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摘要:诞生在抗战硝烟中的《新华日报》,以“意出象外”的图像隐喻叙事参与到公共舆论和社会事件的建构中。《新华日报》同人们以新闻事件辅以图像的办报活动来推动社会变革,一是对社会议题的纪实性描绘,以凝聚全国民众抗战情感来探索图像的实用价值;二是基于新闻观念的“宣传喉舌”功能,通过漫画来反映抗战叙事式的图像美学。从报刊新闻漫画的表意逻辑与隐喻价值角度出发,为探求报刊的图像叙事观念、图像视觉化表达提供了可视化的建议。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科技手段的应用对政府的行政与管理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缺乏细化规范,自动化行政也给传统正当程序要求带来挑战,吞噬相对人享有的听证权、卷宗阅览权、要求处分者说明理由权和陈述申辩权等程序性权利,带来相对人瑕疵指令举证、个人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方面的现实风险。一个健全的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需要从完善立法文本中程序性权利相关规范、健全执法过程中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明晰司法过程中行政主体和归责原则、构造相对人程序性权利外部监督体系四个方面建构。处理好技术变革与行政法律秩序的双向互动关系,才能确保行政法的时代适应性,使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得到真正保障。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摘要:中国宪法的鲜明特色在于创置了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和公民监督等多种类型的监督制度,展现出强大的权力监督功能。2018年监察委员会入宪,其权力监督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中国宪法构建了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明确了集中统一的监督领导体制,形塑了对监察委员会的多元化监督机制,为权力监督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系统性的制度平台。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一体性塑造了中国宪法的监督制度体系,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性则为其权力监督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动力源泉。中国宪法权力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还依赖于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摘要:审美认同属于文化认同的精神层次,在文化认同的内核之中,是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深层次的纽带。一方面,审美认同作为文化认同的重要维度和价值取向,具有促进和强化文化认同的功能;另一方面,从审美现代性角度,审美认同日益成为文化认同的核心动力和结构基础。群体的审美认同是一种可以再建构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本质上是一种关注现世生活的审美文化。中华文化的审美性表现为一种整体性的风格,具有尚文、尚乐、尚雅、尚俗四种特征。“天人合一”思想是构成这一审美精神的哲学根基与历史逻辑,具体表现为“天下体系”的空间想象和“月令节律”的时间想象,二者共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在化、秩序化、审美化,从而创造了作为整体性的美学中国。中华文化审美认同是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核心纽带,其在突显中华文化认同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共享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审美认同的建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从国家文化治理的高度出发,统筹内外部资源,兼顾传统性与现代性,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通过incoPat 对东南大学在2003—2022 年期间申请的国内专利进行了统计,在专利申请趋势、技术分类、法律状态、维持时间、转让许可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专利质量和专利转化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建议,助力东南大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的建设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同类型的工科类院校在提高专利质量、促进成果转化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哈贝马斯的辩证法思想蕴含在他的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理论中。如果说主体的形而上学化是现代性哲学话语的轴心,那么哈贝马斯则基于对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的反思,建构了以主体间的话语商谈和对话交往为内涵的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哲学话语。哈贝马斯以主体间的道德对话和政治商谈为切入点,实现了辩证法的语用学转向,推动了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从为形而上学服务的真理逻辑向谋求伦理和政治共识的实践逻辑的转变。哈贝马斯对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阐释,是对辩证法在对话中寻求共识的实践智慧的当代发展,深化了辩证法的现代性意蕴的研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阐释具有启示意义。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 黑格尔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研究进入当代中国 , 需要回应时代精神的当代性与 话语体系的中国性。 黑格尔伦理思想在西方经历了“ 完全否定 —现实关注 — 内在证成 ” 的 路径 , 当代中国的黑格尔伦理思想研究缺乏理论与学术的 自 觉 , 中 国黑格尔研究需要一种 道德哲学意义上的启蒙与再出发。 从黑格尔现代性 自 由价值理念以及对其确证的哲学体系 解读中 , 可以发现黑格尔体系的“ 普遍性 ”特质以及“ 开端性 ” 的文化本位主义 , 从而理 解黑格尔体系的理论价值与知识局限 , 进而发现在黑格尔现代性意识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的伦理理解的可能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根据新修改《档案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档案服务企业所受行政处罚决定应在社会层面公开。