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中庸》从其思想源头上来说是一部关于领导学的著作,集合了我国上古至先秦时期关于“中”的言说,接续并系统化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以领导学的视角解读,《中庸》是一个独特的领导哲学体系。中庸型领导致力于万物共育的志向追求,它赋予领导者成就个体发展、促进系统繁荣的使命。沿着领导者的历练轨迹,中庸型领导以“中和”的性情为发端,构建了“用中”“时中”“执中”的领导能力体系,倡导发展理性、遵循“人”道以及怀有“至诚”之心的领导品德境界。开展中庸型领导的研究,能够启发世人打破传统的学校领导者角色认知,回望学校领导情境中的关系问题,并重申以人为主体的学校领导价值追求。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育人是教师决策成为伦理决策的关键维度,指向育人的中小学教师伦理决策关注育人成长、使人为善而使其能够关照学校德育。 以决策育人的中小学教师伦理决策的发生映现学校德育理念的同时受到学校德育理念的启益、践行学校德育制度的同时接受学校德育制度的规约、引领学校德育实践的同时附随学校德育实践的统整。 以育人为导向的中小学教师伦理决策能够导引学生道德行为的培育、强化教师道德敏感的培养、推进学校道德环境的培塑。 在此背景下,培育关照中小学德育的教师伦理决策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基本立场、落实教师教育的制度规范、优化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遵奉决策行动的边界原则。
分类: 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过度依赖个人工作经验,缺乏对科学证据的运用,是当前中小学校在推进学校改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际循证教育改革的探索表明,循证学校改进能有效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管理效能。以美国“为了所有人的成功”循证学校改进项目为例,呈现循证改进的一般模式;同时结合本土行动,归纳循证学校改进的实践路径及关键要点,包括培养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循证意识,加强专业力量与一线实践的合作,建立科学的测量工具箱和数据分析体系,注重因果推断的高质量证据的获得与使用等。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学校视频资源是取材自学校场域或服务于学校内部人员的视听材料,是一种“新”的教育领导与管理资源,具有具化领导理念、优化管理过程及深化教育改革的价值优势,其发展应用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相契合。中小学校视频资源的领导与管理对于促进学校变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可从政策聚焦、时代考量及价值凸显三个维度理解和把握。面对变革与转型,中小学校长需系统提升将学校视频资源纳入领导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即“视频领导力”,具体包括“视频感召力”“视频前瞻力”“视频影响力”“视频决断力”和“视频控制力”,从而切实推动学校在教育数字化的新赛道上走向高质量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教师退出机制改革的地方探索引发了认可与存疑等不同态度。对“退出机制是不是一项好的改革”的判断,离不开对“退出机制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改革”的理解。站在跃变式改革的角度,会将退出机制视为根本性重构、本体性改革,更加关注短期“适应”,更为强调制度变革;立足持续性改革的角度,则会将退出机制视为补益性优化、情境性改革,更加关注长远“适应力”,更为强调组织变革。不同的性质理解会形成不同的取向、选择及行动结果。就教师的基础地位及当前的现实看,从持续性变革的角度理解与推行教师退出机制,更合实情也更可取。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8-07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地方公费师范生未来职业发展差异与其最初的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紧密相关。基于山东省511名地方 公费师范生专业努力规划、职业坚守规划、专业发展期望及领导职位期望特征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其职业倾向呈现为 积极进取、积极奉献、消极谋生三种类型“;从教动机“”职业认知“”职业选择满意度”是导致不同职业倾向产生的主要 影响因素,且差异显著。对不同职业倾向地方公费师范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有助于优化其未来职业发展。
分类: 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6-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当前学校美育实践存在着“人学空场”现象,表现为美育目的知识技能化、教 学过程主体性弱化和育人功能狭隘化。 在人学立场上,学校美育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 点,通过审美活动确证人的本质,在审美关系中彰显人的主体性,最终使人在感性发展中 走向全面发展。 为此,学校美育应回归以美育人本位,重塑立德树人的审美向度;突破校 内场域边界,实现全域覆盖的审美浸润;加强主体审美互动,构建师生共生的美育课堂; 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唤醒整全发展的审美生命。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村学校生源分布影响着农村学校布局与农村教育发展,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依据。以下伏头学校为个案,采用深度访谈和 GIS空间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质性研究呈现出1952-2020 年 农 村 学 校 生 源 分 布 时 空 演 化 的 动 态 格 局。 