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大学生理论素养培育放在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多次发表讲话强调青年理论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为大学生理论素养培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大学生理论素养培育是一项由核心要素、载体要素、环境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特征。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理论素养培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将系统思维运用到大学生理论素养培育中,有助于切实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提高协同力;强化培育目标,提升内生动力;加强改革创新,突出核心内容和重点要求,多措并举以实现系统育人功能最优化。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目的/意义]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但当前在县一乡-村三级系统中处于中间层次的乡镇发展相对虚化,成为影响我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以乡镇为中心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对江苏部分城市的调研,从系统论视角,分析以乡镇为中心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单元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结果/结论]新时期需进一步强化乡镇建设,打造镇域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加快健全镇村体系、建设镇域公共服务体系、镇域产业体系,推动县一乡-村三级有机系统的形成,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为加快优化县域城乡体系结构提供新的思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4-21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涵盖多维要素的复杂社会系统,基于系统思维探究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是推动高校科学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题中之义。在系统思维研究范式中发现,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出奠基性、靶向性、全局性、开放性特征。在奠基性思考层面,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经验借鉴等为指导,系统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生成、历史生成与现实生成。在靶向性目标层面,以系统存量、变量、增量的三维贯通为基础,构建以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为核心要素的目标体系。在全局性谋划层面,以管理机制、教学机制、反馈机制为着力点,在各子系统稳序运行的基础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融入。在开放性交互层面,遵循系统熵增减的客观规律,以数字化教学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统的交流交互交融,推进系统整体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理论月刊》
摘要:基于系统论理论中系统的整体性、要素的关联性和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大视角,我国城镇职工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呈现出三大发展困境:制度参与水平的“金字塔”型结构、主体负担的非均衡性和实际替代率与合意替代率的偏差;系统内部分群体存在参保壁垒和参保后转换衔接不畅等问题;系统整体受到人口老龄化、经济新常态、新就业形态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国城镇职工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应坚持系统性思路,从目标确定与功能划分出发明确制度构成,从畅通衔接与协调互补出发促进要素关联,从环境分析与动态调整视角关注与环境的动态作用。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权利滥用规范的司法适用在于如何确定权利人的行权行为构成滥用。当前,我国关于权利滥用的认定存在两种不同的标准,一是从《总则编司法解释》第3条第1款得出的“动态系统论”通过要素衡量予以认定,二是从司法实务中提炼的根据基本原则进行认定。然而,“动态系统论”缺乏明晰的评价基准,仅具有补充说理功能,单纯以尚需证明的要素作为权利滥用的认定标准恐沦为裁判者策略性适用法律规范的论证工具;基本原则作为一般条款,径行适用则会导致规范涵摄的不确定并架空其他法律规则的适用。与此同时,比例原则基于明确的审查步骤和相对客观的审查理念,既能克服“动态系统论”作为权利滥用认定标准未能指明评价基准的弊病,又可摆脱基本原则在认定权利滥用过程中过于主观的论证倾向。比例原则通过适当性、必要性、均衡性三项子原则及其位阶秩序的鉴别路径,能够完整展现权利冲突的化解过程,并程式化权利滥用的认定标准,从而为权利滥用规范的明确适用提供有效助益。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需要系统规划、多主体参与、多部门协调、多要素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 高校劳动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关乎劳动教育深入推进与高质量发展。 在系统论视域下,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由组织规划能力、文化创设能力、课程建设能力、条件保障能力和劳育评价能力 5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以及 40 个三级指标构成的高校劳动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从组织管理、文化创设、课程建设、条件保障、评价完善五方面为高校劳动教育能力提升提出建议。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1-21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彩礼给付行为在性质上仍宜认定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合同,彩礼给付方在实际给付前享有无条件的任意撤销权,实际给付后也可基于特定的解除条件请求返还彩礼。司法解释引入了过错因素以及动态系统论,可解释为进一步丰富了赠与合同的解除条件,但并未改变赠与合同的性质。在动态系统论的具体构造中,应将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因素、彩礼数额因素、双方过错因素、当地习俗因素,作为彩礼返还中发挥评价作用且作用力逐级递减的因素,并确立基础评价乃至原则性示例来规范法律效果。在彩礼返还时,应以债权形式主义为出发点构建彩礼返还的请求权基础,针对不动产、动产和价金,可分别主张更正登记请求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构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育人体系是一项多元协作、多因互动、多向赋能的系统工程。文章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阐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育人体系的整体性、目标性、协同性、开放性的深刻内涵,分析所遇到的教育主体责任不分明、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教育内容条理不清晰、教育环境封闭不畅通等现实困境。进而提出构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育人体系的实践理路,即秉持整体性,打造“共建共进共享”的协同育人共同体;秉持目的性,设计“有形有感有效”的协同育人目标体系;秉持协同性,编排“互补互递互增”的协同育人内容体系;秉持开放性,共创“联合联动联通”的协同育人环境体系,以期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拓启新程。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2-04
摘要: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依据系统论原理分析其构造逻辑,有助于为研究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提供一个全新理解框架。具体而言,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以差异协同逻辑调适了自我革命制度与自我革命规范之间的协调联动关系,不断强化作为党的规范性文件的自我革命制度与作为党内法规的自我革命规范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过程中的衔接适用;以结构功能逻辑诠释了党的自我革命与“四个自我”制度规范的系统耦合关系,充分发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制度规范在党的自我革命领域的功能作用;以整体优化逻辑形塑了作为方向性、前提性要求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机制与作为常态化、具体性要求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机制,为党的自我革命整体推进提供运行保障。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土地闲置是国有建设用地低效配置的集中体现。透过系统论法学“功能分化”“运作封闭”“结构耦合”等分析工具审视闲置土地规制体系,可以发现,闲置土地法律系统在运作封闭上存在缺失,同时分别与政治、经济系统存在结构耦合上的松散和偏失,导致功能发挥不足。对此,应锚定实现闲置土地法律系统与政治、经济系统整体功能提升的规制目标,完善闲置土地规制体系。一是要健全闲置土地法律系统的规范结构,有效发挥法律功能;二是要强化闲置土地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结构耦合,促进功能互嵌;三是要矫正闲置土地法律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结构耦合,实现功能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