本类型。随着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资本的增殖路径得到了重构。资本主义的智能化生产增强了数字资本对专业数字劳动者活劳动的吮吸能力,平台化组织形式使用户的无酬劳动被数据资本利用,灵活用工背后隐藏着平台资本对众包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社交消费类数字应用场景为数字资本控制情感劳动创造了条件。数字资本不仅获取数字商品的剩余价值,还发展出向其他行业收取垄断租金的资本积累形式。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主义需要充分吸纳资本文明,而数字资本逻辑终将经历一个辩证的发展与扬弃的历史过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内外部环境影响,部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继暴露、资产盈利能力下滑、核心资本持续承压,资本新规的落地对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和资本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为有效应对新规对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计量、风险自评及监管检查、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最新监管要求,文章提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深入剖析自身资本运行情况,进一步以RWA和RORAC管理为核心优化调整业务结构,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完善底层数据治理、加快资本系统建设等系列工作实现新旧规定顺利换轨实施,加速推动银行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研究是心理资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目前的理论热点之一。心理资本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领导与干预因素和组织与环境因素。现有研究既存在着研究“总量”不足的问题,在研究内容、研究设计和研究情境上也有待改进。基于研究现状和包含了多维度的拟议框架,后续研究在内容上应更加重视检验心理资本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挖掘影响效应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在研究设计上则应更多地采用跨层次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并考虑研究的情境性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27
摘要: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重塑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催生了“数字社会主义”这一新兴理论范式。西方学者对数字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虽具创新性,却陷入技术决定论、改良主义或空想性制度设计的误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剖析数字技术在资本主义应用中导致的劳动时间的剥削升级及其带来的效率异化与价值贬损,洞察数字霸权分解传统协作掩盖价值创造过程,揭示数字技术如何成为资本权力的支配载体。而数字社会主义作为生产关系在数据领域革命性重构的社会主义新形态,不仅要求数据社会公有,还强调按劳分配与数据贡献相结合,更具有算法决策权回归数字劳动者的平等内涵。数字技术导致的生产关系的数字化变革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为数字社会主义的实现确立了理论必然性,数字生产力所蕴含的解放性潜能与社会主义实践的数字化扬弃则奠定了现实可能性。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主体消亡”与“重新确立主体性”的呼声反映了资本逻辑下人类主体的危机:资本主体取代人类的主导地位,使近代主体理论主张的认识主体和自律主体信念无法实现。作为对主体危机的理论回应,仅仅肯定人类主体在生产实践中的能动性,仍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受制于自身产物的“异化”境况,即人类实现自身主体性的行动反而将自己置于客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引入马克思将价值-资本视为与人类并存的另一重主体的观点,这种非人类的主体形成一种不断自我强化和扩张的特定社会结构,成为社会运行的最终目的和主导动力。人类主体的危机正是由于资本主体的干预为原本无内容的主体规定内容,被形塑的人类主体的目标外在于自身而与资本主体一致,原本非主体的资本通过支配人类实践而成为主体。在资本主体全面支配人身心的境况下,人的解放不仅需要认识到主体性幻象并打破资本主体的现实运行,更要求新的主客同一体承接原本由资本主体占据的主体地位。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通过对西南地区S省W 村的微观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小微企业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提出未来可能的路径。研究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小微企业与乡村内部各主体间的行动逻辑、具体目标并不完全一致,面临着权力分配困境、商业逻辑与乡土社会的融合困境以及目标冲突困境。究其原因,当强势资本遭遇强势乡村时,村庄原有的利益结构被打破,而未能建构起新的“资本-乡村”利益联结机制。因此,需明确小微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定位,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使各方成为互嵌的融合体。此外,还应引导资本、农户和村集体深度融合产业链要素,促进“资本-乡村”新利益结构的形成,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学术界》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以增殖为逻辑、以商品为物质载体、以生产实践为中介的运动着的价值,在客观上发挥着调节社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分配和流通的职能,具有“资本的文明面”和资本文明悖论的双重作用。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发展耐心资本”。耐心资本作为一种新兴的、更为理性的资本形态,以长期视角、价值共创和稳健持守为核心内涵,强调长期投入、风险管控以及预期稳定的资本回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系统合力,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壮大耐心资本,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