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摘要:心理本质论是人类形成概念范畴的重要认知方法,其在文化自信的形成的作用性质是未知的。通过两项研究探究心理本质论(文化本质论和人格本质论)对文化自信形成的作用。第一项研究发现,操纵文化本质论可以状态性改变个体的文化自信,具体表现为文化自信会随文化本质论增高而显著增高。第二项研究发现,非文化领域的人格本质论变化未对个体的文化自信产生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心理本质论是影响个体文化自信的因素,其作用具有文化领域特异性。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4-06-13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反-反本质主义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大家保罗·吉尔罗伊提出的,其基本内涵可以用“变化中的同一”来概括。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种族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像斯皮瓦克的“策略性本质主义”等一些概念也被看作反-反本质主义而一起讨论。首先,反-反本质主义通过保持事物本身的具体同一性,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新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不是规定性的(本质主义),而是基于研究对象的现实经验表达,是描述性的,甚至是事实性的。其次,反-反本质主义通过双重定位,力求在差异中实现事物的不断“生成”,即在不断变化中实现事物的自我创造。再次,反-反本质主义通过策略性的停顿,实现对事物变化 中的同一性认知,其目的是为了现实的具体政治行动。如何在快速流动的多样性的世界中超越本质主义与反本 质主义的认识论模式,是人类在后现代主义之始就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借助反-反本质主义这一概念,可以推 进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思考。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分类: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05
摘要:摘要:心理的本质应该是“知”(觉知),因为“知”乃是一切心理意识现象的特征品质,且与其性命悠关:有“知”则有心理在,“知”一丧失则心理也消失了。但其他各种别的“心理本质”,如理性、自由、反映和意向性等实际都不够心理“本质”的资格,因为还存在着多种非理性、非自由、非反映性或无意向性的心理意识现象,故这些性质不是一切心理现象皆具备的。“知”(觉知)因其是最基本的心性,常被熟视无睹,但它却是最深奥的概念之一,因而也最适合表征心理的本质。对“知”之意义的长期忘忽己经耽搁了对心理意识的本质把握和深入理解,并造成了许多理论纷争。本文先提出心理的本质是“知”的观点,而后论证理性、自由、反映、意向性等特性皆非心理的本质,由此印证心理的本质当是“知”。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0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思维”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其主旨是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一种便于掌握的思维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思维”两个基础概念的辨析的基础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内涵、外延、定义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及其思想结晶,外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的理性思考和静态的作为思维结果的理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和理论的思维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凝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发布时间: 2024-08-07
摘要:国内学界多将Leadership译为“领导力”,并对其衍生组合概念加以泛化且随意地使用,如教育领域中Educational Leadership,Principle Leadership及Teachers Leadership。既有研究鲜见对Leadership词源和文化视角的严谨考量,不仅无法把握其本质,也引发本土“领导力”研究的歧义模糊。鉴于leadership首义非单一的丰富性,未来相关探讨需结合具体领域或情境对其合理释解。中国领导力的探讨应超越leadership的窠臼,整合本土“领导”与“力”的经典意涵开展知识创新与实践应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鉴于当前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对农村集体经济本质缺乏共识,本研究采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别是一般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等技术,系统地审视了“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是什么”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全面梳理当前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维认知,从而为其本质探索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在搁置既有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更加开放的态度识别出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共相,这一发现为理解其本质提供了关键线索。进一步从源初意向性与结构性剖析农村集体经济,揭示其本质在于注重公正,并凸显了其深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这种本体论式反思既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科学性及其生命力,更展示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独有的文化烙印。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或为理解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如果将“总和”解读为数学意义上的加总,这是将抽象物实体化的本体隐喻,马克思以此明晰人的类特性;如果将“总和”解读为全体参与者的演唱,这是创造了美妙相似性的新隐喻,马克思以此强调人的现实存在及其活动;如果将“总和”解读为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对人生有一种新的理解的隐喻,马克思以此彰显改变世界视域内探究人究竟为何的方法进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表述的隐喻研究,揭示其语境中人从旁观者到行动者的转场,呈现其研究旨趣中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诉求,凸显其实践智慧中与中国哲学通变思维高度契合的方法论特质。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遇小春寒之际,中国 ESG 市场逆势而行,政府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推进方面功不可没。目前,我国政策话语体系日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服务迅速发展,然而,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ESG 政策体系仍存在全面性、协调性和先进性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以政府层面 46 份 ESG 相关政策文件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并通过Nvivo12 Plus 质性研究工具,对原始政策内容进行词汇云和高频词主题搜索,围绕政策工具类型五个维度将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并构建政策工具关系图。基于以上研究,从政策工具结构角度廓清我国ESG 政策体系存在结构不平衡、协同不到位以及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最后,针对研究与发现为政府未来制定与优化ESG 政策提出建议,以期为国内ESG 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摘要:本文首次提出“货币即协议”理论,该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对货币的认知,不再将货币简单定义为基于内在价值或权威信用的物品或符号,而是将其视作一套建立在技术与规则之上的协议系统。这一系统全面且精准地界定了货币在发行、流通、交易及价值转移等关键环节的运行逻辑,深入探讨了其在数字货币时代对货币本质的重塑作用。通过与货币契约论等传统理论的对比,凸显其独特性与创新性。详细阐述了该理论在信任机制构建、功能拓展以及经济关系重构等方面引发的深刻变革,深入剖析了其在经济运行中的实际作用、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构建适应数字货币发展的货币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助力全面理解数字货币时代的经济新秩序。