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19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形成逻辑、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多探讨,但仍存在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偏少、研究视角单一等不足。建议未来的教育家精神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加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现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加强定性或定量的实证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增加现象学、心理学等研究视角。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性,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一定要“以中国为方法”。“以中国为方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突破常规,实施运动式治理。为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必要协同成立弘扬教育家精神领导小组,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成为弘扬教育家精神领导小组的牵头部门。为了弥补运动式治理的缺陷,政府应鼓励基层组织从探索型试点做起,逐步实施测试型试点和示范型试点,进而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政策、制度和方案;各级各类政府和教育部门有必要按照“来源广泛”和“现实有用”的思路,实施要素整合,研制出常态化弘扬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的政策、制度和方案。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26
摘要:中国古代涌现出了孔子、朱熹等贡献卓著、名垂青史的众多教育家,凝聚在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之中的博大胸襟、高风亮节、严谨态度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厚的历史依据。古代教育家普遍拥有以教育为志趣、藉传道达治平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修养,顺性善喻、尽人之材的教育智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躬耕态度,视童蒙如己子、以启迪为家事的仁爱之心,用夏变夷、广兴文教的弘道追求。向先贤学习,当代教师应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情操,提升育人智慧,树立躬耕态度,厚植仁爱之心,赓续弘道追求。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人民教育家”是国家授予教师的最高荣誉称号,通过对5名人民教育家先进事迹材料的分析,发现他们身上主要彰显出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理想信念;知行合一、率先垂范的道德情操;科研育人、春风化雨的育人智慧;求真务实、潜心钻研的躬耕态度;严慈相济、助学筑梦的仁爱之心;传承文脉、敢为人先的弘道追求。追寻“人民教育家”的成长足迹,发现教育家精神特质生成过程中,兴趣是第一指引,共产主义信念是最坚定的精神支柱,强国之志是最强动力,国家现实需要是根本要求,千锤百炼是核心特征。新时代践行教育家精神,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前提,强化理想信念是关键,筑牢保障机制是基础,营造崇师重道的社会风气是根本。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教育家型校长是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破解教育困境难题的关键力量。研究教育家型校长的重点是分析推动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从而激励更广泛的校长群体成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需要信念的力量,即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理解教育的价值;需要思想的力量,即敬畏尊重人学习成长的基本规律,同时形成体系化理论化的校长教育思想;需要实践的力量,即扎根实践、知行合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螺旋式上升;需要研究的力量,即营造重视研究的良好氛围,让研究成为工作方式,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为自身以及教育家型教师成长提供土壤。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教育家型校长在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校长教育思想生成的角度,探讨推动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路径。校长教育思想是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体系,包括本体论、方法论和任务论三个部分,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校长教育思想生成通过唤醒主体自觉、拓宽理性视野、提升反思境界,切实成为推动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强劲动力。可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构建校长教育思想的生成路径,从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南。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22
摘要:教育家精神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深远影响,不仅为其指明发展方向,也为其提供持续动力。教育家的精神明确了教师成长的目标,激发了教师的热情和追求,丰富了专业发展的内涵,拓展了教师多元化的成长路径。要弘扬教育家的精神,就必须将教师置于核心位置,提升其教育意识,传承高尚风范,并完善制度保障,确保教育家精神得到有效贯彻。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20 合作期刊: 《当代职业教育》
摘要: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发展职业本科院校校长的教育家精神,打造教育家型职业本科院校校长队伍是加强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办学的重要切入点。聚焦教育家型职业本科院校校长的核心特征,运用扎根理论,对校长简介与访谈资料形成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包含价值取向、能力素质与行为模式的教育家型职业本科院校校长核心特征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发现,教育家型职业本科院校校长在价值取向方面强调教育使命愿景、学生发展为本、创新驱动理念及社会服务意识;在能力素质方面展现了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引领力、产教融合办学力等关键要素;在行为模式方面通过战略决策、教学管理与合作支持等行为体现领导魅力。该理论模型不仅深化了对教育家型职业本科院校校长特质的理解,而且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选拔、培养与评价职业本科院校管理者提供了可操作性标准。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26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教育家型教师”是新时代教师个人发展的最高荣誉,也是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最高理想。指向专业资本提升的教育家型教师培育克服了现行教师教育理念简化教师工作、忽视教师主体性的弊病,进一步聚焦教师的专业知识、社会互动及实践反思,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本质与机理。专业资本视角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可以采用如下策略:其一,重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构建长效积累的发展路径;其二,夯实教师人际关系网络,营造互惠共享的教育生态;其三,培养教师循证实践意识,助力教师实施科学精准决断。