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景观资源价值评价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景观资源作为环境资源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逐渐重视景观资源价值评价,国内外有关景观资源价值评价的研究文献数量也不断增加。国外景观资源价值评价研究工作开展比较早,特别是欧美国家,最早的相关学术文献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期,但早期只是一些零星记载,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国外研究相比,虽然国内有关景观资源价值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但因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且很早就有山水审美理论,在景观资源价值评价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回顾了国内外景观资源价值评价发展过程和梳理了现阶段研究成果,探讨了现阶段研究成果所做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景观资源价值评价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我国景观资源价值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投资: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之一的绿色投融资是中国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梳理1990-2021年间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简称CNKI)的绿色投资文献,可以展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轨迹、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30年来绿色投资发文量和研究主题与全球有关气候环境方面的重大协议是同步跟进的,切实回应了有关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集中在绿色投资内涵、绿色投资作用机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有关“中国”以及“一带一路”的绿色投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绿色投资的研究演进过程呈现出从外生性到内生性,从合规性到战略性,从对环境被动的风险规避到主动的社会责任承担和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发展态势。未来研究应更多立足国情,加强多学科融合,多维度诠释绿色投资作用机理及发展逻辑,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绿色投资新问题。

  • 1993—2023年国内消费主义思潮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1993一2023年收录的篇名包含“消费主义”的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共621篇进行计量分析,从文献特征、热点议题和总结与展望3个方面对国内消费主义思潮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国内消费主义思潮研究热度总体不高,2006一2016年是发文量增长的关键期;相关研究合作较为缺失,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热点聚焦于消费主义的概念辨析、表现、负面影响以及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等方面。展望未来,应加强不同学科对消费主义的研究,丰富消费主义影响群体的相关研究,增强消费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交叉研究,重视消费主义的实证研究。

  • 21 世纪以来教育家精神的和未来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2-06

    摘要:教育家精神引领着教育理念的创新,塑造着教育的未来图景,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将CNKI数据库中420篇有关教育家精神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教育家精神相关研究的纵深推进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国内对教育家精神研究的关注始于2011年并有持续加强的趋势,但是科研合作趋势较弱且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合作群体及科研团队;既有的研究聚焦于教育角色与素养、教育体系与层次、教育理念与实践、教育价值与理想等方面。后续教育家精神研究的持续深入,需要不断拓展和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丰富研究主题;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师范生群体或地区进行定向研究;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协作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框架。

  • 21世纪以来教育家精神的和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26

    摘要:教育家精神引领着教育理念的创新,塑造着教育的未来图景,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将CNKI数据库中420篇有关教育家精神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教育家精神相关研究的纵深推进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国内对教育家精神研究的关注始于2011年并有持续加强的趋势,但是科研合作趋势较弱且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合作群体及科研团队;既有的研究聚焦于教育角色与素养、教育体系与层次、教育理念与实践、教育价值与理想等方面。后续教育家精神研究的持续深入,需要不断拓展和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丰富研究主题;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师范生群体或地区进行定向研究;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协作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框架。

  • 2019—2021 年明清史研究的进展、热点与趋势 ——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为基础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1-1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2019—2021 年,明清史研究依旧繁荣发展,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和历史地理等领域研究稳步推进,成果迭出,其中明清国家治理研究、明清重大宏观认识的反思等方面研究较为集中,成为近年来明清史研究领域的热点。明清史研究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视角更多维、方法更多样基础之上,呈现出对自身理论和话语体系建设的深入思考,同时因全球疫情肆虐,关注和思考生命在历史上的状貌和意义的生命史学等得到重视,成为明清史研究新增长点之一。 

  • 智慧图书馆“三高”论文特征分析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对智慧图书馆相关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梳理,为地方普通高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发展提供参考。聚焦2013-2023 年间以“智慧图书馆”为主题的“三高”(高被引、高下载、高 PCSI)论文,从时间分布、研究主题、研究贡献等具体内容逐层分析这些高影响力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等,梳理其关注的焦点和主要内容,挖掘智慧图书馆研究策略,探寻图书馆智慧化发展路径。 

  • 外语教师动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摘要:外语教师的动机研究是动机研究中一个尚待进展的新范畴,该文对国内外三十余年的外语教师动机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了外语教师动机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石,并根据上述理论系统分析了外语教师动机的含义、类型、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式。经过大量文献整理,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经呈现出研究理论多以社会学及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对象以英语教师居多,研究方式也相对单一等特点。因此未来研究成果应该抓住外语教育动机的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以多样性视角促进其向纵深发展。