在 “人 地 关 系 地 域 系统”理论观照下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学校生源分 布 在 时 间 上 波 动 显 著,表 现 出 1952 年 起 步,1959年以来增长,1978年达到峰值,此后40年间逐步 减 少 的 演 化 过 程;农 村 学 校 生 源 分 布 在 空 间上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化过程;教育政策导 向 的 学 校 办 学 层 次 与 师 资 力 量 的 变化,经济结构、婚姻观念与教育观念转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 不 同 程 度 和 类 型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是 农村学校生源分布时空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 明:教 育 要 有 扎 根 性、生 态 性,与 当 地 的 人地关系相匹配;教育要有平衡性、协同性,与当地的人地关系相协调;教育要有主体性、制约性,与当地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发布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更是涉及战略规划、文化转变和能力构建的系统性变革。 在“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题论坛中,跨学科的专家学者立足于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的历史交汇点,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挑战、机遇和发展方向,提出构建智能化、包容性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的未来构想。 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革命浪潮,教育领域需要主动开展前瞻性探索和实践,塑造与科技革命深度融合、双向赋能、人机协同的新业态。 教育领域要警惕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制定前瞻性政策、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保障教育质量,遵循教育伦理。 同时,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应主动转变教育科学研究范式,挖掘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实践应用场景中的价值,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促进。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1-20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高品质的诗性教育需要高品质的诗性领导。西方学者从诗学与领导学交叉融合的角度,正式提出并阐发了“诗性领导”理论。在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治理实践中,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诗性领导”概念及其表述,但与这一概念相关的艺术的、审美的、诗意的治理主张和实践探索层出不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诗性领导资源。这些资源至少为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提供了三个层面的滋养:“道德仁艺”的诗性领导人格、“兴观群怨”的诗性领导功能以及“成风化人”的诗性领导境界。随着社会生产力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持续增长,教育正从“功利教育”转向“美好教育”,教育治理也迫切需要进入法治、善治、美治相得益彰的境界。这对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专业认证作为推动我国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引擎,催生了师范类专业的转型变革。基于专业认证的师范类专业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核心目标,构筑了涵盖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政府机构、教育行业、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复杂网络系统。这一系统通过对师范专业系统效能的可测量结果进行评估,打通了高质量教师教育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之间的连续性证据链,实现对专业质量的持续监督和评价。基于专业认证的师范专业课程结构由离散形态转变为模块化的“装配式结构”注重跨学科内容的融合和知识结构的深度整合。专业认证制度的优化需要强化多元主体的证据体系,推进核心素养测量的可操作化,并构建一体化教育实践框架。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摘要: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对义务教育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内涵、价值及内在关系进行梳理,初步建构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树立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从课程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从教材分析中落实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从评价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
分类: 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学习分析基于数据阐释学习表现、揭示学习规律并提供适应性反馈,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目前,学前教育场域下的学习分析多依赖经验观察,以数据驱动幼儿区域活动的学习分析路径尚不明确。从政策指引、理论基础和实践趋向层面剖析数据驱动幼儿区域活动学习分析的理路,揭示了技术供给、学校变革和幼儿个体成长层面的现实困境。为实现数据的有效赋能与价值变现,未来应持续优化智能采集设备,低侵入性感知幼儿数据;秉持生态系统理论,科学化搭建学习分析环境;发挥技术联动作用,多角度分析幼儿学习信息;重视伦理隐私安全,全方位关注幼儿和谐发展,以期革新评价工作、提高保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