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政府治理是中外合作办学治理的重要方面。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明晰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体系的内涵,准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 的 主 基 调 是 服 从 党 和 国 家 对 外 开放工作大局,中心任务是提质增效,基本保障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等现代化特征,以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精细化等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中存在的“管理”“监管”思想依然存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运用不够充分有力、治理制度建设滞后、其他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规划和引导不够等问题,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应从坚 持 治 理 理 念、运 用 好 省 级 政 府 教 育 统筹权、建立协同共治机制、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精细化引导等方面加强建设。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政府作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牵头人,应承担起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职责与使命。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政府在治理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理念错位、方式失当、权限模糊、保障不足等多重困境,其困境产生的根源是乡村振兴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项目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权责不清、自治主体能力不足以及政府监管保障制度不健全和人员技术供给缺乏。因此,多元设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统筹互动,优化资源配置运作机制;协调内生,构建政府与自治主体有效协同机制;多维合力,健全监管制度和技术监管保障机制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渐入新发展阶段,新时期背景下探讨档案数据治理的路径与方法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 文章围绕供需关系,分析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档案数据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状;从供需矛盾出发,分析数字政府背景下档 案数据治理的不足;从数据汇集流动、数据挖掘运用层面,提出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档案数据治理的实践进路。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1-18 合作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摘要:目的/意义 智库在国家治国理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智库的知识创新对提升智库服务水平、增强我国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过程 文章首先对智库的知识创新内涵进行界定,对其创新的受制成本制约、基于具体业务及发展阶段等特殊性进行了归纳。其次,对智库的知识创新层次进行了分析,确定智库的知识创新分为项目和组织两个层次,并对两个层次的创新主体、动力、目标和特点进行总结。最后,基于两个创新层次提出了智库知识创新的过程模型。 结果/结论 知识创新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智库需要从组织资源、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组织文化等方面提供相应保障措施,从而促进知识的不断创新,增加知识资产,提高智库竞争力。
分类: 公共管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近年来,以“创城”为代表的评比表彰在城市间火热兴起。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的治理工具却未能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和回应。基于此,从社会治理视角切入,可将评比表彰视为改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从缘起、运行与路径三个维度观照评比表彰为何兴起、何以运行、如何优化等现实问题。首先,评比表彰缘起根植于特定社会治理情境。社会治理转型产生的治理需求与回应脱节、治理现代化的需求、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理性选择、城市治理疲软问题的暴露,共同构成评比表彰兴起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缘由”。其次,解析地方评比表彰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地方高层部门的政治动员与共识凝聚逻辑是,通过成立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提升评比表彰共识;中层部门的资源保障与跨部门协同逻辑是,通过“上下左右”部门整合,提升体制内资源合力;基层部门的技术执行与社会动员逻辑是,通过寻求争取外部协同,提升社会治理支持。高位推动下吸纳体制内外资源推进评比表彰整体治理是其主要运行特征。最后,评比表彰的路径优化方向在于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评比表彰实践。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数字时代,地方金融、社会风险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自下而上迅猛发展的数字金融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带来新型社会风险,对国家治理中的属地管理和垂直管理模式都带来挑战,推动着政府治理变革。面对新型风险与治理挑战,政府治理变革主要体现在央地协同、上下共治、平台治理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意味着条块关系、层级关系和政企关系的新变化。这种数字时代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总体上具有“不完全发包”的特征,亟待深入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数字化科技发展推进政府治理转型,使治理主客体互动关系日趋复杂。如何抓住数字化改革与政府治理转型的互动逻辑,剖析治理转型选择的内在规律,是完善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组织和治理模型,阐释数字化改革与政府治理转型的互动机理,表现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数据交互与治理成本、技术赋权与民主参与、组织结构与共同治理四个内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调控系统中主客体互动所产生的矛盾处理、结构耦合、网络调整、合约执行四类主要治理问题。围绕权责利为核心的技术与组织的耦合性、理性与价值的合意性、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性三个维度,界定数字化改革与政府治理转型在时空演化中的互动模式类型及发展阶段,认为两者互动在静态层面存在价值配置型、结构配置型、竞争配置型和均衡配置型四种互动模式类型,在动态演进上存在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成熟的三个阶段,并且不同阶段都存在差异化的路径选择。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行政管理改革》
摘要:为明确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的影响机制,选取2015-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分析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效能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效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数字赋能可以通过改善数字基础设施、扩大数字发展群体、改进数字政务服务三种渠道推动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数字赋能对东部地区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中部与西部。基于以上结论,从数字赋能的角度提出推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我国以建立自贸区为契机,推进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全球贸易投资规则迅速重塑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自贸区应落实国家赋予的“更大改革自主权”,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所包含的产业对外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综合配套制度创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作为一种政府治理的集成工具,基础设施的工具理性既弱化又强化了人类社会面临的 风险和挑战。基础设施越被视为 “理所当然”的存在,人们就越难对其潜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预估和 应对。在一定意义上,有关基础设施的实践会创造出某些不平等的秩序和不确定的未来,但现代政 府的治理方案依然倾向于继续修建和使用基础设施。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工具效能的不稳定性以及 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矛盾性,是基础设施工具理性缺陷的重要成因。