  • 公正转型的地理学与展望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摘要:为推动贯彻《巴黎协定》,实现“双碳目标”,中国需摆脱石化能源依赖,构建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能源消费方式。可持续转型是指新旧技术体制的替代过程,但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引发社会不公正问题。如何实现区域公正转型已成为当前经济地理学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聚焦公正转型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究该议题地理学研究的背景基础、关注热点与知识特征,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研究发现:①公正转型的地理学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学者对西方老工业区(资源型地区)社会-技术转型问题的关注:即这些地区为解决环境问题,推广绿色技术与产业转型,由此产生传统工人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②公正转型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理论构建与实证观点。地理学因介入较晚,相关研究仍处公正转型主流学术圈的边缘,但 “地方”、“尺度”和“时空语境”等地理视角和概念开始逐步被认可;③公正转型的理论话语体系由西方发达国家构建并主导,但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转型推动者和城市/区域试点者,公正转型地理学具有广阔的实证和理论再构建空间。本文认为:中国地理学者应抓住历史机遇,关注诸如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地方转型实例;特别关注边缘和弱势地区(如老工业区、资源型城市和生态脆弱区等)转型及其社会公正问题,将公正转型研究视为当前与未来区域发展不平等性研究的重要议题。

  • 基于文献计量的智慧边境与展望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03

    摘要:智慧边境建设是保障中国边境安全、维系国家地缘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利用Cite 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解析智慧边境研究特征及国外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智慧边境研究方向。结果表明:智慧边境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发文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研究关注度较低。智慧边境研究群体分布分散,仅存在少量合作关系,尚未形成作者网络群,美国、英国、中国、加拿大、德国是研究智慧边境较多的国家。边境安全是智慧边境研究最受关注的话题,移民管理和智能监控是智慧边境建设的重点。智慧边境研究主要围绕智慧边境内涵、智慧边境需求、智慧边境系统、预警机制构建、再边境化与智慧化和边境战略与跨境合作6个议题展开。未来,智慧边境研究应深化智慧边境理论与方法创新,开展中国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加强通道精准管控与预警研究,探究多主体联动与人性化治理模式。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价值论研究: 核心议题、 历史追溯与经典回顾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价值论研究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界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价值创造问题”“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性”“人工智能与人类劳动的发展趋势”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其核心议题是“经典劳动价值论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否已经过时”,且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未达成共识。基于此,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追溯历史,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机器创造价值”“经典劳动价值论失效”等论断予以科学回应,并适时提出新解释、新观点。本文回顾经典,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再度审视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价值论,以期澄清疑惑、提高认识,增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解释力。

  • 杨志军文学创作年表(1976-2024)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杨志军,男,汉族,曾用笔名高梧、文途禹、杨志君、金晟,1955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宁,祖籍河南孟津,现居山东青岛。1970年 12 月应征入伍,1976年从部队复员后在《青海日报》担任记者,1977年考入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供职于《青海日报》担任农牧记者、副刊编辑。1995年10月作为引进人才调到青岛出版社(即后来的青岛出版集团),负责创办《通俗文艺报》(后改名为《青岛财经日报》),担任编辑直到 2015年退休。杨志军长期致力于写作,迄今出版长篇小说 31 部,发表(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诗歌、评论、通讯、报告文学 100 余篇(部),长篇小说《藏獒》入选“新中国 70年 70部长篇小说典藏”,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入选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名家”,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汇文艺奖 1988年“全国文学新人奖”、首届“澳门国际儿童文学奖”、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第四届江西省文学艺术奖、青岛第一届及第二届“海鸥文学奖”、《当代》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多项荣誉,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的一百本优秀图书”。

  • 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意义、现状与展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21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加强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既有助于高校思政课育人价值的彰显,也有助于提高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鉴于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兼具积极的学理和实践意义,学界同仁近年来主要结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教育路径、教育成效等四个大的学理维度展开了相关研究,既取得了可喜的学术进展,但也客观存在着一定的学理反思空间。着眼于今后继续推动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可以不断走向深入、取得更大突破之目标,学科视野的交叉延展、研究方法的多元互促研究体系建构的科学系统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三个方面。

  • 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伦理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历史维度、本体维度、实践维度、时代维度四个方面对经济伦理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为中国经济伦理知识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未来可从拓展理论框架、加强实证研究和创新研究视角方面提高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 国内社交网络可视化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目的/意义] 揭示国内社交网络可视化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文章用内容分析法归纳了70篇文献内容,揭示了社交网络可视化内涵及研究框架,并从架构体系、核心内容、实践应用三方面阐述了国内社交网络可视化研究进展。[结果/结论] 架构体系研究集中于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运行机理;核心内容研究集中于可视化表征(涉及表征形式及对象、表征方法)、可视化机制(涉及数据挖掘、可视化空间构建、可视化映射、视图变换、用户交互)和可视化资源管理(涉及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表示、数据存储、数据更新);实践应用研究集中于面向社交用户的可视化(涉及用户情绪及偏好、群体行为及交互)、面向社交位置的可视化、面向社交主题的可视化(涉及主题提取及演化、舆情监测及管控)和面向社交应用的可视化(涉及社交画像、社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