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教育家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弘扬教育家精神能够帮助高中教育走出功利化、程序化、“内卷”化、缺乏个性化的现实困境,打造出有深度的课堂、营造有温度的环境、回馈有宽度的视野。教育家精神在高中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着力培养创新精神为追求、以健全人格培养为重点、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教育家精神蕴含着崇高的教育追求和深厚的教育智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师范生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改革和发展未来教育事业的使命。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培养过程,有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构建,提升教师后备军的综合素质,进而夯实中国特色教育强国的基础。要建构教育家精神引导下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可以从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贯通式教学内容、线上与线下贯通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贯通式教学方法、学与教贯通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14
摘要:[摘要]专业自主权是教师应然享有和法定享有的权利,是教育实践中的权责统一体。然而,教师在行使权利时,容易因外部依赖、能力差异和现实无力感,出现不想用、不会用和不愿用的问题。教育家精神作为广大教师修身立业的“航行图”,架构起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价值引领与行为规范。在此导向下,专业自主权行使能够获得自由与责任平衡的规范价值、信念与信心稳固的支撑价值以及理想与实践融合的导向价值。为此,需要进一步树立教育理想,激活教师内在动能;强化专业素养,提升教师自主能力;营造支持氛围,增强教师的行使意愿,从而保障和提升教师专业自主权行使效能,让教育家精神在教学情境中具身化。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答题”。合肥一六八中学着力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将教师发展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聚焦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赋予教师特定的职业发展任务,实现分层、分级培养和管理。学校按照乐道教师、致远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领军教师五个层级,设计“六个一”项目,并以考核评价为手段,凸显专业发展的培养实效,形成层级+项目的普通高中教师发展双轮驱动格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以教育家精神上好思政课,既是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思政课教师应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切实发挥好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使思政课真正起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20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引领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精神财富。弘扬教育家精神成为学科教师深耕课程育人的时代向度。教师应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育人行动指南和教育教学方法。弘扬教育家精神,帮助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塑造品德三观、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滋养个体生命力、培养全球胜任力,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摘要:在研究教育家精神来源与形成历程、内涵构成的时代背景下,在梳理职教教师有关关键政策基础上,着重分析研究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的概念、体系构成以及培养培训途径等相关问题,以期推动职教教师整体队伍能力建设。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06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引领,它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理想与行为规范。立足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背景,从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四个维度阐述其价值,并分析了师德师风的建设机制:教师先通过自我认知明确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将外在规范要求内化为道德自觉;经由教学实践将其外显为具体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学校通过制度建设与氛围营造,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必要条件;社会通过塑造积极的社会风气,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外部环境。在多方协同作用下,形成集体共享的师德师风文化氛围。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定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摘要:本文围绕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高职院校“教育家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以河南114所高职院校为例,开展实证调研。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贯穿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专业发展的各环节,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的使用,培育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底色,推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全面发展,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变革教育教学方式,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精准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探索出发展态势良好、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互补的高职院校青年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路径。以职业教育发展高质量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摘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家精神有效融人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应成为新时代教师的自觉追求,需要不断挖掘教育家精神与教材内容的契合性,探索教育家精神的精神品格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紧密关系。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将教育家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贯穿教学全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推动新时代高中思政课高质量发展。