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教育精神是对教育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的能动性部分的抽象性综合,是对过去长期办学过程的经验性总结。在“卓苦为刃,筑教为先”的甘肃教育精神中,“苦”是甘肃教育的底色和表层经纬,“教”是甘肃人民对待教育的姿态。这种教育精神的形成符合以农为生的生存伦理,同时与甘肃重教育人的社会氛围相契合,更受“耕读”文化和奋斗进取精神的深刻影响。甘肃教育精神是甘肃教育、教育精神和甘肃精神三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结果。其中,甘肃教育展现甘肃教育精神,教育精神融合甘肃教育精神,甘肃精神映射甘肃教育精神。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甘肃,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就甘肃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特别是就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多次作出批示,明确要求甘肃省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继2019年8月在甘肃兰州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之后,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又主持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全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甘肃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宝贵文献的基础上,阐发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甘肃建设的总成效,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甘肃奋力绘就美丽中国宏大愿景下美丽甘肃建设新画卷的若干路径和相关对策。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文献学 发布时间: 2024-08-09
摘要:我国内蒙古及宁夏、甘肃等地的现存金代石刻,除少量以契丹字、女真字、西夏字镌刻外,多由汉字写成,反映了当时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情况。辑得内蒙古及宁夏、甘肃等地的金代石刻十二篇,并试予整理,校正讹误,订补缺泐,按地区与年代类次。这些石刻具对考察当地历史、经济、文化及其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与学术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关键。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2023年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等相关数据,采用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法,深入分析了甘肃省科技创新的基础与优势、短板与挑战,最后提出了科技创新赋能甘肃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包括深层次释放教育创新生产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引育高水平创新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和环境氛围,促进全球优质人才资源“西北汇”;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凸显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抢占数智经济发展新赛道,以“数据要素/信息技术+”加速创新要素流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提升,形成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甘肃作为特色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甘肃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然而由于特殊地理因素和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实现甘肃农业现代化尚存优化空间。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和农业装备5个维度即5个一级评价指标检视甘肃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审思限制甘肃农业发展的原因,提出甘肃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实现了用权重数字表示的定量分析和深入理论的质性研究,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影响甘肃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当前,数字经济逐渐融入乡村,对农产品营销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研究数字经济对农产品营销创新的“牵引力”作用,在对数字经济和农产品营销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甘肃本地特点,以乡村振兴为宗旨,通过探讨农产品营销环境的新变化,梳理数字经济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赋能甘肃农产品营销创新的路径,通过提升标准、推广品牌、组建团队、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流程等措施,把数字经济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农产品营销的每一个环节。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大地湾是我国黍种最早的发现地之一,仰韶时期逐步由黍粟为主转为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体系。马家窑文化时期,形成了粟黍为主,水稻、大麻、麦类、豆类为辅的多种作物种植体系。齐家文化时期,促进了粟黍等旱作农业多样化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大地湾、马家窑、齐家文化原始聚落都表现出农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野生动物狩猎和植物采集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形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展现出种植和饲养比重逐步提高,狩猎和采集比重逐渐降低的发展趋势。原始农业的产生得益于自然环境的优越,全新世大暖期相对湿润的气候促进了农业种植的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占主导作用的食物获取方式,促进了人口增加和聚落规模的扩大。锄耕工具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制造技术的不断精细,促进了原始农业生产结构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进步。甘肃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相互交流密不可分。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运用甘肃省县域2012—202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增长理论的内容,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的差异和增长情况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存在空间关联性,既会受到本县域的影响,也会受到周围县域的影响,并且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稳定的两极化发展趋势,经济整体水平受第一和第二产业影响较大,与工业化水平、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因素呈正相关。据此,本文建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可持续提质增效的财政政策;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深入研究劳动者报酬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甘肃省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居民消费水平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等情况,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精准的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岭回归方法与Lasso回归方法研究了资本存量、人口数量、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甘肃劳动者报酬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劳动者报酬的因素依次为资本存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本研究仅供参考。
分类: 体育学 >> 体育人文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体育赛事组织者应当对其组织的体育活动中的参赛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2021年甘肃白银越野赛事件反映出体育赛事组织者在安全保障义务方面的不足,导致参赛者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同时也影响了组织者的声誉。通过文献分析和事件分析,组织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衡量标准包括风险是否可以被组织者合理预见、组织者预防和控制风险的能力、组织者行为与致害风险发生的关联度、受害人自我保护可能性以及风险的致害程度。因此,判断义务人责任分配比例时应当充分结合上述因素综合衡量各方主体的风险责任,平衡安全保障义务与自甘风险的对抗关系,全面分析组织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和责任程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新兴业态,其最大特点是将创意和经济进行深度融合,用创意推动经济发展、用创意引领消费、用创意促进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甘肃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文化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促进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推进甘肃省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本文从理论层面着手,围绕创新性、原创性、差异化、融合性等方面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其次,从相关政策、产业融合方面分析了甘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文化融合背景,从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甘肃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在构建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甘肃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并对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规律从时间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甘肃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错综复杂,且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利用甘肃省2005—2020年数据得出:耦合时序变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性。本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