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摘要:摘要:从19世纪50年代起,马克思通过《资本论》的创作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与“世界历史”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世界历史”视野,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剖析的目的在于对西方传统哲学“破旧立新”,计划反映于《资本论》结构的具象调整,意义旨向于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秘密。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剖析蕴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思想,其在《资本论》创作中指明商品是世界历史生成的逻辑起点,资本是世界历史演进的内在动力,世界市场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空间延伸,揭示了资本主义普遍危机必然导致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扬弃。马克思通过“资本一般”与“许多资本”辩证法的空间化展开,解构了“资本逻辑”主导的“世界历史”;指出世界市场作为资本逻辑的“总体性实现场所”,提供了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工具;以爱尔兰饥荒为例对殖民地研究的方法论突破,实现了从实证历史分析到理论批判的多视角转变;基于国际价值转移机制的技术化分析,指明了落后民族国家突破依附性发展模式的批判方向,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基本现象的考察中推动了“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化发展。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张海鹏是当代著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在辛亥革命史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既有充分掌握史料基础上在微观领域进行的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和严谨的考辩考实,也有宽阔宏观视野和厚重理论体系指导下对关键问题、本质问题、影响深远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还有基于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对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相背离的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的揭露与批判。张海鹏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兼具方法论意义和现实启发性,值得学术界同仁学习和发扬光大。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摘要]全国抗战爆发后,面对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多重叠加、互相交织、高度关联导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不可控等局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战略全局,统揽各方,整体谋划,有序着力,把与两大矛盾有关的各种因素放到对立统一、相融相通、动态转化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形成了关于统筹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一系列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主要有外敌当前,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但并不取消阶级矛盾,而是把阶级矛盾放到适当的位置,处理阶级矛盾时不能妨碍民族抗战的需要,处理民族矛盾时要照顾到中华民族底下各阶级间的利益关系,目的是集中全民族所有抗日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这些理论认识指导了复杂的抗战实践,推动了抗战胜利的最终到来,对今天也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1-11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然而,由于人的主体性等原因,跨文化传播面临巨大的文化折扣。当前,无论是哲学层面还是社会实践层面均出现“物转向”之势,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让万物皆物,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已具备物转向的可能。当前,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要做到人的主体性隐退、物的主体性强化和文化主体性的隐藏;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融性;需要对文化的物传播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做到知晓目标,融通技术路径和现实路径,使人、文化表征物、技术生成物均成为文化传播的行动者。
分类: 哲学 >> 美学 发布时间: 2025-01-11 合作期刊: 《江海学刊》
摘要:关于艺术哲学的思考贯穿了本雅明一生的理论研究,但其关注的主题并非一成不变。 早期本雅明艺 术哲学的主题是象征与寓言的关系问题,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的主题则是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的关 系问题。 在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的关系问题上,本雅明既区别于唯美主义,又不同于先锋派:唯美主义强 调艺术自主性,力图使艺术脱离生活实践,反对艺术介入政治现实;先锋派则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力图使艺术 回归生活实践,倡导艺术介入政治现实。 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尽管不否认甚至还留恋艺术自主性,但更加 强调艺术的政治功能,推崇甚至拔高艺术政治化。 因而在成熟时期的本雅明艺术哲学中,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 治化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消解的内在张力,但本雅明最终还是倒向了艺术政治化,从而淡化、忽视甚至贬低了 艺术自主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核心驱动力,而数字鸿沟则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阻碍。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创新应用,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弥合不仅有助于广大农村居民公平参与数字经济、共享数字普惠成果,而且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文献梳理,概括总结城乡数字鸿沟的内涵。通过历史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特性和矛盾焦点存在着从早期数字接入鸿沟到数字使用鸿沟,再到数字效果鸿沟的演变。伴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城乡数字接入鸿沟渐趋弥合。然而,城乡地区在数字接入质量、数字应用质量以及数字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因此,面对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对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提升农村居民数字化发展意识与数字素养和技能、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数字化发展,完善农村地区数字社会服务和数字治理体系,促进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进一步弥合,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于相对贫困治理,成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助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尚未可知。选取2011一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减缓农村相对贫困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缓解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有效缓解农村相对贫困,覆盖广度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要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手段,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硬件条件;建立信用评估机制,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供给广度;基于“三农”发展视角,营造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良好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相对贫困中的风险规避能力。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19
摘要: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县域普通高中(县中)面临教育资源向大中城市集聚的困境,逐渐出现“县中塌陷”、“县中衰弱”等声音,出现了“县中塌陷”现象。自202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以来,可见“县中塌陷”这一现象已刻不容缓亟待解决。“郡县治,天下安”,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探讨了“县中塌陷”现象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分析了“县中塌陷”的五困,探讨了“县中塌陷”背后的县域空间结构失衡、教育资源分布和流动,以及人才流动空间障碍。最后,提出了优化县域空间结构、打破教育资源空间流动障碍、构建人才流动空间、严格依法治校、发挥政府在“县中塌陷”解决中的引导作用和端正教育评价观等解决路径。这些措施旨在促进县域高中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满足社会对于教育的期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流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研究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公平性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以及探究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的研究在生态旅游学的框架内较少,且综合多种因素衡量其公平程度有待进一步探索。