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1-09
摘要:气候变化诉讼作为推动国家减碳排放政策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开始在中国与日本出现。中日两国的气候变化民事诉讼路径有所不同,但都围绕起诉主体的适格性进行讨论,特别是对于被告适格性的认定门槛应有所降低;而关于此类诉讼所涉及被侵害客体,呈现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两类形式,本文涉及的两国诉讼分别从人格权与社会公共利益两个角度,探索直接损害是否存在。在责任构成中,面对损害重大风险的不确定、被侵害权益保护边界的模糊以及因果关系的举证困难等问题,应该重视违法性与其他衡量要素的独立性、以及从重构因果关系的认定方式与理解方式方面进行应对。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新西兰是首个与中国构建双边FTA的西方发达国家。新西兰—中国FTA升级议定书于2022年4月生效实施,并力争尽快以负面清单方式展开服务贸易后续谈判。新西兰和中国均为首批实施RCEP的成员,双方还签有“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在新西兰-中国FTA和RCEP框架下,新西兰与中国的合作机制日渐完善与拓展。中国自2013年起已连续10年为新西兰的最大货物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国,自2011年起连续12年为其最大货物贸易进口来源国。新西兰至2020年在世界银行的年度营商环境报告中已连续12年“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居于全球首位,中国对新西兰直接投资亦呈发展势头,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合作更展现广阔前景。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6-05 合作期刊: 《学术月刊》
摘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国际视野来阐释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可以发现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是理论逻辑与本土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时序意义上看,中国城乡关系正由割裂对立走向融合发展,但二元结构失衡问题仍然存在。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遵循一般规律,但农业农村发展绩效、城乡发展差距等维度呈现的独特性更值得研究。人多地少的禀赋条件、本土化的要素组合方式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是形成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中国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应注重四个方面,即:客观评价和准确把握其历史方位,立足国情和制度背景选择其实践路径,增强政策的组合功能和制度之间的协同效应,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考察产业互联网对高端制造业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及排除其他国家政策影响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互联网对高端制造业企业价值的提升在沿海地区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中作用明显。本文从政府、平台、企业三大主体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强化产业互联网提升企业价值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9-19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陈敬容小说佚文《被遗忘的桥》《打破了一只花瓶》《挣扎》的发现,对理解该诗人于特殊人生阶段的文学活动,及其生平与创作姿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三篇小说佚文发表于 1946年的《文讯》月刊中,小说内容与其情感经历有直接的关联,属自传体小说。首先,这三篇小说文本较之诗歌作品,能够更加直接地构成诗人情感生活与创作生涯的不二佐证。其次,这三篇小说中有两篇署名“蓝冰”,根据小说文本与同时期诗歌的照应可以发现,这一笔名并不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仅是诗人发表译诗的署名,而代表着对其个人情感生活的反思与怀缅,这对理解其整体创作面貌具有重要价值。最后,这三篇小说与诗人以“蓝冰”署名的其他文学活动形成呼应,并集中展现出作家独有的写作姿态,即融于生命的回应式创作与面向未来的确证式创作。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文章深入剖析亲人、教师和朋辈“三位一体”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逻辑架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对塞里格曼和彼得森相关理论的深度阐释,解析社会支持系统各要素如何助力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并揭示其协同作用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探讨了信息流广告的间接效应,即在广告带动下,有更多用户通过算法推荐、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产生订单。基于短视频平台数据,文章测算用户在信息流内容下产生的订单增量,检验广告投放量对订单增量是否存在显著作用。结果表明,信息流广告存在两类间接效应:其一,信息流广告对广告受众存在种草效应,算法后续会为广告受众持续推送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其二,信息流广告对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具有加热效应,算法将热度更高的内容推送给更多非广告受众。此外,文章也揭示了间接效应的重要调节因素,即广告原生性与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数量,这将有助于商家衡量信息流广告的真实效果,以及优化广告间接效应的表现。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07
摘要:农业规模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环节,其发展历程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共同构成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均衡的战略支点。基于31个具备新型城镇化发展潜力的地级市数据,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运用熵权法,结合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规模经营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两者协同发展的模式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间农业规模经营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差异,中、东部地区为正向协同关系,西部地区为反向背离关系。基于此,当前应畅通城乡间要素流动的渠道,加强顶层设计,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协调发展,同时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条件制定针对性政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摘要:随着生产力发生质变跃升,生产要素也相应发生变化,游戏产业得到系统性、结构性发展。