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祖克的《中国戏剧》是英语世界首部系统研究 中 国 戏 剧 史 的 著 作。该 书 不 仅 勾 勒 出 中国戏剧自唐宋至近代的发展概貌,阐释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外在特征与精神内核,还对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在 剧 本 文 学、舞 台 表 演 及 戏 剧 环 境 方 面 进 行 了 平 行 比 较。《中 国 戏剧》从比较研究对象的选择,到中西戏剧类同与差异的分析,展现 出 严 谨 的 实 证 精 神 和 自 觉 的 比 较意识,在英语世界开创了中国戏剧与莎士比亚戏剧对比研究的先河,在海外汉学的戏剧研究方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丰厚的学术史意义。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基于对规划的内涵与用途分析,以《“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和《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为典型对象,从规划制订要素,文件主 旨、结构及语言,文本内容与措施等,对前后两个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执行推进、 目标实现和预期成效进行多维度对比。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世界汉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摘要: 近年有三部英文版《中国文学史》先后被译为中文。 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 年开始编辑“ 牛津通识读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凡300 种,从非洲历史到美国移民,从无政府主义到埃及神话,几乎无所不包。桑禀华(Sabina Knight)的《中国文学》亦于2012 年列入这套丛书出版。该书正文仅120 页,却已从先秦写到一位出生于1972 年的旅美女作家,确属very short。《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篇幅是其十倍以上,由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编上卷、孙康宜主编下卷,编排以时间为序,也是从古至今,词汇表甚至包括了“向钱看”“新新人类”之类。梅维恒(Victor H. Mair)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出版于2001年,同样是洋洋大观;如果说海外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根本价值在于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那么这部著作的这一特点可能表现得最为鲜明。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哲学家》
摘要: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向有“王道、霸道之争”。真德秀《大学衍义》所阐释的“帝王之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儒家的“王道”理想,即“人性本善,以德修身,以德治国”,而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则认为,只要有利于君主统治,一切手段都是正当的,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本文从对待神学与命运的态度、不同的人性观与道德观、社会理想与现实、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的政治设计、遴选贤臣,辨别忠奸、两书各自的历史命运六方面将《大学衍义》与《君主论》做比较研究。真德秀《大学衍义》所透显的是以道德教化为主的东方管理学灵魂,而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所透显的是以法制、征服为主的西方管理学灵魂,二者在现代东、西方政治学中仍存在相当的影响。超越时代与国别,这两种理论或可称为国际版的新“王霸之辨”。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6
摘要:以“做数学”为活动载体,以问题提出为行动支架,构建问题提出微观方法体系.问题提出包括将“数学事实”转化为“数学操作”、将“数学方法”转化为“数学具体”、将“问题解决”转化为“数学思考”等认知迁移.这样比较研究,能让学生“产生”问题提出产生式,促进学的“再造性”和“一致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要求,是增强教育强国“思政引领力”的实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在反思和超越西方知识、盘活传统教化智慧、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的基础上,从知识的传承、引进走向建构与升华的过程。将比较研究作为重要方法论,从历时性的纵剖面展开,通过链接传统与现代,全方位、多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独特性,在横断面上对中外知识体系进行比较,萃取其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进而通过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议题设置与重构新的知识结构呈现方式,夯实其知识体系底座,激活其原创性与独立性,延展其生命力。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求是学刊》
摘要:主体性问题是现代新儒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主体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中经历了从思维形态、意志形态、欲望形态到实践形态的演进历程。面对主体性的问题,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之人梁漱溟根据儒家哲学的生命性特点,反思主体性概念的演进历程中的问题,通过对主体性的概念界定展开了本体论的思想建构,建立其文化保守主义的跨文化哲学体系。文章从梁漱溟建立在“意欲”主体基础上的文化哲学来反思这种观点,以推进学界对梁漱溟的文化主体性理论的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6-1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根据当前国内外主流大学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人才培养要素在大学第三方评价中的作用突出,但大学第三方评价中人才培养评价普遍间接化。学生培养的质量、教学的水平与效益、教学育人的国际化水平在大学第三方评价中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对大学第三方评价中人才培养要素的运用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排名机构要不断反思与优化人才培养评价指标;高校管理者要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合理运用大学人才培养评价结果;高等教育利益相关方要理性解读人才培养评价结果与价值导向。