论文在全面测算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中国旅游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等方法考察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的公平性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一2020年,各省份旅游碳排放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省域之间存在着旅游碳排放不公平问题,且不公平程度正在加剧;整体的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空间聚类现象较为明显,仅有广东、重庆、江西和湖南属于“高承载高效率”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接待规模是影响全国旅游碳排放公平性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旅游经济规模的影响较小。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15年农产品贸易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估算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效率和出口潜力。研究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集中在东线的东亚国家,对中线和西线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开拓潜力;沿线国家的人均GDP、人口规模、农业增加值比重、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农产品出口有显著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逐年增长,但出口贸易效率水平较低,未来农产品出口潜力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以秦岭国家公园为抓手旨在保护秦岭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农户是当地生态环境的亲密接触者,该区域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水源地土壤和水体质量,对守住秦岭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以及践行“一江清水送京津”生态理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解释框架,利用秦岭地区1431个农户访谈案例,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试图探索多种因素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联合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1)环保态度、社会信任和感知行为控制条件“多重并发”形成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多样化组态形式,高水平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可归为“感知拉动+信任驱动”“社会信任拉动”和“态度拉动+感知驱动”三类路径;(2)人际信任和污染感知程度是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牵引力,而环保态度是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内部驱动力;(3)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感知程度和制度信任均能有效弱化分类认知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消极影响。
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积极参与创制新兴领域国际规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增强国际政治影响力、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回应国际期盼、彰显大国责任担当的重要方式,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当前,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创制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呈现出重点领域博弈激烈、参创主体多元、美西方国家强势参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等特点。中国参与创制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形势整体有利,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服务场所频发的顾客不当行为及其危害已逐渐引起企业和学术界关注,但目前主要着眼于事前防控,对顾客不当行为发生后一线员工和同属顾客的能动作用仍重视不足。文章基于调查研究深入剖析顾客不当行为背景下,不良顾客、同属顾客、员工之间多方人际互动对同属顾客体验和态度的影响及内部机制。研究发现,同属顾客与不良顾客间消极互动、同属顾客之间积极互动,以及员工与顾客间互动对同属顾客体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员工与顾客间互动对同属顾客与不良顾客间互动影响有显著强化作用。此外,服务体验在三种人际互动对同属顾客态度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调动员工和同属顾客共同参与顾客不当行为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基于创新实践意愿、创新实践保障和创新实践成果三大维度,采用熵权TOPSIS 法测度了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综合指数,利用Dagum 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从空间视角揭示创新实践能力的差异及来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进一步探究创新实践能力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创新实践意愿指数和创新实践保障指数高于创新实践能力,是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动力;创新实践成果指数低于创新实践能力,是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短板。第二,超变密度贡献率是创新实践能力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年级差异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55.98%、58.67%和49.18%;学科内差异和性别内差异分别是创新实践能力学科差异和性别差异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79.28%和60.34%。第三,创新实践成果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差异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作用强度为0.929;创新实践成果与创新实践保障的交互作用最高,其强度均为0.9 以上。研究将丰富创新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揭示创新实践能力差异状况、探索协同发展对策提供借鉴。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循证干预中保障实施质量有利于提高项目成效的可靠性。通过报告一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能力提升项目(ACE-LYNX)的实施过程与结果,以呈现实施研究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应用 RE-AIM 框架的实施维度(保真、调适、采用),通过对四种工具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混合方法研究以评估项目发送、接收和执行的过程和结果。研究发现 ACE-LYNX项目实现较高质量的实施,但干预模型不同过程的发送以及不同团队的实施和受训者反馈存在差异,其中项目预先制定的保真策略和情境化调适促进了实施和干预成效。整合性循证干预项目需做出更细致、更具针对性的实施管理策略,并重视不同模块之间、不同实施站点之间的平衡。这为跨专业和跨文化的干预项目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转移经验。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循证干预中保障实施质量有利于提高项目成效的可靠性。通过报告一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能力提升项目(ACE-LYNX)的实施过程与结果,以呈现实施研究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应用 RE-AIM 框架的实施维度(保真、调适、采用),通过对四种工具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混合方法研究以评估项目发送、接收和执行的过程和结果。研究发现 ACE-LYNX项目实现较高质量的实施,但干预模型不同过程的发送以及不同团队的实施和受训者反馈存在差异,其中项目预先制定的保真策略和情境化调适促进了实施和干预成效。整合性循证干预项目需做出更细致、更具针对性的实施管理策略,并重视不同模块之间、不同实施站点之间的平衡。这为跨专业和跨文化的干预项目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转移经验。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5-06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如何避免陷入域内过度竞争窘境、推进实质性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管理学界为典型案例开展过程研究,从多方主体间主动或受动的促进与制约关系出发,构建一个体现时空多维性、复杂性的学术生态系统模型,从“关系—过程论”角度剖析学术域内过度竞争的成因及解决之道。基于中国管理学界历时性演化的过程分析显示,学术生态系统具有产生自发秩序的自组织特性,正、负关系交织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在当下借助负反馈机制实现稳定性,而未来又可通过前置要素由隐而显的复现过程克服潜存的锁定而实现螺旋式发展。将深蕴整体观、动态观和辩证观的中国传统过程哲学思维用于阐释学术域内过度竞争产生与消解的过程及态势,揭示系统在要素互动中产生内在动力的过程机制,可以为复杂动态现象研究注入中国智慧,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摘 要】 为探究不同干预政策对再制造与碳减排的影响,分别构建了税收优惠与低碳信贷政策下资金约束型制造商的利润最大化决策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发现:一是税收优惠和低碳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碳税税率或贷款利率上升对再制造活动的积极影响;二是税收优惠和低碳信贷政策均能有效提高资金约束型制造商的再制造产品产量及总体利润,但不一定能降低其碳排放总量;三是再制造产品碳节约优势越明显,低碳信贷政策在促进再制造活动方面越具有优势,否则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更有利;四是相较于低碳信贷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在更好促进再制造活动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资金约束型制造商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