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世界亚当·斯密研究七十年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发布时间: 2024-08-20

    摘要: 摘要: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由于资料的局限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英语世界的亚当·斯密研究主要囿于相对单一的领域。随着相关文献的陆续发现和出版,到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相对单向度的阐释开始朝系统性解读转向。20 世纪 70 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滞胀时期的到来,尤其是 1976 年至 1983 年 “格拉斯哥版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的陆续出版,推动斯密研究走向繁荣。多元化和全面性探究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出现井喷式发展。进入 21 世纪,尤其是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斯密研究的传统领域———政治经济学———再次受到关注,学者们从多维的角度对斯密的这一学说进行了再阐释。本文试图梳理近 70 年来的英语世界斯密研究学术史,以管窥国外斯密研究的动态、探寻观念史研究范式下该领域的未来拓展空间。

  • 档案多元论的中国化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1-24

    摘要:本文认为档案多元论是在西方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和殖民历史构建的松散的社会文化形态上产生的一种后现代档案思想,与中国数千年演变形成的融合式文化生态系统存在根本差异。因此主张档案多元论在中国的应用需要进行中国化改造,并论证了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遵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位一体改造方式对档案多元论进行中国化改造。 

  • 清代西藏代本军之演变——以档案为考察中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清代西藏代本军的称谓、沿革、作用等,学界对此莫衷一是,始终存有诸多歧义。考释 清代西藏代本军的档案材料,旨在正本清源,回到历史现场,梳理其诞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西 藏代本军为个案,进一步挖掘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当代价值启示,应成为其未来研 究的重点。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 可视化计量分析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必然成为趋势,探析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进程和发展趋势能够为该领域学者提供研究方向。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管理数字化转型主题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年度分布、发文国家、关键词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分析等方面梳理了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发展脉络,初步展现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点、周期、内容和前沿。经综合比对国内外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提出4点改进建议:攻破核心技术难关、注重具体实施层面、打造新模式新业态和针对性培养人才,以期推动我国管理数字化转型相关领域的研究。

  • 西藏高校学生档案意识现状及培养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西藏高校学生档案意识的表现直接反映校内档案工作的开展质量及西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学生档案认知、档案体验、档案心理、档案道德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西藏高校学生档案意识现状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档案意识培养策略,在树立西藏公众档案意识标杆、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 共生理论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家、校、社”协同育人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国的民族政策也需要从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更深入“交融”,形成共融共生的新局面。以共生理论为依据研究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家庭是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小单位,社区不仅是无数家庭的集合体,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重要推力,三者结合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单位。“家、校、社”协同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创造了新的生态,也为三者共生共育提供了基础,“家、校、社”共育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新探索目前还需要在制度和路径层面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以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方面的共融共生。

  • 后奥运时代河北张家口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自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以来,塞外古城张家口依托冬奥效应,将筹办冬奥会作为加快发展的最大引爆点,多措并举助力冰雪产业做大做强,有效推动了张家口地区冰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冬奥会落下帷幕,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计划如何得到全面落实,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如何进一步扩大竞争力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张家口地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后奥运时代张家口地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从延长冰雪产业链、提高冰雪产品层次、挖掘场馆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提出后奥运时代张家口地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 供应链视角下乳制品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优化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尤为关键。对乳制品企业来说,鉴于其供应链的复杂性,对其运营资金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关注乳制品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以GM乳业为具体的研究案例,深入探讨了该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挑战,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 明代茶马例研究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自唐宋行“以茶易马法”制羌、戎,明代沿承且制度更为健全,立法更加严密。针对茶马贸易全过程,明朝制定了茶叶征购运输、茶马比价、私茶、通番等一系列茶易马“例”。这些茶马例是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与明朝纳马换茶的主要法律规定,不仅从制度上规范、约束和保障着明王朝与西番等边疆民族之间的茶马贸易活动,也是管窥大明王朝边疆治理的一面镜子,鲜明地反映着明代茶马边政之得失。

  • 阿巴斯一世中央集权改革探析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萨法维王朝(1501一1736)在阿巴斯一世初期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对内政权世俗和宗教合法性受到质疑,对外外敌入侵王权受到严重威胁。面临内外交困的危机,阿巴斯一世采取了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核心的改革,创建“格胡兰”军队,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改革行政体制,削弱地方势力;进行土地改革削弱部落经济基础;迁都伊斯法罕,重建王朝统治中心。涉及多层面的改革内容使萨法维王朝摆脱危机,对内成功遏制部落割据势力,重塑中央权威;对外成功收复失地,为王朝强盛奠定重要基础。阿巴斯一世的改革使萨法维王朝焕然一新,进入极盛时期,同时也对伊朗历史进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阈的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路探赜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看,加快推进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有着教育、技术与多元主体同向而行的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势在必行且纷繁复杂,虽已起步但仍在生态理念、生态链条、生态适应、生态危机等多重维度上存有生态困境。未来推进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教育生态学为指导,深化对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背后逻辑的理性认知,观念层面上革新生态理念,撬动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制度层面上找准生态定位,重构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新体系;主体层面上激发能动活力,增强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拉合力;环境层面上打通生态链条,促进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技术与民族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深度融合,重塑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新生态。