基础设施的价值理性具有批判功 能、规范功能和政治功能,能够在 “造物”和 “用物”过程中关照人的发展状况和精神目标,为基 础设施的修建者和使用者呐喊。从思维、理念、审美和治理技艺等方面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价值理性 的回归,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应对基础设施治理危机的重要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对于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促进企业双元创新这一重要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正式制度角度考察双元创新的前因,却相对忽视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本文基于沪深A 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从社会信任视角研究非正式制度与企业双元创新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任对企业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以上关系在政府治理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管理者自利是社会信任促进企业双元创新的作用路径;相较于利用式创新,社会信任更多通过融资约束和管理者自利这两个中介因子来驱动探索式创新。此外,社会信任有助于实现企业双元创新平衡。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政策与公共资金管理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成为政府公共治理的“先行军”。研究通过手工整理省级政府经济责任审计数据,采用非参数DEA方法估算政府公共投资效率,从审计业务量、审计力量与审计结果三个方面检验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的监督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经济责任审计显著提升了政府公共投资效率,且腐败治理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在2005年审计范围扩大至地厅级干部后更为突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研究有助于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理论内涵,也为地方政府公共资金的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体育学 >> 体育人文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摘要: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在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差异化特征。为详细揭示地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工具选择、典型策略和治理逻辑,研究基于“政策工具-政策面向”分析框架,对216个城市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进行内容分析。根据地方政府在政策工具选取和政策面向聚焦上的差异性,归纳出地方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四种典型策略:双轴推动型、均衡探索型、行动规范型和基础控制型,并对四种类型的特征、优势、不足等进行对比。四种典型策略的差异既体现了地方政府在目标设定、资源配置、路径选择等方面的偏好,也折射出其对体育公共服务治理逻辑的不同理解。基于此,提炼出地方体育公共服务治理逻辑的三个关键要素:行政推动、多元协同和公共参与。地方政府对三个关键内涵把握与建设着力点的不同,影响着治理过程中目标、理念和路径等方面,由此形塑了地方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的行动选择。研究详细揭示了地方体育公共服务的典型策略与治理逻辑,为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更高水平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各地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充分发展提供了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新时代档案部门正向数据化、智慧化转型并融入政府智慧化治理新格局。文章通过分 析政府智慧治理的发展现状以及档案部门与政府智慧治理的互动情况,归纳总结了档案部门参与 政府智慧治理的四个维度,即奠定资源基础、指导数据应用、融合治理生态、提升服务效能,最后围 绕档案数据化建设、档案工作融合、协同共治机制和数据服务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档案部门参与 智慧治理的推进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0-11
摘要:[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政府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于治理和公共服务中,推进数智化转型,迈向数智治理。本文从人工智能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政府”场景下的数智治理内涵、挑战和对策。[方法/过程]“人工智能+政府”场景下的数智治理内涵包括数据收集与分析、政策制定与执行、公共服务与民生管理等方面,数智治理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安全、技术伦理、公众信任、跨部门协作、法规滞后等。[结果/结论]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包括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机制、加强伦理教育和人才培养、深化公众参与和拓展信任路径、构建跨部门协作智能网络、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等应对策略,旨在为赋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贡献和实践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在当前政策和社会背景下,江西省的数字政府建设正蓬勃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江西省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模式,并从多维度和多角度展开论述,深入挖掘江西省数字政府服务能力的不足。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数字政府治理水平相比全国其余省份处于上游位置,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江西省数字政府的政务公开服务缺位,信息共享不到位。其次,江西省数字政府的服务平台用户体验感差,给公众带来诸多不便。最后,江西省数字政府无法做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交流。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的研究,得出了对江西省在数字化转型视角下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工作有益的启示和建议,这些建议对江西省的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在数实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增长极。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一2021年的相关数据,从产业链创新化、产业链绿色化和产业链可控化三个维度构建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从数字技术基础、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技术创新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技术水平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得到各省(区、市)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数字技术水平,对数字技术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在于数字技术能够凭借其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创新化、绿色化和可控化,从而赋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排除内生性问题,经过系统广义矩检验模型和增加控制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和产业链现代化高水平地区,信息、资源、产业基础较为完善,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政府治理效能提高能显著增强数字技术的促进作用,政府治理效能排名前10的省(区、市)促进效果更好,而政府治理效能排名11~15的省(区、市)促进效果尚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基于此,建议实施数字技术差异化战略,推动数字技术与政府治理效能有机结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的目标实现。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数字化发展为各国深化智慧型农业合作、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2010—2021年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化发展显著提升了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主要通过扩大规模化生产及提高劳动力素质来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中国双边贸易密切程度高的国家,其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的数字赋能效应更显著。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有助于强化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