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18
摘要:“三力”分别是指生活力、自主力和创造力。“三力论”体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才素养观。“三力论”的提出与清晰,其内涵的不断完善和深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文章首先以文图的形式探寻“三力论”的提出与演变及其内涵发展过程。然后将“三力论”与当代核心素养要素进行比对,挖掘其在当代的价值映射。最后运用教学实践课例阐述“三力论”在当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传承与发扬。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09
摘要:近年来,新课标强调跨学科教学,教师可以以某一知识为出发点,跨越学科的边界,建立起学科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了落实课标要求,本文以“年、月、日”教学为例,跨越数学的边界,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对年、月、日形成了整体、系统的认知。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摘要: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对义务教育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内涵、价值及内在关系进行梳理,初步建构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树立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从课程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从教材分析中落实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从评价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2-21
摘要:针对听评课教研中出现的无序、低效和形式化现象,以及“读课标、用课标”中出现的理念与实践脱节问题,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运用杜威思维五步法,创新听评课实施流程,促进读课标和听评课融合贯通,实现教师在日常听评课中读懂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11
摘要: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我校积极进行教育评价改革,在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方面设计表现性评价,用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目标、真实情境中的评价任务和适切的评价规则来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与智能素养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提高,也为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人大附中教师在教授“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时,通过设计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全历史”人工智能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能搜索引擎等工具,从生产力、世界格局、社会生活等多角度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2-09
摘要:数学文化最基本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之美需要学生具身感受和体悟。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画数学”、“量数学”、“探数学”等丰富的学科实践活动中,充分感悟数学文化之美,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27
摘要: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不同数学领域的内容梳理,帮助学生形成不同表现的核心素养,如聚焦多元表征、算法优化、等积变形、数量关系等策略,促进学生形成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27
摘要: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数学理思课堂能有效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借力理思课堂的“三重”境界:在理思中形成符号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在理思中形成推理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在理思中形成应用意识,发展数学语言,促进学生在明理、思源的理思数学课堂中,实现“三会”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课程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自办学以来,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坚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航”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目标、课程结构、学科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凸显出鲜明特色和创新性,促进了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构建。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而这方面的能力正是国家发展对人才的急迫要求。融合生物、劳动、通用技术学科实现跨学科主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该主题教学从学校百草园节假日管理难的真实问题出发,立足三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确定百草园智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学习主题,设定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规划学习任务和学生活动,最后实施课程,总结感悟与所思。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需要教师了解每个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状况。初中大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个性化学习需求差异较大,更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既能够兼顾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又易于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太原五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情感、自主意识及学科学习需求等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五”个类别组实施课堂教学,设计针对性强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有效提升每个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近体诗是有特定规则的古典诗歌,是语文教科书中所编选诗歌的体裁之一,是达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重要学习资源,也是高考古诗词阅读试题中的常选诗体。然而,缘于近体诗特殊的艺术形式,学生常常很难理解与欣赏这类诗;教师在教学近体诗时,常会陷入将其与古体诗等同的误区。要提升学生理解与欣赏近体诗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依据诗体特征,辨明诗歌体裁;二是依据对仗规则,理解诗句之意;三是依据韵脚特征,体会诗歌情感;四是依据平仄规则,体悟语言特征;五是依据诗歌意脉,补充省略内容。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03
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批判性思维提出了具体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是有识之士的共识;课堂教学中,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运用不同方式渗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有效方式,而深度学习的有效实施需要找到适切的突破口和关键的支撑点。基于对深度学习的深刻认识和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深度学习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有四个关键支点:一是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是深度学习的基本要义;二是学科能力的表现化,是深度学习的行为标志;三是学科实践的连续化,是深度学习的实然诉求;四是学科思想的体悟化,是深度学习的本质内核。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开展大单元教学是积极落实核心素养的需要。依据课程逻辑,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路径可从:系统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五个要素进行单元重组,发挥单元的结构力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以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三章热力学定律为例,结合单元教学,初步探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25
摘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ARCS动机模型理论对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具体课例,开展ARCS模型融入心理活动课的实践研究,提炼中学心理ARCS课堂教学模式框架,探索中学心理ARCS课堂教学成效。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落地”是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教学心理学的视角看,核心素养“落地”实质上是受教育经验引起学习者核心素养相对持久变化的学习过程。为确保核心素养被学习者习得,教育实践工作者需在更新知识观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发展就是学生以不同程度掌握不同类型知识的结果,而后依托有关核心素养习得的科学理论,探索、检验和实践促进核心素养习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避免落入形式训练说的案白。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当前,跨学科主题教学存在主题选择的单一化倾向、知识整合的浮浅化现象、对学生学习体验感和参与感的关注度不足等偏误,其原因在于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知识储备欠缺、实施意愿不足、方法应用单一。为有效矫治上述偏误,教师可以通过精准甄选主题、优化教学实施、强化反思和评价等策略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同时,还应积极构建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加强与多学科教师的交流对话,合力探索并实践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创新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在全面实施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与“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促进“学生减负”与“教学变革”协同发展,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从小学单元任务型作业切入,探讨作业的内涵意蕴,探究结构性、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单元任务型作业的设计路向,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