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深入千家万户,其伦理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然而,人工智能伦理的伪命题倾向、符号漂移倾向与责任泛化倾向等凸显了当前人工智能伦理的价值表象之困境,主要原因是其人伦本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遮蔽。保护隐私,本质上是保护人工智能对象人的隐私;防止偏见歧视,本质上是防止人工智能当事人的偏见歧视;促进公平,本质上是促进人工智能所涉及的弱势人群的公平,等等。这都确证了人工智能伦理的人伦本质。因此,在实践中着眼于人,尤其是提升人工智能当事人的伦理认知、促进其伦理行为之改善、矫正其严重伦理错误等,方可实现人工智能伦理的人伦复归。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的人伦本质探析,在理论上对于揭示人工智能伦理的本质规律,推进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系统深化,在实践上对于强化人工智能当事人的责任担当、实现社会善治、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等,均具有必要的、积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数据资产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在对其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数据泄露、歧视性分析、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为了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被引入数字治理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本质、目标、原则、要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逻辑框架,以推动理论体系的发展。进一步地,围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企业数据资产审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实现审计价值,提升数据资产质量。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2-0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用传播的方式促进从生产到消费转换的行为皆为存在意义上的广告,广告的本体是本质与价值的统一。本体的坚守要建立开放的认识观,在不变的广告本质中解释变化着的广告形态,而非用未触及本体的不确定认识窄化新的广告事实。彰显广告价值需深耕数字广告实践,用创意提升广告的社会吸引力,建构多主体参与的沟通网络。彰显广告价值还需要在理论层面,以本体观为支点,立足于本土广告实践,重新组织数字广告研究范畴,使用大数据技术与混合研究法探究新问题,为广告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框架与方向。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具身性、物质性与可供性在媒介研究领域的具体范式,反思其思想内核 在档案学研究中的延展,总结出“身体—物质—社会”多元媒介认知框架并从身体与物质的技术 性联结、物质与社会的生产性配置、社会与身体的规范性互构三方面提出档案作为一种媒介物存 在的形成基础、功能形态与意义生产。挖掘近现代媒介本体论研究思潮中的理论资源可为厘清档 案与媒介关系以及重新认识档案提供思想启发。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当代人工智能以机器对人类智能的模拟甚至超越为目标,它首先促进了生产智能化,并用智能生产力拓宽了人的劳动本质的实现路径。然而,智能机器人的大量涌现又使人机之间的传统界限日渐模糊,其结果便是不但剧烈冲击着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认知,带来了人的自我认同危机,而且展现了机器控制人类的趋势,使整个人类的命运前景处于巨大风险之中。站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立场,“新卢德分子”轻率地拒斥所有智能技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将对智能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转变为共产主义应用,构建新型的人机共生关系,进而在技术进步中整体推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19
摘要: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问题的研究对于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然内涵思考其本质,其出场语境是马克思主义、在场建构是中国化、续场样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思考其本质,必须把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位、把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然结局思考其本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1
摘要:“搭子社交”是青年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崭新社交方式,是一种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催生的垂直领域精准陪伴的交往样态。从本质上来看,“搭子”是青年群体在社会化本质属性与个体化存在方式、长久性期待与临时性现实困境、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交织矛盾中的“中庸”选择。在差序格局崩解下的社会关系模式转型、青年群体存在性焦虑下的社会心态转变以及技术选代进一步驱动社交方式的更新的多重冲击下,“搭子社交”得以生成甚至逐渐演化成为青年群体内广泛存在的社交样态。这种社交方式尽管满足了青年群体社会交往与精神交往的现实需要,但从长远角度而言,有可能引发社会人际关系冷漠、社会信任瓦解等社会层面的非预期性风险。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确立“搭子”社交价值坐标;以圈层裂变融合为抓手,助推完善青年社交生态系统;以积极社交风尚为指向,培育智能时代交往文明。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企业预算通常被作为一种管理的工具、方法和责任管理手段。本文认为,这并不是预算的本质,预算应是一种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预算管理是以人为本、以利益和价值为导向的,预算也是以分工协同和分权为基础的;实施预算需要企业内部模拟市场,而现代企业制度离不开预算;预算管理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定预算责任标准守住员工的行为底线,通过构建累进分配的激励机制使员工追求预算卓越成为一种本能。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摘要:本质直观方法是胡塞尔建构现象学大厦的基础性方法,正是在本质直观中我们才把握到了区别于经验一般性的纯粹本质一般性。但是该方法的有效性面临着广泛地讨论和批评,其中边界问题是批评者们对本质直观所提出的最多以及最为严重的质疑。在考察了边界问题的来源及意义后,笔者指出边界来源于“经验类型”的一般性,这种一般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种“经验类型”的预期作用。为了超越经验类型的边界获得真正的本质、避免认识论的循环,胡塞尔在晚期的《经验与判断》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含混统一性”概念作为本质直观的真正基础,借助这一概念,本质直观方法才能最终克服边界的束缚从而把握到纯粹本质。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14
摘要:抽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抽象、领悟本质的过程。实际教学中,该如何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把握本质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课前慎思,剖析盲点,探寻本质;课中笃行,逐级建构,抽象概念;课后发散,有序思考,激活思维,逐渐养成理性的思考方式,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6-0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必然内在地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的思想观点。其中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观点和“需要异化”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以往对“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的理论内涵和“需要异化”的 理 论 前 提的 理 解 存 在 一 定的片面性。应当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总体性视域出发反思“人的 需 要 是 人 的 本 性”的 本 意,进 而 廓清“需要异化”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从需要和历史活动、需 要 和 生 产、需 要 和 劳 动 之 间 的 关 系中把握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