引入这一制度,能够发挥监督档案执法活动、预防档案违法风险、惩戒档案违法行为等多重功能。根据其具有影响档案服务企业利益的制裁属性,以及由档案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权力属性,档案处罚决定的公开,不应归类为政府信息公开这一事实行为或行政处罚这一法律行为,而是作为一项独立规制措施。在此性质定位下,需要为公开档案处罚决定配置以控权为底色的制度内容,明确“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的基本立场,并设计相应的判定标准、技术要点、程序规范等具体规则。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档案法》法律责任条款是惩治档案违法行为的规范依据,也是贯彻立法目的的基本方略,兼具保障档案安全、促进档案利用、深化档案法治三重功能。即便如此,《档案法》法律责任条款依然存在档案违法行为列举不全、档案行政处罚畸轻、档案行政处罚监督缺位等问题,阻碍着法律责任条款规范功能的发挥。对此,应当结合档案法制建设状况有针对性地予以完善。一是设置兜底条款,平等保护不同性质档案;二是引入“双罚制”,全面提升档案行政处罚力度;三是依托检察机关,强化档案行政处罚外部监督。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我国“独立保函司法解释”适应了法律规则和法学理论发展的国际性、时代性需求,但从其出台至今的周期性司法实践看来,司法机关对保函的独立性认定问题,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各地法院的判决标准分歧明显。独立担保制度产生于欧美发达国家,早期独立担保项下规则适用的基本向度均与欧美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商事发展需求相关。在资本主义目的因子的驱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国家对独立保函的独立性认定标准各异。中国司法对独立保函的独立性认定思路应以“一带一路”倡议需求为导向,参见域外“重实质轻形式”的历史性成果,对“单据”“基础合同”“从属性条款”等争议问题明确定位,采用宽松认定的基本态度。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村规民约是民族地区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机制,在转型期民族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宁夏五个行政村实地调研后发现,民族地区村规民约构成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兼具地域性与政治性。就其类型看可分为教化型、惩戒型、激励型,故而在评价标准上不能单一。应以法政策和法理论的评价体系为参考,形成内容合法性、形式合理性、程序参与性的多重评价标准。针对各个类型的村规民约在治理实践中的制度偏差,可从内容合法性与合理性、形式丰富性与完整性、程序参与性与激励性三方面予以优化。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20
摘要:新《巡视工作条例》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优化了巡视职责的分配,实现了横向、纵向以及公私间监督力量的整合。系统思维在中国共产党体系思维的引导下、党内治理复杂性的催化下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需求下而出场。适用于巡视职责分配的系统思维需要特定条件支撑,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党建观念、健全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从系统思维来看,后续应注重多主体参与和全过程协同,细化巡察工作职责,不断加强公私部门之间的协作,以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06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学界对于比例原则司法适用问题的研究局限于传统的行政法议题,而对于教育行政诉讼,尤其是学位纠纷案件的关注尚不够。 学位纠纷处理引入比例原则具有一定的正当基础,既能够为学位纠纷的解决提供理论进路,也有助于彰显比例原则的实践价值。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类型化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学位类别与审理程序上,还是在适用情形与法院判决上,学位纠纷案件中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都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 法律规范缺位、解释空间过于狭隘、程序与标准没有统一以及缺乏案例指导制度是比例原则司法适用的主要困境。 对此,可以从完善立法、拓展解释空间、确立统一的适用标准以及建立指导性案例等方面着手,从而更好地推动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推动政府数据资产管理对于打造服务型政府,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但目前政府数据资产的管理仍面临着政府数据标准不一、政府数据价值不确定、政府数据产权界定复杂等困境。为了充分释放政府数据资产的潜力,可以采取公众参与数据资产管理的方式,对政府数据资产进行目录制管理,明晰政府数据权属界限,消除不同数据主体间的权属疑虑。对政府数据实行分级分类式保护,可将政府数据分为重要数据与核心数据,对于不同级别的数据予以相对应的目录管理,以最大化挖掘政府数据价值,实现政府数据资产的动态化管理,激活政府数据资产要素,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的有序运行。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建立巡察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下沉至基层的必然要求。鉴于基层政治生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赋予了相关主体一定的裁量权,使其可以“结合实际”确定巡察工作职责,以提高巡察监督效能。但是,“结合实际确定”巡察机构职责的裁量权并非毫无边界,应当由市级党委参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察机构职责予以细化规定,以使巡察机构职责与巡视机构职责具有同构性,进而有利于巡视巡察一体化推进。“结合实际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党组织类型、群众反映问题、审计监督获得的线索等,确定的重点内容有巡察内容与巡察方式等。依据体系解释,巡察机构职责不得违背党中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不得违背巡察“政治监督”的定位,不得违背巡察权的性质。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15