以期从宏观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评估领域对教学育人的关注点和趋势,为评估机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制定决策规划、各利益相关方理性认知人才培养排名等提供依据。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嵇文甫是我国著名思想史家,在船山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1936年出版的《船山哲学》一书是嵇文甫船山研究的代表作,比较研究的眼光与方法是该书分析船山历史哲学时的一个显著特点。嵇文甫通过对中国传统史学中三类史观的演进比较,指出船山“新天理史观”相较于“神意史观”“气数史观”和程朱纯粹的“天理史观”的进步,阐发了船山历史哲学中“贞一之理”与“相乘之几”的丰富内涵;又通过和西方波舒哀、赫尔德、黑格尔等的比较,论证船山历史哲学虽留有“神意史观”的痕迹,但这不过是中西史观发展进程中的共同特点,而船山历史哲学之大节在于那些显示出辩证思维的“精辟独到”之处。嵇文甫对船山历史哲学的比较研究不仅取得了具体的成果,更在方法上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数字金融正在全球快速发展,成为各国金融竞争的关键领域。为了全面准确地刻画各国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我国数字金融竞争力,本文从数字金融基础、数字金融治理、数字金融服务三个维度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标体系,系统评估2018一2022年全球60个主要经济体的数字金融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不同经济体数字金融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美、东亚、欧洲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较高。美国、英国、韩国和中国是数字金融发展指数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四者在细分领域拥有不同的竞争优势。我国在数字金融基础和数字金融服务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数字金融的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在数字金融治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本文为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分类: 教育学 >> 比较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20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学生资助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资助政策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国内外学生资助政策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进行了可视化比较分析,内容涵盖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发文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国内则先上升后下降;国外的研究团队在合作关系上更紧密,国内尚未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国内外研究主题的趋同性在于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和政策评估,差异性则体现在国外研究更侧重于教师教育和教育改革主题,而国内研究则更关注助学贷款主题;国内外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热度随着全球经济和教育热点的变化而趋势一致,但热点内容却因政策制定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国内研究在研究领域、评价标准化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应在拓宽研究领域、构建标准化评估工具及作用机制方面加强研究,以丰富学生资助政策领域的研究成果。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哲学家》
摘要:“历史世界主义”主张在展开东西方比较研究时承认跨越国家和文化界限的历史时间的同时代性,反思二元论与本质主义的史学范式。其质疑了欧洲中心主义立场的“早期现代性”概念,对支撑了传统与现代二分法的欧洲例外论进行重新思考。作为一种比较研究方法论,“历史世界主义”提倡在构建比较框架与设定比较问题时更多强调地方性而非国家性、多极性而非二元性、互惠性而非假定的普遍性。本文探讨了这一视角在比较研究中国与英国早期现代性中的有效性。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摘要:[目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服务能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社会技能等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韩三国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特色做法,探索三国的异同及经验借鉴。[方法/过程] 文章采用网站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推广对象、推广主体、推广策略和推广内容四个方面对中日韩三国的公共图书馆的特色做法进行调查。[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三国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存在政策背景与实施形式的差异,但都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在促进儿童阅读中的作用。中国侧重传统文化与亲子阅读,日韩则在多元文化推广和数字化阅读方面有较多创新。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7-11
摘要: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积极心理的横向比较,有助于增进对两类学生的全面了解,也将助力于“职普融通”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作为青少年积极心理的典型代表,“未来目标”是亟待打开的比较窗口。调查了1192名中职学生与1049名普高学生的未来目标现状及特质类型,结果发现:第一,两类学生未来目标总分无显著差异。第二,中职学生外部目标得分显著高于普高学生;普高学生内部目标得分显著高于中职学生。第三,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表明,中职学生存在两类目标特质或人群类型,即“C1中外部——中内部目标”(45.05%)与“C2高外部——高内部目标”(55.95%),普高学生也存在两类目标特质,即“T1低外部——中内部目标”(25.93%)与“T2中外部——高内部目标”(74.07%)。总体而言,中职学生存在内部、外部目标“并驾齐驱”的样态,而普高学生则有“轻外重内”的趋势。未来在关注两类学生未来目标发生发展机制的同时,也需强调在互联互通的实践互动中,积极调适与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