《黑神话:悟空》的出现突显了游戏产业中新质生产力,其生产过程中劳动要素相较于传统游戏产业的生产力劳动要素已发生了能级跃升,劳动力从传统小制作团队迈向新型专业人才联动;劳动工具从传统游戏编程转型新型技术引擎驱动;劳动对象从传统B级游戏跃向高质量3A巨作。同时生产力的跃迁给现代游戏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应以人才培养驱动游戏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游戏产业升级;以业态融合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摘要:[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既受地区间原有发展水平的制约,又依赖于持续的内生驱动力。本文聚焦山东半岛城市群,将18个地级市划分为三个经济圈,构建“基础-过程-绩效”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运用熵权TOPSIS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城乡融合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地理探测法对驱动因子进行识别,最后对未来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结果发现不同的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特征,具体而言胶东半岛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最高而鲁南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最低。探测因子分析表明,政府干预程度是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为增强关系。空间因素表明,不同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动态转移呈现“马太效应”,低水平城市会拉低邻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而高水平城市则能推动邻域城乡融合发展。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20
摘要:随着生产力发生质变跃升,生产要素也相应发生变化,游戏产业得到系统性、结构性发展。《黑神话:悟空》的出现突显了游戏产业中新质生产力,其生产过程中劳动要素相较于传统游戏产业的生产力劳动要素已发生了能级跃升,劳动力从传统小制作团队迈向新型专业人才联动;劳动工具从传统游戏编程转型新型技术引擎驱动;劳动对象从传统B级游戏跃向高质量3A巨作。同时生产力的跃迁给现代游戏产业带来一定的启示:应以人才培养驱动游戏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游戏产业升级;以业态融合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获得感”已成为当前衡量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程度和评价民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是城市社区居民在客观现实满足了自身需求后产生的一种正向积极的感受或评价。结合需求理论构建了测量城市社区居民获得感的指标体系,并利用CLDS2014的数据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获得感一般,有待提升。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的获得感有了显著提升;来自社区维度的获得感低于来自个体层面的获得感;社区身份、公平感、社会预期、社会信任等对城市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有显著影响。为此,需要调节收入差距,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居民个体获得感;培育社区意识,促进社区建设,提升居民社区层面获得感;营造公平氛围,促进社区信任,提升居民获得感。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为探讨教育家精神如何成为铸就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要素,运用Nvivo软件对32名校长的访谈语料进行质性分析,构建多维度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以揭示教育家精神在校长领导行为中的内在逻辑与表现形态。研究发现,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校长领导力的内嵌核心,而且深刻塑造着领导者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是推动领导力从表面向深层拓展、从理论向实践升华的重要驱动力。据此提出教育家精神的“三化”路径,从而为再塑校长领导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文章基于企业知识基础理论,从本地与海外知识互补的角度,选择61496 家内外资科技企业150428 个样本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不同知识禀赋内外资企业如何利用不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知识提升其创新绩效,并探索研发合作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拥有海外知识优势的外资企业来说,具有本地知识优势的本地客户能够有效补充其本地知识的不足,提升其创新绩效,并且来自本地组织的研发合作能够正向调节此过程;对拥有更多本地知识的内资企业来说,具有海外知识优势的海外供应商能够有效补充其海外知识的不足,提升其创新绩效,且此过程也得到企业研发合作的正向调节。文章从本地与海外知识互补的视角,探讨具有不同本地与海外知识禀赋的内外资企业如何差异化利用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知识提升其创新绩效,对研究企业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创新管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利用中国2003—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和产业间的经济与技术关系,测算地区产业的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及整体多样化,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空间估计模型、分位数估计、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探究产业多样化发展对地区失业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以及整体多样化均与地区失业率显著正相关,即产业多样化发展提高了地区失业率,进一步内生性处理、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失业率越高的地区,产业多样化发展对地区失业率的影响效应越强;产业多样化发展不仅直接导致本地失业率上升,空间溢出效应还会提高周边地区失业率;产业多样化发展形成的城镇人口规模增长效应与产业之间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的不协调是推高地区失业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协调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培养劳动力职业素养和技能,降低地区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