摘要:“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我国自主话语体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其原始框架建立在“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监督”和“地方执行委员会监督”之上,后历经“党的监督”、“党内监督”表达,2015年被作为一个整合概念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正式将这一概念上升为全党共识。在这一体系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回应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演化过程体现了渐进与突变相结合的特点,形成路径展现了不同监督类型从独立发展到联合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党内监督体系”展现出其独特职能——确保组织纪律与推动党的建设。基于党建国家的逻辑,“国家监督体系”在结构和内容上深受党内监督的影响,这一体系将“党内监督体系”“国家监督体系”以及“社会监督”融为一体,其核心聚焦于加强党的领导,手段在于“体系化”。在这一体系中,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社会监督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互补性的监督网络。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风险迭生,亟须刑法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手段来保障档案安 全。立足预防主义视角,采取预防刑法模式可以为档案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档案安 全的刑法预防保护既有现实需求,也有实定法依据,还有正当性基础,应当成为未来刑事立 法的主要模式。依据档案安全的刑法预防性保护需求,可将档案安全法益划分为档案的客 观真实性利益、档案的完整性利益与机密国家档案的安全性利益。对档案的客观真实性利 益的保护,可增设以“行为要素”和“情节要素”为核心的伪造、变造档案罪;对档案完整性 利益的保护,可增设以“行为要素”和“结果要素”为核心的故意损毁档案罪。
分类: 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7-08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海量的数据、优质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支撑下能够实现多项技术赋能。但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能够适用到智慧司法领域,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其嵌入,尤其是该项技术在赋能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的边界如何,这对于深层次建设智慧法院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审判活动的智能化运用,可促进可视正义的实现;通过诉讼服务的可及性,可实现司法为民理念;通过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可实现能动司法目标。然而,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带来上述诸多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具体可以划分为由数据“幻觉性”引发的一般风险、由技术垄断性导致的重要风险以及由数据不可控产生的核心风险。对这些风险,应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采取相应的规制路径:可以通过对训练数据库的标准化构建以实现数据的“幻觉性” 规制,通过辅助性原则的引入而实现技术规制,通过对服务提供者科加义务以实现对数据不可控的数据规制。即运用数据“幻觉性”规制、技术规制与数据规制,实现对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的一般风险、重要风险与核心风险的防范,以期完成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智慧法庭建设的风险最小化与技术赋能最大化,最终实现该项技术高质量赋能智慧法院建设。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6-28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当前,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需要专业知识介入才能解决的专门性问题。然而,集专业性、交叉性 和普遍性为一体的档案专门性问题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正在进行但却被严重忽视 的问题。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将档案专门性问题从纷乱庞杂的常识体系中抽象出来,进而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档案 专门性问题解决程式。具体而言,可尝试分别从规范、实践和工具三个维度入手,在效力级别较高的法律规范中 实现对档案专门性问题的规范续造;在档案管理、档案执法和档案司法中优化现有的专家介入机制;针对档案专 门性问题解决程式的启动、运行和审查等环节对治理资源进行精准配置等,最终力求使专门性知识能够更好地 服务于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绿色金融政策是推进经济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但在减排降碳实际效果方面存在减少还是转移的争议。基于中国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造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该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及作用边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政策对试点城市具有显著的减排降碳作用,且能通过空间溢出对周边地区产生邻地协同效应,其影响阈值约为300公里;区域资源禀赋过高、工业基础固化、碳中和进程过快三方面均不利于绿色金融政策促进降碳;绿色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调整是绿色金融政策减排降碳效应的两种作用机制,且后者贡献优于前者。基于此,建议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政策,稳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升级,合理规划政策试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