  • 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的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将动态能力细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探讨其中介效应,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可靠;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且三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市场化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动态能力、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明确启示。

  • 企业治理与ESG 表现的关系——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fsQCA 方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本文基于 2022 年 A 股上市公司披露的 ESG 报告,以推动企业制定差异化 ESG 战略为切入点,利用fsQCA 方法分析企业治理视角下的行动者网络与 ESG 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两大类行动者网络(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对提高企业 ESG 表现具有积极作用,政府及监管机构和文化因素在推动方面存在一定作用,消费者与社会监督能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社会监督和数字化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数字化技术是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研究结果强调了社会监督和数字化技术在企业ESG 表现中的重要性,为我国ESG 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证依据,为企业制定ESG 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

  • 基于扎根理论的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分析——以格力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问题。绩效管理是增强企业整体实力、优化企业活动的重要内部管控制度之一,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家精神等非正式制度的核心,对企业的长期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格力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对格力四个战略阶段的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进行编码并得出二者间的逻辑关系,据此完成对应框架体系构建。结果表明,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来源于企业需求,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工具相辅相成,企业愿景对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具有助推作用。基于此,本文得到如下启示:第一,精准定位企业需求,重视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建设;第二,优化企业反馈机制,增强企业内外部信息连通性;第三,科学理解绩效管理,培育企业绩效文化;第四,深化企业预测研究,树立合理企业愿景。本研究成果为企业拓展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启示,有利于推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更多结合。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5-02-03 合作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是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经过 40 余年的学科发展,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呈现出学术共同体建设迈向组织化、学科教材建设体现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科史研究逐渐深入以及自主知识体系理论构建不断加强等特点。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学科本体论研究有待加强、自主构建的理论有限、高质量学术成果不多、研究队伍专业性不强、学科史梳理单薄、分支学科尚未形成和教材体系建设较单薄等瓶颈。今后需要从加强田野和理论及方法论的研究、尽快实现学会的学术化和年轻化、加快学科本体论研究和教材建设以及学科史梳理、加强学术骨干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大中小学中加快建设田野点和研究基地等方面去突围,推进中国教育人类学的高质量发展。

  • 论格萨尔史诗的中华传统文化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8-31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章从政治神话功能、“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叙事细节的原型几方面,探讨格萨尔史诗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政治神话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之一,格萨尔史诗不论是神化格萨尔王天神下凡,拯救人间的主题,还是表现主题的天人感应等艺术手段,都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显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源自中华民族古老的封地社会治理模式和“用国为姓”家园情怀,格萨尔史诗继承了中华农耕传统文化创造的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并依据生存环境和游牧生活对身份言说方式进行了创造性改造,形成了赞美草地和崇拜山水的家园情怀,体现了地方化的“人地结合”身份意识,格萨尔史诗叙事细节诸如女性崇拜,动植物喜好、习俗以及情节设置等,都能找到中华传统文化原型。

  • 论格萨尔史诗的中华传统文化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6-17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摘 要:文章从政治神话功能、“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叙事细节的原型几方面,探讨格萨尔史诗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政治神话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之一,格萨尔史诗不论是神化格萨尔王天神下凡、拯救人间的主题,还是表现主题的天人感应等艺术手段,都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显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源自中华民族古老的封地社会治理模式和“用国为姓”家园情怀,格萨尔史诗继承了中华农耕传统文化 创造的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并依据生存环境和游牧生活对身份言说方式进行了创造性改造,形成了赞美草地和崇拜山水的家园情怀,体现了地方化的“人地结合”身份意识。格萨尔史诗叙事细节诸如女性崇拜、动植物喜好、习俗以及情节设置等,都能找到中华传统文化原型。

  • 构建超文本史料:历史档案置标语言 HAML设计与应用初探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6-24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分析智能时代历史档案传统整理方法面临的困境,提出历史档案置标语言 (HAML)的学术概念, 基于 “超文本态历史”理论构建历史档案开放互联系统模型 (OSI/HA),设计 HAML数据堆栈的逻辑结构框 架,分析 HAML语义框架和命名实体唯一标识符 (UIDNE)的作用机理,以清代历史档案为例演示 HAML的 应用过程并对其实践路径提出若干策略建议。历史档案置标语言 HAML是由档案管理或历史研究领域的专业研 究机构或个人,为了实现历史档案文本的精细化、语义化、关联化整理,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 (XML)设计并 在一定范围内共同遵守的历史档案文本通用数据交换格式及其规范化标注方案。HAML的逻辑架构体现为相互 连通的层级式史料数据堆栈,致力于打破载体和文件对文本的制约,实现历史档案数据的多维度、超文本关联呈 现,构建开放互联的细粒度历史档案数据整理和利用体系,是支撑历史档案管理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基础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